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印象因素和引导策略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e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高校校园环境的特点,深入探究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和校园网络的影响因素,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沟通两方面提出合理的引导策略,旨在以科学的舆论引导使高校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校园网络舆论 现状 引导策略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今天,高校校园网络的日益成熟,网络成为高校学生了解校园各方面的消息与现况的主要途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生也常常通过校园网络舆论来表达自己对校园里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看法、意见与情绪。因此,探究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从而提出其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成为了当前引导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管理刻不容缓。
  1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网络从发展之初就以一把“双刃剑”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而校园网络日益发展成熟的今天,高校学生不断通过校园网络来对校园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做出某种单一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言论。这种方式很快捷也很方便,但同时,网络世界的虚幻更是广大的高校学生在无形中降低了对自己言行的约束与责任,从而让校园网络舆论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认同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已经逐渐成为广大高校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当代高校学生几乎人人有QQ人人会上网,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很快,覆盖面也是相当广阔的。高校学生一般把网络舆论当成生活中人际交往,表达情绪、看法和态度,甚至是倾诉的一种重要方式。
  1.2 符合高校学生的行为思想
  在网络日益发展成熟的今天,网络舆论也日益成为一种潮流,而高校学生这种不甘人后的思想促使他们不断接受新兴事物的传播。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校学生的思想日益成熟,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判断标准以及生活空间,而网络世界恰好提供给了高校学生这样的一个相对自由的言论平台。
  1.3 以感性表达为主
  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高校学生不自觉的降低了对自己言行的约束力以及责任感,同时还处于思维心智、处理事情及应变能力发展阶段的高校学生,在还未发展成熟时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但还不能完全理性的考虑问题同时也无法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是会偏感性,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表达自己看法情绪的时候过于感性化。
  2 高校校园网络的影响因素
  2.1 影响校园生活
  当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深入到高校学生生活中,高校学生的茶余饭后几乎都围绕着校园贴吧中的帖子转。一个主题出现在校园贴吧中就会有人关注,刚开始可能只有几个人跟帖,慢慢的几个就会成为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虽然这种影响不是永久的但却会在某个时间段掀起一阵旋风,这种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也可想而知。
  2.2 影响校园建设
  校园网络舆论通过对某一事件的加工传播,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它的感官与评价,有些东西经过某些人的加工传播也不排除失去其真实性的因素。当人们通过这些网上的舆论来了解这所高校时,会产生很大的强化作用, 在有些时候这种作用并不利于现实中矛盾的调节与化解,有可能造成愈演愈烈的效果。从而给该高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 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策略
  高校校园的网络舆论与一般的媒体网络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反映的是一个存在的现象,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对学校的感官,因此,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引导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措施必不可少。
  3.1 加强思想建设和网络教育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高校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心智至关重要,甚至影响其一生。“思先于行”,只有在学会良好的思考同时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可行的。因此对于高校学生在校园网络中发表的各种舆论,对于那些不良的,有违事实真相,危害高校发展的我们应对其进行教育,疏通,从而降低其负面影响。开展一些公共的网络思想教育课程,为高校学生打造一个公平自由的言论平台。
  3.2 开展网上亲民沟通活动
  “流言止于真相”,往往很多的负面消息流传开来的原因并不是高校学生的单方面揣测,而是没有人站出来给出真凭实据来击毁。开通校长信箱或是在固定的时间由高校校长或是其他领导亲自与高校学生在网上面对面交流,接纳群众意见与建议,解释误会。这样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就在真相的面前被打击的面目全非了。这样也能更好地疏通高校学生的不良情绪也能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8).
  [2]赵文,李珊,余重远,李瑞.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1(26).
  [3]董杭军.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5-Fu不同作用时间、不同作用浓度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建的肝癌细胞系HHC98加入培养皿中,分三大组,每大组人为四小组,一小组为生理盐水对照,其余三小组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借助于移动信息化模块,实现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对诸多业务的移动管理,正成为一个显著趋势。云计算和移动信息化的结合,使管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更高更新的要求,本人以多年来的计算机教育经验为基础,结合当前计算机发展的前沿科技知识对如何改革计算机应用基
目的探讨应用环孢霉素A(CsA)联合他莫昔芬(TAM)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肠癌的P-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筛选阳性病例同时进行骨髓微小转移检测,
大学校园素质消耗现象随处可见,“精英式”的比赛和“选拔性”的活动,只调动部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消耗甚至是压榨少量群体的素质,最终导致失去群众基础而失去活动本来开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