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研究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_w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不同树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的机械加工性能,以5年生和7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木材的刨削、砂削、钻削、铣削、开榫和车削6项机械加工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刨削加工性能上,两个树龄木材均表现为良,刨削深度为1.6 mm时,进料速度宜采用6 m/min;在钻削和开榫加工性能上,两个树龄木材均表现为优;在砂削和车削加工性能上,5年生木材均表现为劣,7年生木材均表现为良;在铣削加工性能上,两个树龄木材均表现为良。总体
其他文献
为掌握果用型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嫁接育苗技术,选择不同母树采穗,研究不同母树对嫁接的影响,并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嫁接方式和不同砧木处理的嫁接试验
为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i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4个菌剂(HUN03B、XJ08A、HEB04、XJ04B)进行接种,检测接种AMF后幼苗的菌
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变革。人与自然失衡以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重大疫情中教学方式变革的逻辑前提,在线教育成为应对疫情危机的必然选择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156株/h^(m2))和D2(820株/h^(m2))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0~60 cm)土壤有
以某数控大赛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编程技术电脑自动补偿模式和机床控制补偿模式特点的研究,利用各自优劣势制定出组合式补偿模式。组合式编程补偿模式进一步改进了编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