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8日,纽约三大股指早间大幅低开后震荡走低,主要股指午间跌幅超7%后触发熔断机制。恢复交易后继续走低,尾盘跌幅有所收窄,当日收盘时纽约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
这是纽约股市在本月的第四次熔断,也是1988年设立熔断机制以来的第五次熔断。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盘中一度分别下跌10.92%、9.83%和8.8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价格自2017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20000点整数关口,回吐了过去三年多来的涨幅。
2020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动荡明显加剧。3月9日和1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均超过2000点。美国股市四天内两次触发向下熔断机制,这一现象前所未有。
截至3月12日晚,与2020年内最高点相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下跌幅度分别为28.3%、26.7%与26.6%,均在技术意义上进入熊市。
从2017年底以来,笔者就一直在唱空美国股市,预测成绩可谓好坏参半。2018年,美股巨震,年内一度出现20%左右的下跌,笔者当年年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预言美股将会显著调整的评论一度受到市场普遍关注。2019年,美股一路向好,迭创新高。2020年一季度,美股可谓血流成河。
笔者从2017年底就开始看空美国的主要逻辑包括:第一,自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2017年底,美股连续九年持续上涨,几乎没有经历重大调整,经过周期调整后的长期市盈率指数已经处于很高水平。
第二,美联储自2015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加息周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美股上行形成掣肘。
第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是盈利丰厚的头部企业用现金回购股票,从而不断推高美股的每股盈利。这意味着,头部上市企业其实是自己坐庄。一旦头部企业盈利出现问题,那么这一模式就难以持续。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美国股市还能在2019年重新上涨呢?
笔者认为,2019年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乃是市场对美联储重新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自2019年初起,特朗普就在不断敲打美联储,认为美联储鹰派的货币政策损害了经济增长。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开始变得强烈。2019年下半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印证了市场的预期。
为何进入2020年以来,尤其是在2020年3月初,美国股市的本轮下跌会如此猛烈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美国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不力,导致疫情目前在美国快速蔓延,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这是美股下跌的导火索。2020年1月23日,美国就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但美国政府在初期并未对新冠肺炎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疫情蔓延开来。疫情在2020年3月急转直下。3月3日,确诊人数还仅为64人。3月7日上升至213人。3月10日、11日与12日,确诊人数分别为472人、696人与987人。截至3月12日,美国已经出现29起死亡病例。迄今为止,白宫采取的应对疫情的举措依然让市场感到失望。这也是为何3月12日尽管纽约联储宣布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但市场依然不买账的原因。
从更深层面来看,导致本轮美股猛烈下跌的原因,也与近年来美国股市上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有关。
变化之一,是在长期低利率与美股持续上涨背景下,很多原本投资保守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开始不断增加权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去,诸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比较保守,资产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有限。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一方面导致这些机构投资者资产端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其折算为现值之后的长期负债上升(例如保险公司年金险未来支出是固定的,市场利率下降将会提高这些支出的现值)。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看到美股在持续上涨,上述长期机构投资者自然会提高权益资产占比。来自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的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自然也会持续推高美股指数。
变化之二,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时间内,全球股市上指数投资、ETF投资等被动投资开始流行,基于算法的机器交易与高频交易越来越火爆。这些投资在市场繁荣时期固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其占比上升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越来越相似。
一旦股市指数短期内显著下跌,几乎所有实施被动交易与机器交易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出售风险头寸以止损(同时换回流动性)。而如果各类交易者在短期内集体出售风险资产,这无疑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大跌,进而引发新一轮集体出售。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变化之三,是美国股市的头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美国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几乎都是蓝筹科技股,例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谷哥、Facebook等。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具有赢家通吃的特征。这就造成股市中利润与收入不断向头部企业聚集,导致头部企业基本面越来越强,而头部企业又动用大量现金回购自身股票,不斷推高每股股价。这一现象,导致那些表面上配置了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其实是在以很大比例配置头部企业的股票。
股市的过度头部化,也会造成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其实过度集中。一度头部企业盈利发生恶化,或者市场出现大的震荡,那么投资者就可能集体抛售。而一旦头部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就会造成股指显著下跌,同时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如果我们把上述三个结构性变化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到当前美国股市的内在脆弱性。多年来,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源源不断地把长期资金大量投资于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与ETF,而后者的大部分资金又配置在美国股市的头部企业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强,开始抛售部分股票。股价下跌触发大量被动投资与机器交易的平仓线,引发大规模集体抛售,导致美股指数显著下跌。美股指数下跌又会触发新一轮平仓行为。在看到这一点之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会抢在市场之前出售股票,这自然又会加剧新一轮股指下跌。
综上所述,本轮美国股市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其实还不是高风险投资者(例如对冲基金)通过大规模杠杆交易推高股市形成泡沫所致,而是原本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权益资产、投资过度集中在指数资金与ETF,后者的投资又高度集中在头部企业所致。这也可算2020年美国股灾的新特征。
从更长视角来看,由于美国居民部门大量持有权益资产,2020年迄今为止的美股暴跌,意味着居民部门将会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由此产生的负向财富效应,将会损害消费增长。考虑到美国投资增长本就疲弱,一旦消费增速下行,美国经济增速就会加速下跌。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3%,显著低于2018年的2.9%。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低于1%。基本面因素的恶化反过来也会对股市造成新一轮冲击。
如前所述,本轮美国股市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因此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的调整可能远未结束。
(编辑:王延春)
这是纽约股市在本月的第四次熔断,也是1988年设立熔断机制以来的第五次熔断。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盘中一度分别下跌10.92%、9.83%和8.8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价格自2017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20000点整数关口,回吐了过去三年多来的涨幅。
2020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动荡明显加剧。3月9日和1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均超过2000点。美国股市四天内两次触发向下熔断机制,这一现象前所未有。
截至3月12日晚,与2020年内最高点相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下跌幅度分别为28.3%、26.7%与26.6%,均在技术意义上进入熊市。
从2017年底以来,笔者就一直在唱空美国股市,预测成绩可谓好坏参半。2018年,美股巨震,年内一度出现20%左右的下跌,笔者当年年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预言美股将会显著调整的评论一度受到市场普遍关注。2019年,美股一路向好,迭创新高。2020年一季度,美股可谓血流成河。
笔者从2017年底就开始看空美国的主要逻辑包括:第一,自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2017年底,美股连续九年持续上涨,几乎没有经历重大调整,经过周期调整后的长期市盈率指数已经处于很高水平。
第二,美联储自2015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加息周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美股上行形成掣肘。
第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是盈利丰厚的头部企业用现金回购股票,从而不断推高美股的每股盈利。这意味着,头部上市企业其实是自己坐庄。一旦头部企业盈利出现问题,那么这一模式就难以持续。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美国股市还能在2019年重新上涨呢?
