师德有边界,处罚应有据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合肥女教师“为丈夫拦高铁”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事发后,该教师所在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迅速成立了调查处置小组,并责成当事人罗某立即停职检查。对于这份处罚决定,社会上意见并不一致。有的人认为,此举只是简单的治安违法行为,按照《治安管理条例》,当事人已经受到了2,000元的顶格处罚,合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有执法过度的嫌疑。无独有偶,上海一中学教师在高级教师资格评审公示期间受到质疑,原因是该教师曾于2015年在医院与人发生肢体冲突,网友对其师德提出非议。闵行区教育局随后作出回应,认为该教师不存在师德问题。这就引发了一个很重要的争论:师德问题有无边界,是否只能局限于校内范畴?对于教师失范行为,是否就应该认定其师德不合格,如何处置类似问题?
  首先,师德有边界。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对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只能约束教师的职业行为,而不能将之泛化到教师的一切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问题,当然只能局限于教育教学活动内。
  实际上,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是多元的、集多重角色于一体,而每个角色对应的道德属性和边界是不同的。因此,每个成年人基本上都同时面临私德、公德、职业道德的三重要求。第一,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具备一些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境界,比如是否友善,但只要这种道德不会伤害到别人,不触犯法律的底线,社会对这种道德基本上只能提倡而无法约束,因为这是个人的私德。第二,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发生关系,因此,必须要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公民素养和公共道德,对于这种道德,国家是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的。第三,每个人都还可能是职场中的人,必须接受自己所属行业、职业基本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于教师来说,这种职业道德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师德。
  如果我们按照上述三个层面对教师个体的道德责任进行区分,就不难判断,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当然应该局限于教师的职业领域,即教育教学活动中。
  其次,师德修养无止境。
  虽然教师不同的道德属性所适用的情境和边界不同,但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人们对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从业者的德行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公共事件,会因为罗女士的教师身份而迅速在网络和社会上发酵的原因。
  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还有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常常影响着学生,好的言行,会给学生带来希望和活力;坏的言行,则会使学生陷入迷茫的黑暗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课堂上和学校里,因为教师对学生的隐性影响,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存在而存在。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学生争先模仿的道德榜样。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德行修养是永无止境的。
  再次,处理师德问题一定要依法进行。
  开头提到的两位教师的行为,都发生在校园之外且与教育教学毫无关系,但两位教师所在单位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则显得大相径庭。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身就兼具禁止性與倡导性,对于师德的要求,既有底线、红线的根本要求,也有积极、高远的倡导引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认识和处理师德问题的弹性区间,正是这种弹性区间,造成了社会舆论对两件事情处置的争议与分歧。
  所以,在分析和处理涉及教师作为主体的道德事件时,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依法治教。第一,要区分教师的行为是属于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还是败坏公共道德问题,抑或是违反职业道德问题,把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处理,放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做出公正的裁决和处置。否则,就会导致社会舆论上的混乱。第二,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相关问题及责任人。一方面,要防止对教师进行道德绑架,用过高的道德标准去苛求教师,上纲上线;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宽泛,认为只要是非教育教学行为,就可以无所顾忌,任意作为。如果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家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在职业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处罚、警告等。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谨慎处理,才能真正做到不放过一个坏老师,但也不伤害一个好老师。
  最后,教师须自律,但社会也应该尊重、宽容教师。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加强自我约束,在不触犯师德底线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真正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引领者。而社会,特别是有些家长,也应该给予教师一些尊重和包容,允许教师有一些小的过失,给予教师成长的空间。如果因为社会公共事件,而对教师在职业上进行无条件、无止境的否定,不仅背离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初衷,也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最终影响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与此同时,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从严从重处置的同时,能不能对那些打骂、侮辱教师的个体和行为,也同样从严从重处理,为教师这种较高道德水准的群体提供保障,让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找到尊严和幸福。
  【于书娟,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至善
  读者热线:010-6202751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指示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  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德育为首,“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活动育人”是重要的德育途徑,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断言:“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201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把活动育人作为学校六大德育途径之一,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虽然活动育人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早被实践者重视和熟知,然而在德育实践中,活动育人的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还经常看到几百个学生在操场上摆开阵势给父母洗脚的“感恩秀”,班主任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就想完成“
據意大利《学校视野报》报道,意大利今年起将对高考进行改革,增加面试项目。根据考试要求的相关规定,高考面试将包含以下三个部分:首先,考生要根据教育考试委员会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口试;其次,要简单叙述自己的课外实践经历,可以与公益活动、课余兼职、社会体验相关;最后,考生需要阐述在“公民身份和宪法”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口试的话题材料包含文本数据、文件资料、活动经验、项目管理等
今年3月,四川省自贡市一位校长,因为被一名中学生连续呼叫绰号,与学生发生了纠纷,校长扇了该学生一记耳光。随后,该学生家长报了案。结果,县教育和体育局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暂停该校长职务,配合组织调查。县教育和体育局还表示,将根据公安、纪检等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涉事人员进行严肃查处。(《新京报》2019年3月11日)  网友们大多对这位校长表示同情,觉得他受到的查处过于严
北京市第五十中分校依托北京市“社会大课堂”、“校外活动计划”、东城区“蓝天工程”等活动平台,拓宽渠道,采用多种手段扎实开展德育教育,立足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自助餐”,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学科拓展课程  我校为延伸和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建立了基于学科特点的活动课程和学生活动社团。  如地理备课组与“南郊观象台”合作,借“世
2001年,由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所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在我国正式出版。该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1991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出版之后随即被译成了西班牙、挪威、朝鲜等不同语言译本,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部书中,范梅南从现象学教育学角度出发,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提出了一种新型教育学——迈向智慧的教育学。  从此,作为对生活实践进行反思的教育学
当值勤的升旗队伍出现的时候,队员们无不热血沸腾,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激励着队员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的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安徽省宿州市雪枫小学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开办少年军校,加强国防教育;举办军事夏令营 ,进行军事拓展训练;开展研学旅行,拓宽学生视野;共建实践基地,
在学生们的眼中,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小学”)。是一所属于他们的学校,一所追求“自然、从容、本真”的学校:学校从制度设计、常规管理、科学评价的方方面面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自主正成为一种新的德育思维方式。  穿廊而过的香樟树  学校校园内有一棵奇特的香樟树,它长在教学楼的回廊中间,树身穿廊而过,直达教学楼的四楼。按照学校最初的规划设计,这棵树是要被移
:袁书记,您好!我们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是在德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您觉得当前德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袁月:我认为当前德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脱离儿童生活。学校、教师和家长对“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个德育的基本理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在德育过程中,没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实际,以成人认为的正确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儿童,导致德育的针对性不强。二
“没有梦想,所有的教育都是空谈;有了梦想,教育就会展现它应有的价值。”“我们要让美德成为品质,让书香成为现实,让动手成为习惯,让幸福点亮人生”。采访已经结束,李劲渝主任的话却依然回响在耳畔。这群心怀理想的教育人,梦想着建设一个充满幸福的教育场域,并为此全力而为。我们深知,采访中所看到的每一个小小成就的背后,都有一群教育工作者在辛勤浇灌。一次采访并不能完整勾勒南岸教育的全貌,就好像错落有致的南岸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