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勤工俭学 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全面进步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石林县勤工俭学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有105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勤工俭学基地面积为810多亩,勤工俭学开展率达98%。2006年全县创收211.21万元,生均达58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放学生困难补助,改善职工集体福利。勤工俭学的开展为石林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农村教育资源潜力,为巩固“两基”、落实“两全”,促进全县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石林县委、政府重视勤工俭学,把勤工俭学列为全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县教育局设立了勤工俭学办公室,由局长亲自挂帅对口指导,专职干部专门负责全县中小学的勤工俭学管理工作。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基地或后勤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勤工俭学协调领导小组。
  
  二、强化管理,措施有力
  
  为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美化育人环境,努力实现校园“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的目标,我们走校园经济与绿化、美化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利用校内的空闲地,种上蔬菜,既保证了学校食堂的蔬菜供应,又美化了校园。一大批学校校园瓜果飘香,鲜花长开,到处生机盎然,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浸润在美的陶冶之中。县领导、县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到学校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勤工俭学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帮助学校制定发展思路、找准项目、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困难。
  为推进石林县勤工俭学的全面发展,教育局要求学校做到“三个纳入”,即把勤工俭学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把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业绩作为总务部门后勤人员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内容,做到发展有规划,管理有制度。各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勤工俭学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学校还结合实际,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把勤工俭学收支单列,专人管理。勤工俭学收入主要用于补助困难学生、改善职工福利,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据统计,2006年勤工俭学收入,补助困难学生6105人,26.97万元,补助教职工福利待遇20.77万元,改善办学条件137.93万元。
  为调动学校发展勤工俭学的积极性,促进全县勤工俭学工作健康、持续开展,县教育局每年从县教育专款中安排一定资金,设立基金专户,用于学校勤工俭学的发展和表彰对勤工俭学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个人。
  