笔者认为,2019年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乃是市场对美联储重新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自2019年初起,特朗普就在不断敲打美联储,认为美联储鹰派的货币政策损害了经济增长。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开始变得强烈。2019年下半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印证了市场的预期。
为何进入2020年以来,尤其是在2020年3月初,美国股市的本轮下跌会如此猛烈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美国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不力,导致疫情目前在美国快速蔓延,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这是美股下跌的导火索。2020年1月23日,美国就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但美国政府在初期并未对新冠肺炎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疫情蔓延开来。疫情在2020年3月急转直下。3月3日,确诊人数还仅为64人。3月7日上升至213人。3月10日、11日与12日,确诊人数分别为472人、696人与987人。截至3月12日,美国已经出现29起死亡病例。迄今为止,白宫采取的应对疫情的举措依然让市场感到失望。这也是为何3月12日尽管纽约联储宣布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但市场依然不买账的原因。
从更深层面来看,导致本轮美股猛烈下跌的原因,也与近年来美国股市上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有关。
变化之一,是在长期低利率与美股持续上涨背景下,很多原本投资保守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开始不断增加权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去,诸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比较保守,资产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有限。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一方面导致这些机构投资者资产端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其折算为现值之后的长期负债上升(例如保险公司年金险未来支出是固定的,市场利率下降将会提高这些支出的现值)。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看到美股在持续上涨,上述长期机构投资者自然会提高权益资产占比。来自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的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自然也会持续推高美股指数。
变化之二,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时间内,全球股市上指数投资、ETF投资等被动投资开始流行,基于算法的机器交易与高频交易越来越火爆。这些投资在市场繁荣时期固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其占比上升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越来越相似。
一旦股市指数短期内显著下跌,几乎所有实施被动交易与机器交易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出售风险头寸以止损(同时换回流动性)。而如果各类交易者在短期内集体出售风险资产,这无疑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大跌,进而引发新一轮集体出售。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变化之三,是美国股市的头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美国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几乎都是蓝筹科技股,例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谷哥、Facebook等。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具有赢家通吃的特征。这就造成股市中利润与收入不断向头部企业聚集,导致头部企业基本面越来越强,而头部企业又动用大量现金回购自身股票,不斷推高每股股价。这一现象,导致那些表面上配置了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其实是在以很大比例配置头部企业的股票。
股市的过度头部化,也会造成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其实过度集中。一度头部企业盈利发生恶化,或者市场出现大的震荡,那么投资者就可能集体抛售。而一旦头部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就会造成股指显著下跌,同时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如果我们把上述三个结构性变化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到当前美国股市的内在脆弱性。多年来,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源源不断地把长期资金大量投资于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与ETF,而后者的大部分资金又配置在美国股市的头部企业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强,开始抛售部分股票。股价下跌触发大量被动投资与机器交易的平仓线,引发大规模集体抛售,导致美股指数显著下跌。美股指数下跌又会触发新一轮平仓行为。在看到这一点之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会抢在市场之前出售股票,这自然又会加剧新一轮股指下跌。
综上所述,本轮美国股市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其实还不是高风险投资者(例如对冲基金)通过大规模杠杆交易推高股市形成泡沫所致,而是原本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权益资产、投资过度集中在指数资金与ETF,后者的投资又高度集中在头部企业所致。这也可算2020年美国股灾的新特征。
从更长视角来看,由于美国居民部门大量持有权益资产,2020年迄今为止的美股暴跌,意味着居民部门将会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由此产生的负向财富效应,将会损害消费增长。考虑到美国投资增长本就疲弱,一旦消费增速下行,美国经济增速就会加速下跌。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3%,显著低于2018年的2.9%。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低于1%。基本面因素的恶化反过来也会对股市造成新一轮冲击。
如前所述,本轮美国股市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因此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的调整可能远未结束。
(编辑:王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