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英语课堂适时渗透日常生活英语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6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是基础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个责任有其具体的要求,对于听、说、读、写的要求显然是从学生年龄特点入手,主要强调学生的听说反应能力,强调口语的应用性。因此,教师除过把课文内容教好之外,还要适时加入日常生活英语。
  一、联系情景,适时插入日常生活英语。
  学生之间经常会闹小矛盾,有的学生很委屈,时不时举手告诉老师,同时眼泪还吧嗒吧嗒往下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安慰学生,并对他说:“ Don’t take it to heart. (别往心里去。/别为此而忧虑伤神。)He only makes fun of you.(他只是和你开玩笑。)Have a good smile,please. ”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基本稳定,教师要借此机会,把这几句话教给全班同学,并说明安慰别人的好处,还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要闹矛盾,搞是非。
  二、随时鼓励,多用日常生活英语。
  鼓励是前进的动力,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在英语课堂上,用汉语表扬是表扬,用英语表扬也是表扬,与其用汉语表扬,还不如用英语表扬来的痛快,既达到表扬的目的,又能训练学生的听力,同时也能教会学生日常生活英语,这么两全其美的事,不干白不干。
  学生上课迟到是常事,如果你遇到学生迟到了,他与你同时进门,你别批评,客气地对学生说:“ After you.(你先请。)”,学生此时的惶恐之情顿失,感激之情油然上升,下次迟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英语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训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还语言学习的本真方法,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鼓励。如:That’s something.(太好了。/太棒了。),Brilliant idea! (这主意真棒!/这主意真高明! ),I am behind you.(我支持你。),Congratulations! (恭喜你。祝贺你。)等日常生活英语,要不绝于口,反反复复,最终成为学生的生活用语。
   三、完成课内任务,添加日常生活英语。
  小学英语总的来说内容少,任务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日常生活英语,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打好基础。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教师制止时,学生爱说:“我就是忍不住。”,教师可以把此话翻译成英语,教给学生,“I just couldn’t help it.”,还有诸多日常生活英语,如:Let’s get started.(咱们开始干吧。)Let’s face it.(面对现实吧。)I’m really dead.(我真要累死了。)I’ve done my best.(我已尽力了。)We’d better be off. (我们该走了。)Don’t play games with me! (别跟我耍花招! ) I’m not going to kid you.(我不是和你开玩笑的。)You are a great help.(你帮了大忙。)Thanks anyway. (无论如何我还是得谢谢你。)
  I’m broken.(我身无分文。)I don’t know for sure. (我不确定。我不是很清楚。)Is that so? (真是那样吗? )Do you rea11y mean it? (此话当真?)That depends. (看情况再说。)I couldn’t be more sure.(再肯定不过了。)It’s a dea1.(―言为定。)You can count on it.(你尽管相信好了。/尽管放心。)
  教会学生日常生活英语的方法形式多样,不限于以上三种,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逐渐渗透,不可不教,也不可在一堂课内教的太多,切记课堂的主旋律是课本,只有在教好课本的基础上,才能向外延伸,让学生觉得英语像汉语一样,博大深厚,纷繁復杂,具有无穷无尽的语言资源,学生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改变对语言学习的粗浅认识,从而树立长远目标,坚持学习,刻苦学习,最终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标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目前又面临新课改,这就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就可利用反思促进教学。本文阐述了反思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反思的方式、内容以及反思的表达与记录。以期更好地促进学习,优化教学。    关键词:反思, 信息技术, 教学    一、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而又新鲜的学科,充满活力又内涵丰富。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