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了山东省芝麻的生产特点及产业化现状,剖析了芝麻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山东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选育、推广高产优质芝麻良种,改进芝麻栽培技术,建立健全芝麻种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以骨干龙头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芝麻加工业,特别是深加工业,科学利用芝麻加工后续产物,积极推进芝麻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芝麻;产业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5.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15-03
芝麻( Sesamum indicum L., 2n=26) 属胡麻科(Pedaliaceae)胡麻属(Sesamum),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和优势出口创汇农产品。芝麻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每百克芝麻含蛋白质21.9 g,脂肪61.7 g,钙564 mg,磷368 mg,铁50 mg;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硫氨基酸含量较高,超过FAO所提出的参考标准[1,2];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D、E和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等,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胆固醇含量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医学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补血、明目、祛风、补肾、润肠、生津、养发功效,黑芝麻和芝麻油已补列入中国药典[3~5]。
1 芝麻的生产现状
1.1 世界和我国芝麻概况
芝麻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亚洲芝麻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67%,非洲约占27%,美洲约占5%,欧洲不足1%。世界芝麻主产国包括中国、印度、缅甸和苏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我国芝麻常年种植面积为80×104 hm2左右,总产量(60~80)×104 t,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缅甸,但我国芝麻单产水平远超出印度等国。然而自2003年以后,我国芝麻产量大幅下降,由芝麻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每年进口近20×104 t左右,苏丹、印度等国的芝麻出口大幅上升[3~6]。
我国芝麻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 200年前,我国就有栽培芝麻的文字记载。种质资源丰富,中、长期种质资源库中保存资源近5 200余份[7]。芝麻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西起湖北襄樊,经河南南阳、驻马店、周口至安徽阜阳、宿县等地,形成包括黄淮、江淮、江汉平原在内的芝麻产区,尤以河南、湖北和安徽种植最多,产量占全国的74%左右。
1.2 山东省芝麻生产、贸易现状
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是芝麻的适宜种植地,常年种植面积超过2×104 hm2。但由于芝麻是小作物,在其生产、加工与产品开发等方面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山东具有悠久的芝麻种植历史,在长期的种植和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如阳信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芝麻、单县芝麻和博山四愣白等。山东省编入《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的芝麻种质资源共402份,李峰等[8]、张秀荣等[9]对其农艺性状和特性做了初步评价,表明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单秆品种多, 抗旱性较强, 熟期中早, 耐渍性较差, 较抗病, 品质较差;高含油量芝麻资源仅4份,较高蛋白含量的2份,高抗病资源1份,耐渍资源6份,不裂蒴果的3份,千粒重较高的15份,优异资源比较贫乏。
芝麻也是山东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进出口贸易产品,2011年3月份,芝麻出口量为11.2 t,而进口高达1.01×104 t(表1和表2),可见发展芝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山东省芝麻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滞后
山东的芝麻选育工作几乎空白,专业从事芝麻育种及栽培的人员较少,现有品种大多为地方品种或由外地引进品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山东的生态条件,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一定影响。生产上缺乏加工专用品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及加工企业的需要[10]。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缓慢、退化严重,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因此,选育适应山东生态类型的品种,提高种子质量,对于提升山东芝麻产业的竞争力和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2.2 种植分散,生产布局不合理
山东芝麻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种植,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稳定的生产基地。生产上缺乏合理布局,常受到涝害和病害的威胁,造成芝麻籽粒色泽差、瘪粒多、商品性不佳;品种多乱杂、产品一致性差,严重制约了芝麻商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加工质量。芝麻产量年份间差异较大,重茬种植又较易引发青枯病、黑根病和枯萎病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3 栽培管理粗放
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山东芝麻产业的发展。山东芝麻播期多在6月上中旬,晚播缩短了夏芝麻的有效生育时期,延迟了夏芝麻的收获,在芝麻开花结蒴期易遇雨涝形成渍害,导致结蒴部位增高,蒴稀且小,黄梢尖长,籽粒秕,产量低。种植芝麻的地块普遍土地瘠薄,缺磷少钾,农民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即使施肥,也因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或方法不当而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
2.4 加工业滞后,企业规模不大
对芝麻加工的研发重视不够,芝麻加工仍停留在初级加工层面上,产品有芝麻油、芝麻糊、芝麻盐和芝麻酱,芝麻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等深层次的功能性产品几乎没有,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商品转化率低,阻碍了芝麻产业化发展。
大多数加工企业为小作坊式生产,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芝麻加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2.5 财政扶持与科研投入不足
芝麻在山东农作物中属于小作物,地方财政和有关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对芝麻生产和科研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在优质高产育种、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投入较少,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实施相应补贴,导致芝麻产业发展缓慢。 3 加速山东省芝麻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芝麻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
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科研力度,改善育种条件,构建专职的育种团队和育种平台。加大优质专用型芝麻品种资源的收集、评价、改造和新品种的选育力度。拓宽芝麻遗传基础,通过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技术等选育性状优良,亚油酸、蛋白质、维生素和芝麻素含量高,抗病(逆)性、耐涝性强和加工属性好的品种。