  三、抓出成效,育人、创收并举
  
  经过近几年全县教职员工的扎实工作,石林县勤工俭学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典型引路、百花齐放”的发展势头,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3年被昆明教育局评为“勤工俭学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县”,2004年昆明市在石林县举办了“昆明市勤工俭学现场会”,并多次迎接教育部门领导的观摩、指导,培育出了板桥镇中学、西街口镇中学、路美邑镇中学、路美邑镇阿怒山小学、西待口镇威黑小学、鹿阜镇阿乌小学等一批勤工俭学示范学校。
  板桥镇中学勤工俭学基地创建于1996年,占地80亩,经过多方面筹资,共投入130万余元,建成了农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该校基地有“六园”(“六园”即葡萄园、麻竹园、佛手园、油桃园、甜柿园和李子园)、“三区”(新品种果木栽培区、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区和养殖区)。栽有果树20多个品种3000余株,有实验品种10余个,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实验场所。农科技示范基地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其中,水果约7万元,养殖、种植3万余元。蔬菜、肉类已基本达到自给自足。基地不但为师生提供了安全、绿色的食品,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资助了困难学生,提高了教师的福利待遇,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西街口镇中学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意识淡薄。1998年学校创办了“农科教学生态示范基地”,有钢架大棚4个640平方米,猪厩135.4平方米,鱼塘2.12亩,露天蔬菜栽培区4.12亩。基地分成6个区域:经济林育苗区0.78亩,优质果树栽培区2.8亩,高科技农作物1.5亩,常规蔬菜栽培区4.5亩,科学养殖区3.42亩,教职工示作区2.2亩。该校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学生通过基地进行实践,科技意识得到增强,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得到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相当有特色,流水潺潺,绿树成荫,鲜花常开,到处生机盎然,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在美的陶冶之中。教师福利得到改善,教师留住了,困难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巩固了“普九”成果。
  西待口镇威黑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小,地处民族贫困山区,交通条件不便。目前,勤工俭学基地已发展到30亩,种植了玉米、蔬菜、瓜果,年养猪20多头,养羊32只,养鸡45只,养兔30只。师生自己动手制作咸菜。学校每月杀猪1头,除改善师生生活外,还对市场出售,年均收入达1万余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助困难学生,巩固了“两基”成果。勤工俭学基地被评为“省市示范基地”。
  路美邑镇阿怒山小学是石林县贫困山区一所寄宿制小学,学生来自6个山区贫困村,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艰苦创业,种养并重,实现经济、社会、育人三丰收。学校每月杀猪1头,免费供师生食用。勤工俭学基地的蔬菜全部供应学校食堂。近年来还做到对特困学生实行全免,对住校学生实行只交大米,不交伙食费,学生的床单、枕巾、洗漱用具全免费供给。几年来,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鹿阜镇阿乌小学,在原附设初中班的场地上建起了养殖基地,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现在该基地年养殖七彩山鸡200多只,皮克兰种猪20余头。附近农村的农民都争相到学校购买仔猪。勤工俭学既改善了师生的生活,又给学校增加了收入。2003年8月村委会将原村委会的6个大棚划给了学校,将近10亩良田划给学校作为勤工俭学基地,发展种植业。
  经过多年的扎实工作,石林县的勤工俭学工作成效卓著,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通过发展勤工俭学,学校教学设施逐年得到改善,校园得到绿化、美化,贫困学生得到及时救助,巩固了“两基”成果。
其他文献
云南省2008年教育工作会议是全省教育工作在过去5年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楚雄州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楚雄州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州基础教育不断夯实,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成人教育在巩固中提高,高等教育稳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楚雄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农村
期刊
云教人〔2008〕10号  (2008年2月15日)    各州、市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08〕1号,详见附件1)和省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省编办《关于贯彻执行教育部等四部委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
期刊
云教人〔2008〕19号  (2008年3月21日)    各州、市教育局:  根据《云南省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云教人字〔1994〕第079号)“评选特级教师每两年进行一次”的规定,我省2008年将评选一批特级教师,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有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
期刊
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昆明盘龙小学的师生及学生家长难忘:2007年岁末,来自昆明部分小学的孩子们及家长聚集在云南师范大学的礼堂里,倾听北京师范大学李灵燕教授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讲到酣时,李教授问孩子们谁能背诵《笠翁对韵》。话音刚落,只见一名文质彬彬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李教授请他背诵了《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李教授听完背诵后欣喜不已,随即送给他1套
期刊
(2008年4月16日)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组织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今天,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在这里组织召开学习十七大精神,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大讨论辅导报告会和动员会。参加会议的有各高校的全体领导同志和各地
期刊
教发〔2007〕19号  (2007年9月14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32号)。“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组织开展好
期刊
纵观当下教研工作的种种问题,要么课题选择“牛高马大”,研究过程“盲人瞎马”,研究结果“雾里看花”,研究过后则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要么就是研讨内容机械重复,研讨形式单调乏味,研讨氛围死气沉沉。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研活动不能解决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二是教研活动不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出“成果”、出“作品”,是为了写论文、出专著,评职称、当先进。  有
期刊
(2007年11月10日)     在云南红河·建水第二届“希望之光”校园文化节正在举办的日子里,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坛隆重开幕了。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向光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校园文化建设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顺势而生的一个教育理念和文化理念。其实,校园文化的存在可上溯到久远的年代。而对于这一理
期刊
本刊综合消息 记者从日前在曲靖市召开的云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7年度工作会上获悉:云南省自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已投入资金4亿多元,工程建设覆盖全省16个州市的97个县,覆盖率占全省农村中小学的73%,全省中小学校学生与计算机之比从2003年的101∶1提高到45∶1,工程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期刊
澜沧县上允镇翁板小学按照《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开展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并因此得到“福特基金会”的援助,对控辍保学、巩固“普六”成果发挥了极积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翁板村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户收入微薄,无支柱产业,无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农村经济收入低,2002年以前,许多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或者入学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学校为了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