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非遗保护中的专业展览展示场馆,已经获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其中的重点是实际操作与理论结合。新时期背景下,应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科学布展,围绕场域框架,明确非遗馆管理原则,提出合适的对策与建议,解决问题,持续性转化思路,解读幕后现象,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遗馆;场域建构;建设性思考;保护;继承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民世代的劳动实践铸就了无数的华夏文明,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众多文明中的明珠。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现实中的非遗分布广泛且零散的藏于市井百姓的生活中,为此使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认知、体验、传承非遗,需要建设不同于博物馆的专业的非遗展览展示场馆(以下简称“非遗馆”),从而充分展现非遗技艺的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当中。
一、问题背景
我国在世界上是非遗大国,截止2018年,国务院公布了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各省、区、市认定了1577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和1643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普查的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地、县4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逐步完备。非遗的展览展示与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有较大区别,文物是静止展示的,而很多的非遗项目时需要现场展示展演的,从而使人们立刻感受到非遗的无穷魅力,而我国的专业非遗馆建设相对落后,建设一批专业科学的非遗馆是摆在广大非遗工作者们一项艰巨的工作。
二、非遗馆的场域建构问题叙述
(一)展陈建构问题
过去的博物馆文物展陈模式,并不适合当代的非遗展陈。非遗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属于民众情趣、生活思想的具象化反应。现如今非遗展陈叙事空间,呈现出碎片化问题。传统博物馆并没有为非遗馆提供足够多的展陈空间,无法完整叙述故事结构和空间。有些时候,甚至只能选择一些不符合民众需求的非遗项目,需要注意和调整。非遗馆任务是有机结合非遗项目,创作出能够和民众深度互动、展演、展陈的环境,让公众可以在公众教育、沉浸式体验、活态展演、非遗产品展示中,和非遗建立持续效应,这样民众才能深刻理解。能够让人们对我国非遗文化建立全新认知,呈现出非遗技艺的趣味性魅力,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当前国内在非遗展陈中,着重展演和展示地域性、活态性、独特性内涵,忽视了非遗传承性、综合性、流变性。非遗保护中,非遗项目的趋势和变化[2]。项目和非遗项目之间,并没有建立全新的连接。非遗项目的传承,没有新问题,这其实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展陈问题被忽视,没有意识。发展良好的非遗项目,不愿意进入非遗馆中展陈,没有很好发展的非遗项目,进入非遗馆以后没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不均衡的问题,影响了公众正确认知和全面认知非遗项目。提高吸引力,是目前非遗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非遗馆场域建构重点工作。
(二)展演场域建构
口头表演一类的活动表演,以表演出发至欣赏环节,单向输送技能。非遗项目中的口头表演,有着不同的曲种状态形式,目前已经有苏州评弹、锡剧、昆剧等众多类型。其中小锡班和小昆班在实战中,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发展比较慢的南京白局、徐州琴书,则陷入了招生难、传承人梯队建设不完整等的一些列问题。较大的生存压力,使得非遗剧团往往很难获得良好的展演效果、表演质量。每年有足够多的表演次数,才能让剧团实现收支平衡。非遗馆是剧团和一线接触的重要端口,非遗馆无法扶持所有非遗传承者与剧团,如果可以如实把解决问题的途径给到喜爱的这项非遗的观众,让公众获得知情渠道,自发的参与到非遺保护中。非遗馆成功标准,需要考虑的是研究质量、公众口碑、收入应力、展演上座率、活动参与量。目前非遗展馆还没有科学的评估标准,要么看重互动不重视研究,要么重视静态的展陈不在意互动。非遗当中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体验、展演和展陈需要互动,才能与公众保持关联。不过过度依赖公众,则需要下足功夫用于研究,很多时候会影响理论成果的转化效果。
三、非遗馆的场域建构思路探索