3.2 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针对芝麻种植规模小、品种多乱杂、难以进行质量监管的现状,建立优质芝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根据芝麻区域布局实际,创建大型优质芝麻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优质芝麻产业化示范项目,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11]。建设种子繁育基地和专业种子生产团队,做好去杂、提纯复壮、质检、精选加工和贮藏工作,切实保证种子质量。
3.3 完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按照优质安全芝麻生产技术标准,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优质高产芝麻品种的选择、科学肥水管理技术、适时打顶收获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适时规范收获技术等,探索在安全无公害栽培条件下芝麻的生育特点、水肥需求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自身污染,提高芝麻的商品品质。在芝麻主产区增强科技支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稳定并扩大芝麻种植面积,减少病涝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提升芝麻种植产量。
3.4 发展精深加工,加大芝麻系列产品的开发
巩固芝麻香油等传统初加工产品,发展芝麻植物蛋白、芝麻素、芝麻蛋白和芝麻酚等产品精深加工,探索芝麻产品多元化开发利用新途径,提高芝麻产业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益,拉长芝麻产业链条[12]。
3.5 发展龙头企业,加快芝麻产业化步伐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农技推广为保障,建立生产、科研、加工、贸易紧密结合的芝麻产业化开发联合体,培育大型龙头企业[13]。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扶优扶强,健全上中下游结合、育繁加销一体化的芝麻产业化运作机制,进一步培育有实力的跨省区、跨行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大型芝麻龙头企业,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推动山东芝麻产业化的发展。
3.6 加大对芝麻产业化的政策支持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芝麻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和产业化开发上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稳定科技推广队伍,加快成果转化。对芝麻产业项目给予立项支持,优先安排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为芝麻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促进芝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沈旭丽.芝麻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7:50-52.
[2] 李干红,丁晓雯.芝麻蛋白研究概况[J].粮食与油脂,2003,4:14-16.
[3] 诺顿 G.植物蛋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300.
[4] 李正明,王兰君.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与配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 赵国志.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概况[J].粮食与油脂,2005,1:31-32.
[6] 王瑞元.开拓创新,推动芝麻产业的发展[J].中国油脂,2007,32(1):7-8.
[7] 冯祥运,张秀荣,肖唐华.中国芝麻种质资源研究搜集、编目与分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21(2):77-80.
[8] 李 峰,宋宜现.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分类、特性、评价与利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0,3:26-29.
[9] 张秀荣,冯祥运,肖唐华,等.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3,1:37.
[10]李文刚,张传坤,张 青,等.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2):131-135.
[11]刘 泽,孔令聪,汪 强,等.提升安徽省芝麻出口创汇能力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23-3229.
[12]王云霞,王翠香,韩传明.山东省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135-137.
关键词:芝麻;产业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5.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15-03
芝麻( Sesamum indicum L., 2n=26) 属胡麻科(Pedaliaceae)胡麻属(Sesamum),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和优势出口创汇农产品。芝麻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每百克芝麻含蛋白质21.9 g,脂肪61.7 g,钙564 mg,磷368 mg,铁50 mg;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硫氨基酸含量较高,超过FAO所提出的参考标准[1,2];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D、E和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等,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胆固醇含量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医学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补血、明目、祛风、补肾、润肠、生津、养发功效,黑芝麻和芝麻油已补列入中国药典[3~5]。
1 芝麻的生产现状
1.1 世界和我国芝麻概况
芝麻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亚洲芝麻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67%,非洲约占27%,美洲约占5%,欧洲不足1%。世界芝麻主产国包括中国、印度、缅甸和苏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我国芝麻常年种植面积为80×104 hm2左右,总产量(60~80)×104 t,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缅甸,但我国芝麻单产水平远超出印度等国。然而自2003年以后,我国芝麻产量大幅下降,由芝麻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每年进口近20×104 t左右,苏丹、印度等国的芝麻出口大幅上升[3~6]。
我国芝麻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 200年前,我国就有栽培芝麻的文字记载。种质资源丰富,中、长期种质资源库中保存资源近5 200余份[7]。芝麻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西起湖北襄樊,经河南南阳、驻马店、周口至安徽阜阳、宿县等地,形成包括黄淮、江淮、江汉平原在内的芝麻产区,尤以河南、湖北和安徽种植最多,产量占全国的74%左右。
1.2 山东省芝麻生产、贸易现状
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是芝麻的适宜种植地,常年种植面积超过2×104 hm2。但由于芝麻是小作物,在其生产、加工与产品开发等方面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山东具有悠久的芝麻种植历史,在长期的种植和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如阳信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芝麻、单县芝麻和博山四愣白等。山东省编入《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的芝麻种质资源共402份,李峰等[8]、张秀荣等[9]对其农艺性状和特性做了初步评价,表明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单秆品种多, 抗旱性较强, 熟期中早, 耐渍性较差, 较抗病, 品质较差;高含油量芝麻资源仅4份,较高蛋白含量的2份,高抗病资源1份,耐渍资源6份,不裂蒴果的3份,千粒重较高的15份,优异资源比较贫乏。
芝麻也是山东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进出口贸易产品,2011年3月份,芝麻出口量为11.2 t,而进口高达1.01×104 t(表1和表2),可见发展芝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山东省芝麻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滞后
