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记载笔者在我校英语组排演校园舞台剧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而由此联想到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浅谈了本人对生本教育的理解,以及今后学会如何运用这一理念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舞台剧;生本教育;郭思乐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67-02
作为教师,无论你是一名刚刚走马上任的新手,还是一名久经沙场历练的老将,只要你选择了天底下这个最光辉伟大的职业,那么从一开始,你就与自己的学生有了千丝万缕永远不可剥离的关系,你在教,学生在学,你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2009年11月,应学校教研室的要求,我们英语组承担了组织我校首届校园英语舞台剧大赛的活动任务。说实话,刚开始接到任务时感觉既兴奋又苦恼。兴奋的是,虽然对我们来说排演英语话剧着实乃“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心里一点儿没底,但同时我又想那一定十分有趣;苦恼的是,自己在大脑中已经预设了一大堆障碍和不利主客观因素,故一开始有点没信心,但同时又预感无论如何,如果一旦花时间排练出来的话,可以想见对学生们一定有着莫大的意义。其实后来在排练的过程中证明了我之前的担忧是大可没有必要的,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欣喜不已。从选材到班级公开选拔演员,再到敲定角色,进而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跌跌撞撞地排练下来,个中滋味自有师生共知晓!同学们从一开始得知此事就蠢蠢欲动,一个个跃跃欲试、意兴盎然!对他们来说,一想到自己不但要当演员,而且要当众用英语讲台词,那该是多么酷的一件事啊!说实在的,这样的活动对我校学生来说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主要是口语问题。几经讨论斟酌,我们高二年级最终敲定了两步传统经典剧作——童话故事《灰姑娘》及莎翁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有别于课堂教学,也因自己并无经验,所以尽量放开手脚让学生们自己去发挥,在反复排练中让其他同学“找问题、挑毛病”,而作为老师的我,只不过在其中扮演了“名誉导演兼现场监制”的角色。从11月初到12月底,在断断续续的排练过程中,同学们自始至终完全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一直是整个活动中的主角,且不时给我这个所谓的“名誉导演”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建议。排练起初同学们似乎都找不到感觉,但慢慢地他们个个变得煞有介事起来,还能互相“说戏”,甚至是举手投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再三斟酌,亲眼目睹着这一切,小演员们逐渐进入状态了。有趣的是,每次排练过程中,我们的“执行导演”陈某某同学还总会不经意地用拍电影时的术语指挥着。如,“王某某和李某某,你们俩又笑场了。”再如,“张某某,注意台位台位,千万不能背对观众啊!”而在一旁监督指挥的我,常常被可爱的他们逗得前仰后合,此中乐趣真是溢于言表!终于,我们的话剧要在学校小舞台上公演了!大家一起辛苦了50多天,到底要接受检验了。别说演员同学们了,就连我们自己都别提有多么兴奋紧张了。毕竟是破天荒头一遭,真不知结果会怎样?好个忐忑不安哪!由于受时间限制,我们的演出分两部分进行。2009年12月28日下午,上半场低年级演出拉开了帷幕。从三年级的《小蝌蚪找妈妈》,四年级的《河伯娶妻》到五年级的《吃饭》,六年级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以及七年级的《骄傲的孔雀》,无一不给在场的每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年级的《小红帽》、《远离网吧》,九年级的《网友》表演生动活泼,各有特色。而高三年级的《高老庄》,高二年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更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又一高潮!最后,身兼评委的校长也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既嘉奖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也赞扬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第一次与孩子们最亲密的“零距离”接触,心与心的距离近在咫尺!舞台剧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却从未停止。无独有偶,本学期12月23日本人有幸前往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关于生本教育的讲座。当时正在现场聆听讲座的我,一下子就联想到自己正在排练中的英语舞台剧,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生本”大课堂嘛!岂不知我们所组织的英语舞台剧比赛正是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得以释放的一个小小平台。我组的每位老师竟在这次活动中不经意地实践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本”教育呢?让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理解。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教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平时要花几个钟头甚至几周时间才能“教”会的东西,现在也许只需要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足够了。是啊,舞台剧排练中的孩子们不恰恰是进入了自然忘我的状态吗?