非遗馆用体验、展演、展陈的方式与公众建立亲密互动、体验。离开场地以后,观众仍旧能保持一段时间对于非遗作品的感情。口头类的表演,结束以后,则情感瞬间停止。让众多表演类的项目科学合理的存在于非遗馆中,是非遗馆工作中必须多尝试和研究的问题。
(一)转换思路
应说明的是,非遗馆不仅体现了地域文明,同时也能引导公众转变非遗认知和理解,推动社会进步。非遗最大的特征是,将人作为力量。非遗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人类个体。非遗保护中可以选择很多的方式,比如各种类型的专题博物馆,也可以综合展示各种非遗技艺的方方面面。有关联的内容,需要动态、静态的总结和体验。不要求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但求可以实现多种非遗内容的立体展现。
(二)关照幕后
非遗馆的体验、展演和展陈,习惯与截取特定片段。非遗项目的展陈,呈现出作品最终的形态和样貌。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非遗文化便是如此。体验非遗需要经历很多步骤,每个步骤都非常的复杂。比如,杨柳青年画就包括勾描、印制、刻板、彩绘以及装裱。大多数展馆展示给观众的只有1至2个步骤,并没有提起台下十年功的幕后故事。而这势必会导致观众错误的认为,非遗上手简单。这种误导,导致人们无法感受到非遗本身的魅力。经过众人的传承,才能深刻反映非遗的特征。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在精益求精中积淀,才能反映非遗的独特。对此必须关照非遗创作者本身,了解传统自身特点,增加幕后照顾,其具有重要意义。
(三)解读现象
非遗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非遗传承者是非遗基因的携带者,建构非遗场馆,需要非遗传承人。传承人的素质建设,关系到区域的目前和未来,获得传承人身份以后,是否要继续钻研,要看传承人是否有生活压力,这些都是关系非遗项目能否健康发展的因素。创新与非遗传统之间需要保持平衡,传承非遗需要有顺畅的通道,才能将非遗背后的故事全面立体的展现给大众。将非遗项目的质疑、认同、是非交给公众判断,才能展现非遗作用和价值。
四、结语
非遗带给公众历史感、公众认同感。非遗馆不仅能够为非遗项目提供体验、展演、展陈的环境,同时也是文化并存、多元价值的聚集渠道和空间。当前,非遗馆需要做好自身工作问题的分析,主动学习,做好推广,引导公众共鸣,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今后的非遗传承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尹喜艳,李衡,龙梦君.中山非遗民歌与方言保护传承融合路径探索[J].中国地名,2020(07):72-73.
[2]田宇.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非遗馆的建设与思考[J].大众文艺,2020(07):4-5.
[3]唐诗吟.非遗馆建设类型与形态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3):142-143.
关键词:非遗馆;场域建构;建设性思考;保护;继承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民世代的劳动实践铸就了无数的华夏文明,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众多文明中的明珠。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现实中的非遗分布广泛且零散的藏于市井百姓的生活中,为此使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认知、体验、传承非遗,需要建设不同于博物馆的专业的非遗展览展示场馆(以下简称“非遗馆”),从而充分展现非遗技艺的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当中。
一、问题背景
我国在世界上是非遗大国,截止2018年,国务院公布了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各省、区、市认定了1577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和1643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普查的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地、县4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逐步完备。非遗的展览展示与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有较大区别,文物是静止展示的,而很多的非遗项目时需要现场展示展演的,从而使人们立刻感受到非遗的无穷魅力,而我国的专业非遗馆建设相对落后,建设一批专业科学的非遗馆是摆在广大非遗工作者们一项艰巨的工作。
二、非遗馆的场域建构问题叙述
(一)展陈建构问题
