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零情商的王安石相比,司马光绝对算得上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圣斗士。
当年,仁宗病逝,继承人英宗因自己生父没能如愿追封而大闹情绪,装病躲在深宫里,不肯出面为养父仁宗送丧。愤怒的臣子或苦口婆心地游说,或破口大骂地攻击,英宗都不予理会一他装得了病,也装得了傻。这时,司马光非常巧妙地找了个发力点,他把太医院的医生都抓起来,查看相关医疗记录,并晒出英宗的体检报告一“六脉平和,体内无疾”。
在铁打的证据面前,英宗装不下去了,不得不乖乖站到仁宗的灵前。最要命的是,面对不按常理出牌却又安分守己的司马光,英宗有苦说不出,有气也撒不出。
这种温柔又致命的为人处世方式,对一个七歲便能沉浸于《左氏春秋》中的司马光来说,真不是个事一历史就是最好的家教啊。爱读史书的司马光,心中自有一盏灯,借以照亮幽暗中摸索前行的自己。
这样的人,做事循规蹈矩,有操守,不会轻易迷失方向。比如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只有一个:祖宗之法不可变。遵循历史,是他给自己画下的框架。但这并不表明他是个因循守旧之人,小小年纪便能砸缸救人的壮举,足以证明他也能随时打破陈规。只是他从历朝历代大刀阔斧的改革实例中洞察到,激进式的变法并不符合北宋国情。
这样的人,做事张弛有度,不会一条道上奔到黑。比如他一向不喜欢华丽,中进士时,本不愿佩戴大红花以示荣耀,但得知花是皇帝赏赐,不戴意味不恭,他便不再坚持;他声称生平从不喝酒,而当顶头上司包公请客,他也附和地举起了杯子;他不愿当翰林学士,本已当面拒绝了皇帝的美意,但当太监追出来,把任命诏书强塞在他怀里时,他也就妥协了……
同样,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但看到大势已定、反对无效时,他便躲得远远的,退到洛阳去,将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到底一继续编撰《资治通鉴》。
一味地刚强,不仅会在无用的对抗中消磨并荒废掉自己,而且注定难以持久。他的妥协与退让,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而是渗透着他做人的韧性,等待翻身做主的那一天。他的人生永远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其实,蛰伏洛阳的日子并不轻松——
清苦的生活在虫吃鼠咬着他。因住房条件有限,夏天酷暑难当,他便在房子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穴居其中,寒碜得另类至极。妻子去世,他因手头拮据,只好变卖掉自己在洛阳仅有的几亩薄田,才得以让亡妻人土为安。
改革派的如日中天在蚕食着他。在他看来,富国强民,节俭才是硬道理一所谓勤俭持家,钱是省出来的,不是花出来的,更不是变出来的。可王安石还真把它给变出来了,干瘪的国库一时间财源滚滚。新法如星星之火,闪烁在大宋各个角落,大有燎燃之势。
朝堂内外的召唤在诱惑着他。虽远离江湖,但江湖中一直都有他的传说。他回京奔丧,京城万人空巷,百姓扶老携幼,跪请他出任宰相。
时间的流逝在威胁着他。光阴将他由砥柱官僚变成耆耆学者,同时又将他从壮年扔到暮年。他这个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两鬓斑白,老眼昏花,牙齿掉得也没剩几颗,甚至神智也不那么清醒了,真不知道还能看到几次日升月落。但他还真是吃得下苦、沉得住气、经得起诱惑、耐得住时间!15年后,他到底熬来了人生的辉煌——出任哲宗朝宰相,率旧党逆袭成功,一石击中新法这口大缸,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年,仁宗病逝,继承人英宗因自己生父没能如愿追封而大闹情绪,装病躲在深宫里,不肯出面为养父仁宗送丧。愤怒的臣子或苦口婆心地游说,或破口大骂地攻击,英宗都不予理会一他装得了病,也装得了傻。这时,司马光非常巧妙地找了个发力点,他把太医院的医生都抓起来,查看相关医疗记录,并晒出英宗的体检报告一“六脉平和,体内无疾”。
在铁打的证据面前,英宗装不下去了,不得不乖乖站到仁宗的灵前。最要命的是,面对不按常理出牌却又安分守己的司马光,英宗有苦说不出,有气也撒不出。
这种温柔又致命的为人处世方式,对一个七歲便能沉浸于《左氏春秋》中的司马光来说,真不是个事一历史就是最好的家教啊。爱读史书的司马光,心中自有一盏灯,借以照亮幽暗中摸索前行的自己。
这样的人,做事循规蹈矩,有操守,不会轻易迷失方向。比如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只有一个:祖宗之法不可变。遵循历史,是他给自己画下的框架。但这并不表明他是个因循守旧之人,小小年纪便能砸缸救人的壮举,足以证明他也能随时打破陈规。只是他从历朝历代大刀阔斧的改革实例中洞察到,激进式的变法并不符合北宋国情。
这样的人,做事张弛有度,不会一条道上奔到黑。比如他一向不喜欢华丽,中进士时,本不愿佩戴大红花以示荣耀,但得知花是皇帝赏赐,不戴意味不恭,他便不再坚持;他声称生平从不喝酒,而当顶头上司包公请客,他也附和地举起了杯子;他不愿当翰林学士,本已当面拒绝了皇帝的美意,但当太监追出来,把任命诏书强塞在他怀里时,他也就妥协了……
同样,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但看到大势已定、反对无效时,他便躲得远远的,退到洛阳去,将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到底一继续编撰《资治通鉴》。
一味地刚强,不仅会在无用的对抗中消磨并荒废掉自己,而且注定难以持久。他的妥协与退让,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而是渗透着他做人的韧性,等待翻身做主的那一天。他的人生永远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其实,蛰伏洛阳的日子并不轻松——
清苦的生活在虫吃鼠咬着他。因住房条件有限,夏天酷暑难当,他便在房子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穴居其中,寒碜得另类至极。妻子去世,他因手头拮据,只好变卖掉自己在洛阳仅有的几亩薄田,才得以让亡妻人土为安。
改革派的如日中天在蚕食着他。在他看来,富国强民,节俭才是硬道理一所谓勤俭持家,钱是省出来的,不是花出来的,更不是变出来的。可王安石还真把它给变出来了,干瘪的国库一时间财源滚滚。新法如星星之火,闪烁在大宋各个角落,大有燎燃之势。
朝堂内外的召唤在诱惑着他。虽远离江湖,但江湖中一直都有他的传说。他回京奔丧,京城万人空巷,百姓扶老携幼,跪请他出任宰相。
时间的流逝在威胁着他。光阴将他由砥柱官僚变成耆耆学者,同时又将他从壮年扔到暮年。他这个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两鬓斑白,老眼昏花,牙齿掉得也没剩几颗,甚至神智也不那么清醒了,真不知道还能看到几次日升月落。但他还真是吃得下苦、沉得住气、经得起诱惑、耐得住时间!15年后,他到底熬来了人生的辉煌——出任哲宗朝宰相,率旧党逆袭成功,一石击中新法这口大缸,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