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功能阳离子实现敏化发光的铕配合物的溶剂效应的研究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离子缔合型铕配合物Eu(tta)4·DEASPI中,借助功能阳离子DEASPI的电荷转移激发态可以实现对铕离子的单光子与双光子的敏化发光,其能量传递遵循Frster机制。将Eu(tta)4.DEASPI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中(丙酮、DMF、乙醇和乙腈),发现溶剂效应对于该能量传递体系的影响非常显著。借助光谱测量,发现在乙腈溶液中能量传递效率远高于其他三种溶剂。本文对造成溶剂效应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采用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蓝色荧光粉BaMgAl10O17:Eu^2+的基质材料,借鉴表面扩散原理对蓝粉进行铕元素的掺杂,用活性碳粉还原得到BaMgAl10O17:Eu^2+。XRD分析表明:制得的基质
采用药芯焊丝法制得Ni-Al-Cr3C2复合焊丝,将该焊丝堆焊于工件表面,在堆焊过程中,利用氩弧物理热和Ni-Al反应热,Ni与Al化合反应生成Ni3Al金属间化合物,Cr3C2则发生分解,除少部分[C]
分析了大面阵滤光片型多光谱相机所用机械快门曝光时间波动对其光谱图像获取及处理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机械快门结构及驱动方法的研究,分析了造成该类机械快门稳定性差的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通过向普通电镀溶液中加入平均粒度约为10nm的CeO2颗粒的方法在Ni基上制备了Ni—CeO2纳米复合涂层。XRD和SEM/EDAX分析结果表明,CeO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Ni纳米
在当前的文本挖掘中,缺乏检索机制,即使对于挖掘到的简单事实也很难被其他用户检索到,对于知识模式更难达到共享。因此应该建立知识模式库,对文本挖掘得到的知识模式采用统一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