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ISSR标记分析了中国62份甘薯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明确了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490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检测出28.8条多态性谱带,说明ISSR标记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ISSR标记分析了中国62份甘薯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明确了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490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检测出28.8条多态性谱带,说明ISSR标记是评价甘薯遗传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之一。62份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距离为0.158-0.924,平均为0.574,通过UPGMA法,可以聚为2大类,一类为国内自育亲本,一类为外引亲本,说明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亚洲亲本遗传多样性高于非洲和美洲亲本,并且与其他亲本间遗传距离较远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了简单图的邻接树图是哈密尔顿图”猜想的等价命题,阐明只需证明该猜想对2-连通图成立即可,另外,我们给出了该猜想一种特殊情形的构造性证明。
为了探索逆境条件下脯氨酸积累的分子遗传机理,改善作物的抗逆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和水杨酸法分别检测干旱、高盐(200mmol L^-1NaCl)和冷(4℃)胁迫条件下普通菜
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和取土烘干法双重监控盆栽试验的土壤水势变化,观测我国15个常用水稻保持系的穗期耐旱性和育性特征。结果表明,K22-B、金23-B及II-32-B等保持系为穗期干旱
以玉米自交系CML295、CML304和18-599R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结合幼胚离体培养方法,探讨并优化了成熟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方法。对其愈伤组织的形态和组织切片的
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按NCⅡ设计,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