试想,今天我们表演英语舞台剧涉及到了“生本”,那么明天是否应该把它推及日常教学课堂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那么在教学活动中,究竟该如何运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才能构筑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讲课是指导学生效率最低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现实中,它却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表面上看,老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在认真地听,似乎这一切都很平静很和谐。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你讲完之后满心欢喜地问自己的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回答的结果也许会令你尴尬或者不开心。因为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甚至压根就没有在听你说。这种“和谐”的背面隐藏着一个最大的不和谐——老师替代了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人角色。“实践出真知”,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来,这样他们才能亲自动手并通过独立地思考去获取知识。而我们老师常常会想当然,一旦学生知道某个答案,或者背会了某个知识点,我们就认为他懂了,但是事情通常不是如此,知道某个知识点和用它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完全是两码事。
二、遵循生命发展、成长的自然规律,使每个人得到正常、愉快的发展
给他们信心。总是让他们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外的稍难一点的任务,让学生对你的课维持长久的兴趣;鼓励他们。总是给他们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稍高一点的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维系学生兴趣的支柱。老师是蜡烛,我们就应该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中信心的火花,让信心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三、评价作为师生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之一,在师生的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一句赞美,能让我回味两个月。在学生心中,他们的每一份努力和每一次成功,都希望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和肯定。倘若没有舞台和观众,我们的小演员又怎会超常发挥?
总而言之,一旦学生对你的课程产生兴趣,并有了学习的信心,那么在你面前,无论是言论还是行为,他们都会表露出强烈的主动合作的意愿,相伴而来的是,在他们心中,老师的形象也会随之发生重大的改变,更令人可喜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在你的教学活动中永久地维系下去。舞台剧的小试牛刀只不过是冰山一隅,让我们在今后漫长的教育教学中来实践并感受郭教授的生本教育吧!
关键词:舞台剧;生本教育;郭思乐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67-02
作为教师,无论你是一名刚刚走马上任的新手,还是一名久经沙场历练的老将,只要你选择了天底下这个最光辉伟大的职业,那么从一开始,你就与自己的学生有了千丝万缕永远不可剥离的关系,你在教,学生在学,你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2009年11月,应学校教研室的要求,我们英语组承担了组织我校首届校园英语舞台剧大赛的活动任务。说实话,刚开始接到任务时感觉既兴奋又苦恼。兴奋的是,虽然对我们来说排演英语话剧着实乃“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心里一点儿没底,但同时我又想那一定十分有趣;苦恼的是,自己在大脑中已经预设了一大堆障碍和不利主客观因素,故一开始有点没信心,但同时又预感无论如何,如果一旦花时间排练出来的话,可以想见对学生们一定有着莫大的意义。其实后来在排练的过程中证明了我之前的担忧是大可没有必要的,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欣喜不已。从选材到班级公开选拔演员,再到敲定角色,进而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跌跌撞撞地排练下来,个中滋味自有师生共知晓!同学们从一开始得知此事就蠢蠢欲动,一个个跃跃欲试、意兴盎然!对他们来说,一想到自己不但要当演员,而且要当众用英语讲台词,那该是多么酷的一件事啊!说实在的,这样的活动对我校学生来说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主要是口语问题。几经讨论斟酌,我们高二年级最终敲定了两步传统经典剧作——童话故事《灰姑娘》及莎翁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有别于课堂教学,也因自己并无经验,所以尽量放开手脚让学生们自己去发挥,在反复排练中让其他同学“找问题、挑毛病”,而作为老师的我,只不过在其中扮演了“名誉导演兼现场监制”的角色。从11月初到12月底,在断断续续的排练过程中,同学们自始至终完全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一直是整个活动中的主角,且不时给我这个所谓的“名誉导演”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建议。排练起初同学们似乎都找不到感觉,但慢慢地他们个个变得煞有介事起来,还能互相“说戏”,甚至是举手投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再三斟酌,亲眼目睹着这一切,小演员们逐渐进入状态了。有趣的是,每次排练过程中,我们的“执行导演”陈某某同学还总会不经意地用拍电影时的术语指挥着。如,“王某某和李某某,你们俩又笑场了。”再如,“张某某,注意台位台位,千万不能背对观众啊!”而在一旁监督指挥的我,常常被可爱的他们逗得前仰后合,此中乐趣真是溢于言表!终于,我们的话剧要在学校小舞台上公演了!大家一起辛苦了50多天,到底要接受检验了。