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dwardL.Glaeser与Andrei Shleifer在《Not-For-ProfitEntrepreneurs》一文中探讨了企业家选择非赢利(Not-For-Profit)状态的动机和原因以及非赢利状态优于赢利(For-Profit)状态的条件。本文在此篇论文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修正和补充,试图更好的解释非赢利企业家存在的原因。
摘要:本文首先明晰的界定了非赢利状态与盈利状态的本质区别,进而分析了企业家选择非赢利状态的各种动机,接着通过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的工具在数学上给出了企业家选择赢利状态和非赢利状态的临界点。
关键词:非赢利状态 动机 效用函数
一、非赢利状态的界定:
作为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非赢利状态在社会中是大量存在的,如红十字组织(RedCross)、世界青年基督协会(World's Young Men’s ChristianAssociation)以及大量的大学院校等。许多文献中都谈到了非赢利状态的定义问题,有些文献中认为非赢利组织是一种没有所有者(Owners)的组织形式(Edward 2002),有些文献则认为不追求企业利润的组织是非赢利组织。而非赢利状态区别于赢利状态的本质区别在于,非赢利状态不能将利润进行分配,也就是说,非赢利组织不能将组织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分配给控制这个组织的管理者。
这个定义里面要注意几个很容易混淆的问题,第一,非赢利组织是可以赢利的,而且他们可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其收益(Duggan 1998),只是在非赢利状态下,组织不能完全分配这种利润,只能通过工作环境、办公设施等的改善来分享这种利润。第二,非赢利组织的企业家仍然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只不过由于在非赢利状态下,企业家的这种效用是体现在所谓的额外补贴(Perquisite)上的,而不是直接反映在利润上,因而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会有所减弱。
综上所述,非赢利状态归根结底是由利润是否能够完全分配所决定的。
二、企业家选择非赢利状态的动机:
我们首先抛开繁琐的数学公式,从宏观的因素上来分析非赢利状态的优势,其优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非赢利状态是一种质量承诺的有效方式。这点是很多企业家选择非赢利方式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任何一个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和性能总是一部分是容易判别和检验的,而另一部分则很难去检验和鉴别(Non-verifiable),因而这部分很难鉴别的成分就不能事先写到产品交易双方的合约中,这就给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削减其产品不可检验部分的质量的动机,这会对交易的另一方产生损害,交易的另一方(购买方)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往往会要求制造商降低价格,来弥补这种不对称性,因而,质量优异的企业也会因这种价格降低而蒙受损失。
而在非赢利状态下,企业家削减产品质量的动机会大大降低,因为企业家不能完全的享有企业的利润,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而不是最大化利润,这就会给消费者发出一种质量优异的信号,消费者也会相信这种非赢利企业的产品质量。
因而,当产品的质量不能完全的反映在合约中时,这种非赢利状态就是一种对消费者和企业家有利的组织形式。
2 非赢利状态是一种有效的避税方式,这在美国等国家中相当常见。对于非赢利组织的捐赠等都是可以免除税收的。但是,在美国等国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非赢利组织并不考虑避税所带来的优势,因而,Edward认为避税的优点虽然可以作为解释非赢利状态存在的因素,但并非本质性因素。
3 非赢利状态可以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利益。由于在非赢利组织中,企业家并非完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他们更注重企业人力资本的提升。他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人员培养以及福利待遇上,而不是只注重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会使员工更加信任企业,从而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4 非赢利状态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捐助。由于在非赢利状态下,企业家没
摘要:本文首先明晰的界定了非赢利状态与盈利状态的本质区别,进而分析了企业家选择非赢利状态的各种动机,接着通过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的工具在数学上给出了企业家选择赢利状态和非赢利状态的临界点。
关键词:非赢利状态 动机 效用函数
一、非赢利状态的界定:
作为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非赢利状态在社会中是大量存在的,如红十字组织(RedCross)、世界青年基督协会(World's Young Men’s ChristianAssociation)以及大量的大学院校等。许多文献中都谈到了非赢利状态的定义问题,有些文献中认为非赢利组织是一种没有所有者(Owners)的组织形式(Edward 2002),有些文献则认为不追求企业利润的组织是非赢利组织。而非赢利状态区别于赢利状态的本质区别在于,非赢利状态不能将利润进行分配,也就是说,非赢利组织不能将组织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分配给控制这个组织的管理者。
这个定义里面要注意几个很容易混淆的问题,第一,非赢利组织是可以赢利的,而且他们可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其收益(Duggan 1998),只是在非赢利状态下,组织不能完全分配这种利润,只能通过工作环境、办公设施等的改善来分享这种利润。第二,非赢利组织的企业家仍然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只不过由于在非赢利状态下,企业家的这种效用是体现在所谓的额外补贴(Perquisite)上的,而不是直接反映在利润上,因而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会有所减弱。
综上所述,非赢利状态归根结底是由利润是否能够完全分配所决定的。
二、企业家选择非赢利状态的动机:
我们首先抛开繁琐的数学公式,从宏观的因素上来分析非赢利状态的优势,其优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非赢利状态是一种质量承诺的有效方式。这点是很多企业家选择非赢利方式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任何一个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和性能总是一部分是容易判别和检验的,而另一部分则很难去检验和鉴别(Non-verifiable),因而这部分很难鉴别的成分就不能事先写到产品交易双方的合约中,这就给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削减其产品不可检验部分的质量的动机,这会对交易的另一方产生损害,交易的另一方(购买方)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往往会要求制造商降低价格,来弥补这种不对称性,因而,质量优异的企业也会因这种价格降低而蒙受损失。
而在非赢利状态下,企业家削减产品质量的动机会大大降低,因为企业家不能完全的享有企业的利润,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而不是最大化利润,这就会给消费者发出一种质量优异的信号,消费者也会相信这种非赢利企业的产品质量。
因而,当产品的质量不能完全的反映在合约中时,这种非赢利状态就是一种对消费者和企业家有利的组织形式。
2 非赢利状态是一种有效的避税方式,这在美国等国家中相当常见。对于非赢利组织的捐赠等都是可以免除税收的。但是,在美国等国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非赢利组织并不考虑避税所带来的优势,因而,Edward认为避税的优点虽然可以作为解释非赢利状态存在的因素,但并非本质性因素。
3 非赢利状态可以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利益。由于在非赢利组织中,企业家并非完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他们更注重企业人力资本的提升。他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人员培养以及福利待遇上,而不是只注重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会使员工更加信任企业,从而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4 非赢利状态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捐助。由于在非赢利状态下,企业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