山东的芝麻选育工作几乎空白,专业从事芝麻育种及栽培的人员较少,现有品种大多为地方品种或由外地引进品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山东的生态条件,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一定影响。生产上缺乏加工专用品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及加工企业的需要[10]。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缓慢、退化严重,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因此,选育适应山东生态类型的品种,提高种子质量,对于提升山东芝麻产业的竞争力和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2.2 种植分散,生产布局不合理
山东芝麻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种植,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稳定的生产基地。生产上缺乏合理布局,常受到涝害和病害的威胁,造成芝麻籽粒色泽差、瘪粒多、商品性不佳;品种多乱杂、产品一致性差,严重制约了芝麻商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加工质量。芝麻产量年份间差异较大,重茬种植又较易引发青枯病、黑根病和枯萎病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3 栽培管理粗放
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山东芝麻产业的发展。山东芝麻播期多在6月上中旬,晚播缩短了夏芝麻的有效生育时期,延迟了夏芝麻的收获,在芝麻开花结蒴期易遇雨涝形成渍害,导致结蒴部位增高,蒴稀且小,黄梢尖长,籽粒秕,产量低。种植芝麻的地块普遍土地瘠薄,缺磷少钾,农民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即使施肥,也因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或方法不当而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
2.4 加工业滞后,企业规模不大
对芝麻加工的研发重视不够,芝麻加工仍停留在初级加工层面上,产品有芝麻油、芝麻糊、芝麻盐和芝麻酱,芝麻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等深层次的功能性产品几乎没有,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商品转化率低,阻碍了芝麻产业化发展。
大多数加工企业为小作坊式生产,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芝麻加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2.5 财政扶持与科研投入不足
芝麻在山东农作物中属于小作物,地方财政和有关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对芝麻生产和科研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在优质高产育种、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投入较少,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实施相应补贴,导致芝麻产业发展缓慢。 3 加速山东省芝麻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芝麻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
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科研力度,改善育种条件,构建专职的育种团队和育种平台。加大优质专用型芝麻品种资源的收集、评价、改造和新品种的选育力度。拓宽芝麻遗传基础,通过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技术等选育性状优良,亚油酸、蛋白质、维生素和芝麻素含量高,抗病(逆)性、耐涝性强和加工属性好的品种。
3.2 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针对芝麻种植规模小、品种多乱杂、难以进行质量监管的现状,建立优质芝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根据芝麻区域布局实际,创建大型优质芝麻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优质芝麻产业化示范项目,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11]。建设种子繁育基地和专业种子生产团队,做好去杂、提纯复壮、质检、精选加工和贮藏工作,切实保证种子质量。
3.3 完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按照优质安全芝麻生产技术标准,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优质高产芝麻品种的选择、科学肥水管理技术、适时打顶收获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适时规范收获技术等,探索在安全无公害栽培条件下芝麻的生育特点、水肥需求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自身污染,提高芝麻的商品品质。在芝麻主产区增强科技支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稳定并扩大芝麻种植面积,减少病涝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提升芝麻种植产量。
3.4 发展精深加工,加大芝麻系列产品的开发
巩固芝麻香油等传统初加工产品,发展芝麻植物蛋白、芝麻素、芝麻蛋白和芝麻酚等产品精深加工,探索芝麻产品多元化开发利用新途径,提高芝麻产业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益,拉长芝麻产业链条[12]。
3.5 发展龙头企业,加快芝麻产业化步伐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农技推广为保障,建立生产、科研、加工、贸易紧密结合的芝麻产业化开发联合体,培育大型龙头企业[13]。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扶优扶强,健全上中下游结合、育繁加销一体化的芝麻产业化运作机制,进一步培育有实力的跨省区、跨行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大型芝麻龙头企业,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推动山东芝麻产业化的发展。
3.6 加大对芝麻产业化的政策支持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芝麻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和产业化开发上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稳定科技推广队伍,加快成果转化。对芝麻产业项目给予立项支持,优先安排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为芝麻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促进芝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沈旭丽.芝麻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7:50-52.
[2] 李干红,丁晓雯.芝麻蛋白研究概况[J].粮食与油脂,2003,4:14-16.
[3] 诺顿 G.植物蛋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300.
[4] 李正明,王兰君.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与配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 赵国志.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概况[J].粮食与油脂,2005,1:31-32.
[6] 王瑞元.开拓创新,推动芝麻产业的发展[J].中国油脂,2007,32(1):7-8.
[7] 冯祥运,张秀荣,肖唐华.中国芝麻种质资源研究搜集、编目与分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21(2):77-80.
[8] 李 峰,宋宜现.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分类、特性、评价与利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0,3:26-29.
[9] 张秀荣,冯祥运,肖唐华,等.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3,1:37.
[10]李文刚,张传坤,张 青,等.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2):131-135.
[11]刘 泽,孔令聪,汪 强,等.提升安徽省芝麻出口创汇能力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23-3229.
[12]王云霞,王翠香,韩传明.山东省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