别说演员同学们了,就连我们自己都别提有多么兴奋紧张了。毕竟是破天荒头一遭,真不知结果会怎样?好个忐忑不安哪!由于受时间限制,我们的演出分两部分进行。2009年12月28日下午,上半场低年级演出拉开了帷幕。从三年级的《小蝌蚪找妈妈》,四年级的《河伯娶妻》到五年级的《吃饭》,六年级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以及七年级的《骄傲的孔雀》,无一不给在场的每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年级的《小红帽》、《远离网吧》,九年级的《网友》表演生动活泼,各有特色。而高三年级的《高老庄》,高二年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更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又一高潮!最后,身兼评委的校长也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既嘉奖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也赞扬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第一次与孩子们最亲密的“零距离”接触,心与心的距离近在咫尺!舞台剧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却从未停止。无独有偶,本学期12月23日本人有幸前往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关于生本教育的讲座。当时正在现场聆听讲座的我,一下子就联想到自己正在排练中的英语舞台剧,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生本”大课堂嘛!岂不知我们所组织的英语舞台剧比赛正是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得以释放的一个小小平台。我组的每位老师竟在这次活动中不经意地实践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本”教育呢?让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理解。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教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平时要花几个钟头甚至几周时间才能“教”会的东西,现在也许只需要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足够了。是啊,舞台剧排练中的孩子们不恰恰是进入了自然忘我的状态吗?试想,今天我们表演英语舞台剧涉及到了“生本”,那么明天是否应该把它推及日常教学课堂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那么在教学活动中,究竟该如何运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才能构筑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讲课是指导学生效率最低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现实中,它却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表面上看,老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在认真地听,似乎这一切都很平静很和谐。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你讲完之后满心欢喜地问自己的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回答的结果也许会令你尴尬或者不开心。因为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甚至压根就没有在听你说。这种“和谐”的背面隐藏着一个最大的不和谐——老师替代了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人角色。“实践出真知”,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来,这样他们才能亲自动手并通过独立地思考去获取知识。而我们老师常常会想当然,一旦学生知道某个答案,或者背会了某个知识点,我们就认为他懂了,但是事情通常不是如此,知道某个知识点和用它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完全是两码事。
二、遵循生命发展、成长的自然规律,使每个人得到正常、愉快的发展
给他们信心。总是让他们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外的稍难一点的任务,让学生对你的课维持长久的兴趣;鼓励他们。总是给他们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稍高一点的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维系学生兴趣的支柱。老师是蜡烛,我们就应该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中信心的火花,让信心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三、评价作为师生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之一,在师生的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一句赞美,能让我回味两个月。在学生心中,他们的每一份努力和每一次成功,都希望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和肯定。倘若没有舞台和观众,我们的小演员又怎会超常发挥?
总而言之,一旦学生对你的课程产生兴趣,并有了学习的信心,那么在你面前,无论是言论还是行为,他们都会表露出强烈的主动合作的意愿,相伴而来的是,在他们心中,老师的形象也会随之发生重大的改变,更令人可喜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在你的教学活动中永久地维系下去。舞台剧的小试牛刀只不过是冰山一隅,让我们在今后漫长的教育教学中来实践并感受郭教授的生本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