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也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本文结合配电网络系统构架、运行情况和技术管理的具体现状,从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两方面展开讨论,以尽可能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的,实现社会各阶层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供电服务,供电企业达到不停电、多售电的营销目标,不间断供电问题圆满解决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8-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原来仅属于实验室环境应用的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也逐步走向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这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实用化也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电压质量、频率等要满足更小波动的要求,少停电甚至不停电更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就成为各级供电企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二、供电可靠性概述
供电可靠性指标不但是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电力的供电能力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认可度。当然它也是电力系统从电源建设、发电能力、电网规划建设,直至运行、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综合体现。
供电可靠性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数字化考核。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由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可能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这与社会各方对电力企业的期望也一致。因此,现针对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根据所采取措施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种,即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一)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继续加大主网建设,实现以500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110kV电网以220kV变电站为区域性电源中心分布,采用划分供电范围分片供电,各供电片区正常方式下相对独立,但在事故情况下具备负荷转移能力的模式。在负荷集中的工业区或主城区采取110kV“双T”典型接线方式。所有110kV变电站均满足两路进线由220kV变电站不同主变引接的“双电源”供电要求。按规划及负荷实际增长情况适时调整、增加各级变电站布点,做到电网5年规划、年年修编,不断优化和完善主网网架结构,全面实现电气设备满足“N–1。”
(二)加大高新设备的投入,提高供电可靠性
1、加大力度推广技术含量高的检测设备,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科学手段,按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安排停电检修,改变以往仅按照定检周期制定检修计划的工作模式。
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开展带电作业,减少设备停电时间和停电时户数。
带电作业手段的采用,为配网建设和改造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停电范围,减少了停电次数。
(三)全面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
全面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实现将故障区段隔离、诊断及恢复、网络的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
例如,某配网自动化系统于2008年运行,该系统共有配电自动化主站1个、子站6个、22条10kV线路、2个开关站。工程实施后,使得配网网络实现了从简单的手拉手馈线自动化发展为网络化,使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系统运行方式更加灵活。一条线路停电,可以多条互供,也实现了配电网络的储备容量共享。目前负荷控制终端的全部安装,使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和配电网络实现了实时监控,各类配电事故配网自动化系统均能准确地自动定位、自动隔离故障线路,快速自动恢复非故障段线路,大大减少了事故停电范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组织措施
(一)分解指标,找出影响供电可靠率的直接原因
编制可靠性指标的滚动计划,对可靠性指标进行超前控制。根据供电可靠性落实定额和目标管理,根据所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和主要的检修、试验工作停电时间定额,各调度部门、生产单位开展每月统计分析可靠性指标,运用可靠性指标对下月停电计划进行预控工作。
(二)做好计划停电管理
推行“预先计划,统筹安排”的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和生产检修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停电,减少重复停电,缩短停电时间。对所有涉及系统接入工作均要求编制“停电施工方案。”为了优化方案,尽量缩短停电时间,配合与输、变、配、调等部门联合审查“停电施工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实行预报竣工制度,缩短用户停电时间
为了缩短用户的停电时间,对涉及用户停电的工作,实行预报竣工制度:工作将结束时,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进度提前半小时向值班调度员预报工作结束时间;值班调度员立即将预计工作结束时间通知运行值班人员;运行值班人员在预计工作结束时间前到达变电站或开关站待命。此项措施实施后,平均每次计划停电和急修对用户的停电时间进一步缩短,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外加强技术措施,对内不断深入挖掘组织措施的情况下,供电可靠性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不断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8-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原来仅属于实验室环境应用的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也逐步走向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这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实用化也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电压质量、频率等要满足更小波动的要求,少停电甚至不停电更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就成为各级供电企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二、供电可靠性概述
供电可靠性指标不但是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电力的供电能力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认可度。当然它也是电力系统从电源建设、发电能力、电网规划建设,直至运行、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综合体现。
供电可靠性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数字化考核。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由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可能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这与社会各方对电力企业的期望也一致。因此,现针对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根据所采取措施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种,即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一)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继续加大主网建设,实现以500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110kV电网以220kV变电站为区域性电源中心分布,采用划分供电范围分片供电,各供电片区正常方式下相对独立,但在事故情况下具备负荷转移能力的模式。在负荷集中的工业区或主城区采取110kV“双T”典型接线方式。所有110kV变电站均满足两路进线由220kV变电站不同主变引接的“双电源”供电要求。按规划及负荷实际增长情况适时调整、增加各级变电站布点,做到电网5年规划、年年修编,不断优化和完善主网网架结构,全面实现电气设备满足“N–1。”
(二)加大高新设备的投入,提高供电可靠性
1、加大力度推广技术含量高的检测设备,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科学手段,按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安排停电检修,改变以往仅按照定检周期制定检修计划的工作模式。
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开展带电作业,减少设备停电时间和停电时户数。
带电作业手段的采用,为配网建设和改造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停电范围,减少了停电次数。
(三)全面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
全面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实现将故障区段隔离、诊断及恢复、网络的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
例如,某配网自动化系统于2008年运行,该系统共有配电自动化主站1个、子站6个、22条10kV线路、2个开关站。工程实施后,使得配网网络实现了从简单的手拉手馈线自动化发展为网络化,使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系统运行方式更加灵活。一条线路停电,可以多条互供,也实现了配电网络的储备容量共享。目前负荷控制终端的全部安装,使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和配电网络实现了实时监控,各类配电事故配网自动化系统均能准确地自动定位、自动隔离故障线路,快速自动恢复非故障段线路,大大减少了事故停电范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组织措施
(一)分解指标,找出影响供电可靠率的直接原因
编制可靠性指标的滚动计划,对可靠性指标进行超前控制。根据供电可靠性落实定额和目标管理,根据所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和主要的检修、试验工作停电时间定额,各调度部门、生产单位开展每月统计分析可靠性指标,运用可靠性指标对下月停电计划进行预控工作。
(二)做好计划停电管理
推行“预先计划,统筹安排”的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和生产检修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停电,减少重复停电,缩短停电时间。对所有涉及系统接入工作均要求编制“停电施工方案。”为了优化方案,尽量缩短停电时间,配合与输、变、配、调等部门联合审查“停电施工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实行预报竣工制度,缩短用户停电时间
为了缩短用户的停电时间,对涉及用户停电的工作,实行预报竣工制度:工作将结束时,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进度提前半小时向值班调度员预报工作结束时间;值班调度员立即将预计工作结束时间通知运行值班人员;运行值班人员在预计工作结束时间前到达变电站或开关站待命。此项措施实施后,平均每次计划停电和急修对用户的停电时间进一步缩短,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外加强技术措施,对内不断深入挖掘组织措施的情况下,供电可靠性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不断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