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开发和培养儿童创造力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儿童本身的主观因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勇于挑战的坚强意志。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进取心、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动手操作、组织协调等能力。在诸多的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开发和培养儿童创造力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儿童本身的主观因素。学科教学也是其中的主要渠道之一,单就语文学科而言,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引导学生树立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力培养的心理和前提,只有具备了创造意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才能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盲目走向科学,从而充分发挥创造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语文教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为创造力的培养作好铺垫。
  采用多种形式,树立创造观念。教师可在课堂上举办有关创造奥妙方面有小型专题讲座、设立创造专栏、刊出班级墙报等方法, 使学生了解影响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和掌握培养创造力的基本方法。知道历史上每一项发明创造、每一项技术突破、每一种新理论的出现、每一次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每一种精神文明的进步,都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成果。这样在心理上消除了学生对“创造”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从而使它们了解创造的意义特征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自觉树立培养创造力的意识。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勇于挑战的坚强意志。创造就是另辟奚径,是对现有权威的挑战和质疑。因此,必须在课堂、课余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对权威的迷信,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创造还是对原有知识、观念的更新和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因此,难免会遇上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就需要鼓励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失败,教育学生要有勇于挑战的坚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增长才干, 强化自我的创造力。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般来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个人才能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确立探求新知的强烈动机,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教师优化创造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保证。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使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思维视角,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主学生听音乐,想象动物形象。低沉、阴森的管弦乐合奏使孩子们一下子想象到狼的形象。初步体会到狼的凶狠残暴的特征。为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崇敬和亲密之情。
  优化组合方式,强化参与意识。培养深造创造力首先要求学生具备强烈的参与意识与积极的协作精神,分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能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习《闪光的小球》一课时,我提出“实验结束后,教育家为什么这样高兴与激动?”,这一问题。开始学生只作出浅显的回答,但经过组内多次讨论,大家相互启发、补充后,学生就充分体会了教育家当时的激动和高兴是因为她在别国进行了多次均遭失败的实验,却意外地在中国的学生中取得成功。中国的小朋友先人后已的精神和镇定沉着的品质,令她欣喜。可见,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强化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健。
  鼓励求异,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碍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克服思维定势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有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说的就是学习要像蝉蜕一样,扬弃陈旧,才能出新,教师要多方启迪学生拓宽思路,提倡标新立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思多想,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之中。不同的答案也能相互启发。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在学习《狐狸与乌鸦》一课时,多年来的教学定势都是让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像乌鸦这样爱听奉承话的人是要吃亏上当的。这是其深刻思想内涵的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从“狐狸如何能够吃乌鸦嘴里的肉”,这一角度来理解这一寓言。经过多角度的思考、比较,学生明白了狐狸虽狡猾,但也很聪明,当它遇到难题时,能想出办法来解决,从而使学生树立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战胜困难的信心。
  引导学生,优化智力结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应是在有限的一堂课中把方方面面的知识讲到、讲通、讲透。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学。因为这种独立探索、独立归纳的学习行为,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符合自己水平和智力结构的有效知识体系。如我在讲《翠鸟》一课前,提出自学要求,①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标:标出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和不懂的字词及课文内容。③想: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翠鸟的特点。待学生自学完毕后,我再逐一检查。稍加点拨并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从“外型”、“行动”和“住处”三方面介绍翠鸟的,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这样,学习的效果显然比教师单一的分析概括来得强。
  总之,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上的方法,从诸多方面为学生创设条件,加强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持之以恒,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观念、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其他文献
[摘要] 能力素质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即在学术层次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的专业水准,同时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研究该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构成的基本原则,确定其能力素质标准,是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职业
阳东实验学校是一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实验型学校,是阳东县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性窗口.学校现有中小学生600多人,专职教师36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现在的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和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而目前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仍然积弊难消。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过分侧重于教学结果的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却忽
期刊
扶助农村教育,促进区域内城乡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整合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努力做好"送教下乡"工作,对转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方向的改革,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改革的方向,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材料实验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从创造良好的教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中职生对《机械制图》的学生看图和画图能力欠缺、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不足等现象,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的点滴,提出一系列行之有
【摘要】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关键词】运用现代化优惠阅读教学  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