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1基因转染对乏氧培养下胰腺癌MiaPaCa-2细胞增殖、迁移及VEGF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转染KAI1基因的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在乏氧条件下培养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KAl1基因过表达质粒转染乏氧条件培养后的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KAI1、VEGF-C、VEGF-A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转染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人VEGF-C、VEGF-A含量.结果 转染KAI1基因后的MiaPaCa-2-K细胞的KAI1蛋白表达量较未转染细胞显著增加[(0.549 ±0.021)比0].乏氧条件培养后转染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变化,但它的迁移距离明显缩短,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14.0±5.8)比(43.0±14.4)个,P<0.05];细胞的VEGF-C表达显著降低[(0.218±0.043)比(0.745±0.069).P<0.05],但VEGF-A表达变化不显著;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C含量显著减少[(1236±247)比(2045±221) pg/ml,P<0.01].结论 转染KAl1基因的MiaPaCa-2细胞在乏氧条件下培养后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减弱,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C的表达来抑制胰腺癌淋巴转移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ARHI基因转染PANC1细胞后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表达ARHI基因的质粒pIRES2-EGFP-ARHI、空质粒pIRES2-EGFP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基因芯片RT2ProfilerTM PCR Array行实时定量PCR,分析转染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包括84个与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结果 ARHI基因转染组PANC1细胞有9个基因
目的:以"硫酸-硫酸锰-丙酮-溴酸钠"为振荡体系,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技术鉴别黄芪及其伪品。方法:以诱导时间为定量参数,测定黄芪药材掺杂量。结果: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
目的观察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翼状胬肉80例(9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7眼)和对照组40例(48眼)。两组翼状胬肉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切除术,观察组在单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3年。结果71例(86眼,90.53%)翼状胬肉切除后,创面愈合正常,角膜上皮稳定透明,完全治愈;9例(9眼,9.47%)复发,其中观察组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EST治疗合并JPDD的胆总管结石51例患者(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和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210例患者(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的临床资料,探讨JPDD与胆总管结石发病的关系,分析JPD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EST取石成功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