过去的博物馆文物展陈模式,并不适合当代的非遗展陈。非遗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属于民众情趣、生活思想的具象化反应。现如今非遗展陈叙事空间,呈现出碎片化问题。传统博物馆并没有为非遗馆提供足够多的展陈空间,无法完整叙述故事结构和空间。有些时候,甚至只能选择一些不符合民众需求的非遗项目,需要注意和调整。非遗馆任务是有机结合非遗项目,创作出能够和民众深度互动、展演、展陈的环境,让公众可以在公众教育、沉浸式体验、活态展演、非遗产品展示中,和非遗建立持续效应,这样民众才能深刻理解。能够让人们对我国非遗文化建立全新认知,呈现出非遗技艺的趣味性魅力,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当前国内在非遗展陈中,着重展演和展示地域性、活态性、独特性内涵,忽视了非遗传承性、综合性、流变性。非遗保护中,非遗项目的趋势和变化[2]。项目和非遗项目之间,并没有建立全新的连接。非遗项目的传承,没有新问题,这其实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展陈问题被忽视,没有意识。发展良好的非遗项目,不愿意进入非遗馆中展陈,没有很好发展的非遗项目,进入非遗馆以后没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不均衡的问题,影响了公众正确认知和全面认知非遗项目。提高吸引力,是目前非遗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非遗馆场域建构重点工作。
(二)展演场域建构
口头表演一类的活动表演,以表演出发至欣赏环节,单向输送技能。非遗项目中的口头表演,有着不同的曲种状态形式,目前已经有苏州评弹、锡剧、昆剧等众多类型。其中小锡班和小昆班在实战中,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发展比较慢的南京白局、徐州琴书,则陷入了招生难、传承人梯队建设不完整等的一些列问题。较大的生存压力,使得非遗剧团往往很难获得良好的展演效果、表演质量。每年有足够多的表演次数,才能让剧团实现收支平衡。非遗馆是剧团和一线接触的重要端口,非遗馆无法扶持所有非遗传承者与剧团,如果可以如实把解决问题的途径给到喜爱的这项非遗的观众,让公众获得知情渠道,自发的参与到非遺保护中。非遗馆成功标准,需要考虑的是研究质量、公众口碑、收入应力、展演上座率、活动参与量。目前非遗展馆还没有科学的评估标准,要么看重互动不重视研究,要么重视静态的展陈不在意互动。非遗当中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体验、展演和展陈需要互动,才能与公众保持关联。不过过度依赖公众,则需要下足功夫用于研究,很多时候会影响理论成果的转化效果。
三、非遗馆的场域建构思路探索
非遗馆用体验、展演、展陈的方式与公众建立亲密互动、体验。离开场地以后,观众仍旧能保持一段时间对于非遗作品的感情。口头类的表演,结束以后,则情感瞬间停止。让众多表演类的项目科学合理的存在于非遗馆中,是非遗馆工作中必须多尝试和研究的问题。
(一)转换思路
应说明的是,非遗馆不仅体现了地域文明,同时也能引导公众转变非遗认知和理解,推动社会进步。非遗最大的特征是,将人作为力量。非遗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人类个体。非遗保护中可以选择很多的方式,比如各种类型的专题博物馆,也可以综合展示各种非遗技艺的方方面面。有关联的内容,需要动态、静态的总结和体验。不要求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但求可以实现多种非遗内容的立体展现。
(二)关照幕后
非遗馆的体验、展演和展陈,习惯与截取特定片段。非遗项目的展陈,呈现出作品最终的形态和样貌。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非遗文化便是如此。体验非遗需要经历很多步骤,每个步骤都非常的复杂。比如,杨柳青年画就包括勾描、印制、刻板、彩绘以及装裱。大多数展馆展示给观众的只有1至2个步骤,并没有提起台下十年功的幕后故事。而这势必会导致观众错误的认为,非遗上手简单。这种误导,导致人们无法感受到非遗本身的魅力。经过众人的传承,才能深刻反映非遗的特征。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在精益求精中积淀,才能反映非遗的独特。对此必须关照非遗创作者本身,了解传统自身特点,增加幕后照顾,其具有重要意义。
(三)解读现象
非遗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非遗传承者是非遗基因的携带者,建构非遗场馆,需要非遗传承人。传承人的素质建设,关系到区域的目前和未来,获得传承人身份以后,是否要继续钻研,要看传承人是否有生活压力,这些都是关系非遗项目能否健康发展的因素。创新与非遗传统之间需要保持平衡,传承非遗需要有顺畅的通道,才能将非遗背后的故事全面立体的展现给大众。将非遗项目的质疑、认同、是非交给公众判断,才能展现非遗作用和价值。
四、结语
非遗带给公众历史感、公众认同感。非遗馆不仅能够为非遗项目提供体验、展演、展陈的环境,同时也是文化并存、多元价值的聚集渠道和空间。当前,非遗馆需要做好自身工作问题的分析,主动学习,做好推广,引导公众共鸣,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今后的非遗传承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尹喜艳,李衡,龙梦君.中山非遗民歌与方言保护传承融合路径探索[J].中国地名,2020(07):72-73.
[2]田宇.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非遗馆的建设与思考[J].大众文艺,2020(07):4-5.
[3]唐诗吟.非遗馆建设类型与形态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