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学”理论建构刍议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歌学”的提出背景,是新时期的传统文化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策略的实施;其研究对象是“口唱(说)与合乐的歌”的总和,研究方法是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的结合,目的是通过对民歌本身内容及特征的梳理,揭示民歌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互动关系,在思想史层面,探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历代民歌的发生机制与运行逻辑。
其他文献
上海公共租界由官方主持的现代意义的人口死亡登记,始于1870年。从人口死亡记录的质量来看,侨民较好,华人死亡记录虽然存在缺点,但仍可供分析。1874年到1940年,传染病在侨民
中国美术通史研究,从1917年出版姜丹书的《美术史》开始,至今已百年有余,中国美术通史学科经几代学者努力,从创立到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美术通史体系,并基于中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关键词研究虽然发端于英国,但就其方法与实践而言,却并非西方的专利。本土固有的、从先秦到近现代的汉语经典阐释学传统,同样是中国文化关键词研究的思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