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理论界一直在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机制处于日益完善中,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中国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融资方式可以选择。因而,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变得日趋重要,归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司融资结构的决策方针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利润的分配、公司的治理结构,最后会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取得的各类资金的有机构成及比例关系,是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组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吸收资金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由公司自身经营所产生的资金;二是向金融机构借款;三是发行公司债券所形成的债券融资;四是配股或增发新股的股权融资。其中我国上市公司在自身融资结构中都普遍偏好使用股权融资这一方式,内源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比例较低,上市公司对外源融资依赖较大,此种结构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及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因而上市公司应该着力调整自身融资结构,完善融资方式,促进公司效益的提高,维护长久发展。本文重要分析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具体如下。
1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进行金融工具创新
发展债券市场,降低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成本,可以优化公司的融资结构。首先我们要提高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将债券发行资格,债券发行额度和债券融资资金投向的行政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其次我们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权威评级机构。权威的评级机构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让基本面好,符合发债条件,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能够被广大投资者熟知,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我们需要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实现金融工具的多元化,为上市公司提供多渠道融资的方式。在传统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期货的基础上产生了发展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金融工具的多元化为上公司提供了多种融资途径的选择,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高融资效率。最后逐步放开利率管制。通过实现利率市场化、自主化,使企业能够理性的选择风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使投资者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对企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取舍。
2 提高内融比例
内部融资在融资结构中是占比例最大、风险最小的融资方式。我国上市公司应提高内部融资比例,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应以内部融资为主,这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增强企业经营的自主性。首先,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自生能力,一方面要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其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次,上市公司要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这就要求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明确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彻底改变企业产权和利益无明确边界约束的行为。再次,上市公司在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关注融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增强财务杠杆意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机制。最后,建立健全良好的用资机制,加强对融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逐渐降低国有股比例,提高公众持股比例,逐步解决非流通股不能流通的问题,实现“同股同权”,降低股权集中度,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使股东能够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上市公司自身的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如:适当降低现金报酬中固定收入的数额,相应地引入风险收入,采取经理人持股,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培育经理人市场约束公司管理层。再次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逐步上市流通,消除市场的人为分割,确保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加强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控。
4 改善公司业绩考核标准
目前,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习惯以企业的净利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而未对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相关成本加以考核,这就使上市公司经营者认为股权资本是“免费资本”,进而促使公司经营者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违背股东权益而优先选择“免费”的股权资本进行融资。在此,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全新的业绩评价指标,即经济增加值(EVA)对上市公司进行考核,可以使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融资决策时,在考虑债务成本的同时,充分意识到股权融资也是有成本的,从而纠正上市公司经营者认为股权资本是“免费资本”而导致的股权融资偏好,正确引导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另外,在计算EVA时,通过对会计体系中影响公司真实经营状况的项目所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在较其他业绩评价指标能真实反映公司经济业绩的同时,更能准确地衡量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会计利润取得配股或增发新股的资格,进而上市“圈钱”的做法。因此,引入EVA业绩评价指标,不仅有利于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地实现上市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为纠正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松.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18).
[2]肖泽忠,邹宏.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股权融资偏好[J].经济研究,2007(02).
[3]杨艳,陈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啄序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02).
【作者简介】
程少辉(1990-),男,汉族,江西抚州人,会计硕士,单位:江西财经大学MPACC专业,研究方向:会计实务。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理论界一直在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机制处于日益完善中,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中国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融资方式可以选择。因而,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变得日趋重要,归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司融资结构的决策方针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利润的分配、公司的治理结构,最后会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取得的各类资金的有机构成及比例关系,是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组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吸收资金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由公司自身经营所产生的资金;二是向金融机构借款;三是发行公司债券所形成的债券融资;四是配股或增发新股的股权融资。其中我国上市公司在自身融资结构中都普遍偏好使用股权融资这一方式,内源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比例较低,上市公司对外源融资依赖较大,此种结构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及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因而上市公司应该着力调整自身融资结构,完善融资方式,促进公司效益的提高,维护长久发展。本文重要分析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具体如下。
1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进行金融工具创新
发展债券市场,降低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成本,可以优化公司的融资结构。首先我们要提高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将债券发行资格,债券发行额度和债券融资资金投向的行政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其次我们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权威评级机构。权威的评级机构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让基本面好,符合发债条件,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能够被广大投资者熟知,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我们需要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实现金融工具的多元化,为上市公司提供多渠道融资的方式。在传统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期货的基础上产生了发展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金融工具的多元化为上公司提供了多种融资途径的选择,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高融资效率。最后逐步放开利率管制。通过实现利率市场化、自主化,使企业能够理性的选择风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使投资者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对企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取舍。
2 提高内融比例
内部融资在融资结构中是占比例最大、风险最小的融资方式。我国上市公司应提高内部融资比例,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应以内部融资为主,这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增强企业经营的自主性。首先,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自生能力,一方面要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其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次,上市公司要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这就要求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明确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彻底改变企业产权和利益无明确边界约束的行为。再次,上市公司在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关注融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增强财务杠杆意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机制。最后,建立健全良好的用资机制,加强对融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逐渐降低国有股比例,提高公众持股比例,逐步解决非流通股不能流通的问题,实现“同股同权”,降低股权集中度,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使股东能够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上市公司自身的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如:适当降低现金报酬中固定收入的数额,相应地引入风险收入,采取经理人持股,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培育经理人市场约束公司管理层。再次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逐步上市流通,消除市场的人为分割,确保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加强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控。
4 改善公司业绩考核标准
目前,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习惯以企业的净利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而未对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相关成本加以考核,这就使上市公司经营者认为股权资本是“免费资本”,进而促使公司经营者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违背股东权益而优先选择“免费”的股权资本进行融资。在此,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全新的业绩评价指标,即经济增加值(EVA)对上市公司进行考核,可以使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融资决策时,在考虑债务成本的同时,充分意识到股权融资也是有成本的,从而纠正上市公司经营者认为股权资本是“免费资本”而导致的股权融资偏好,正确引导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另外,在计算EVA时,通过对会计体系中影响公司真实经营状况的项目所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在较其他业绩评价指标能真实反映公司经济业绩的同时,更能准确地衡量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会计利润取得配股或增发新股的资格,进而上市“圈钱”的做法。因此,引入EVA业绩评价指标,不仅有利于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地实现上市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为纠正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松.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18).
[2]肖泽忠,邹宏.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股权融资偏好[J].经济研究,2007(02).
[3]杨艳,陈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啄序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02).
【作者简介】
程少辉(1990-),男,汉族,江西抚州人,会计硕士,单位:江西财经大学MPACC专业,研究方向: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