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期学生评价决定教师教什么;基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的预定目标怎样教;基于课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如何进行后续完善。
关键词:学习评价 教学决策
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学习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教师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做出更好的教学决策。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与同行们交流,即先期学生评价决定教师教什么;基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的预定目标怎样教;基于课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如何进行后续完善。现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课为例,探讨基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对教学决策的促进作用。
学习评价对教学决策促进作用的流程图: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先期学习评价决定教师教什么
1、流程图: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这部分学习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探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应用;了解人眼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基于此将本节课复习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通过复习反馈练习,能叙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成像规律
(2)通过三种典型例题的评析,能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定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倒、大小和虚实);
(3)能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调试过程;
(4)会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判定透镜焦距的大小;
(5)能说出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光学原理,并能选择合适的透镜进行矫正。
实际教学中在课前基于学习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5个题目(题目略),对学生的前期学习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评价,找到学生在知识、方法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弄清楚学生进入课堂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根据评价的结果,确定哪些教学活动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教学活动是多余的,对复习课尤为重要,抛弃那些多余的教学活动,而专注于适合特定学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
学生的反馈情况如下表。
通过反馈情况1(1)和4可以知道,测焦距的方法及照相机和投影仪的调节学生已经掌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可以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反馈情况1(4)中的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还需加强。基于此我们对课堂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课前的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将课堂学习内容主要调整为三方面的内容,(1)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2)透镜的调节问题(3)焦距大小的判定
二、基于课堂的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的预定目标怎样教
1、流程图:
2、基于先期评价的课堂教学评价过程
基于课前的先期评价和课上的学习目标,将课堂教学及学习评价点设置为以下几方面: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成像性质,会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能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凸透镜的调节问题;能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会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差异,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及规律。选择和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注意设计问题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有适当的思维难度。
下面以(1)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为例进行说明。
情景1: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题1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该同学脸庞时,不可能看到的像为( )
例题2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例3 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 C 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
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要成像,成的是_______的像,则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
通过例1和例2两题学生反馈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1、实像和虚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这部分知识还有混淆。3、静态时,像的大小关系怎样?4、凸透镜成像规律中两个特殊的位置是什么?
例3主要目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引申。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以上题目学生讨论完成,要求学生总结用到哪些知识点和规律?你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要学会辨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不宜太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只是引导者,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基于课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如何进行后续完善。
1、流程图
2、习题反馈情况与反思
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10个题目来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反馈情况如下表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基本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反馈情况中第三题、第八题和第九题得分率较低,这两题都是属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调节问题,说明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还有障碍,存在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还没有很好的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从它的光学原理上去分析,解决问题。第八题出错的原因是方法问题没有掌握本题方法,要用特殊值法解决效果比较好。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学生评价的教学优点是,能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课堂容量大,教学效果明显。缺点是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操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基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在教学的把握上可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课堂的教学容量较大,此类教学比较适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容易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关键词:学习评价 教学决策
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学习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教师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做出更好的教学决策。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与同行们交流,即先期学生评价决定教师教什么;基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的预定目标怎样教;基于课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如何进行后续完善。现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课为例,探讨基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对教学决策的促进作用。
学习评价对教学决策促进作用的流程图: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先期学习评价决定教师教什么
1、流程图: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这部分学习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探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应用;了解人眼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基于此将本节课复习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通过复习反馈练习,能叙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成像规律
(2)通过三种典型例题的评析,能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定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倒、大小和虚实);
(3)能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调试过程;
(4)会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判定透镜焦距的大小;
(5)能说出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光学原理,并能选择合适的透镜进行矫正。
实际教学中在课前基于学习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5个题目(题目略),对学生的前期学习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评价,找到学生在知识、方法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弄清楚学生进入课堂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根据评价的结果,确定哪些教学活动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教学活动是多余的,对复习课尤为重要,抛弃那些多余的教学活动,而专注于适合特定学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
学生的反馈情况如下表。
通过反馈情况1(1)和4可以知道,测焦距的方法及照相机和投影仪的调节学生已经掌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可以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反馈情况1(4)中的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还需加强。基于此我们对课堂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课前的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将课堂学习内容主要调整为三方面的内容,(1)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2)透镜的调节问题(3)焦距大小的判定
二、基于课堂的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的预定目标怎样教
1、流程图:
2、基于先期评价的课堂教学评价过程
基于课前的先期评价和课上的学习目标,将课堂教学及学习评价点设置为以下几方面: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成像性质,会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能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凸透镜的调节问题;能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会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差异,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及规律。选择和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注意设计问题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有适当的思维难度。
下面以(1)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为例进行说明。
情景1: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题1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该同学脸庞时,不可能看到的像为( )
例题2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例3 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 C 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
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要成像,成的是_______的像,则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
通过例1和例2两题学生反馈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1、实像和虚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这部分知识还有混淆。3、静态时,像的大小关系怎样?4、凸透镜成像规律中两个特殊的位置是什么?
例3主要目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引申。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以上题目学生讨论完成,要求学生总结用到哪些知识点和规律?你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要学会辨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不宜太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只是引导者,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基于课后学习评价决定教师如何进行后续完善。
1、流程图
2、习题反馈情况与反思
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10个题目来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反馈情况如下表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基本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反馈情况中第三题、第八题和第九题得分率较低,这两题都是属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调节问题,说明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还有障碍,存在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还没有很好的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从它的光学原理上去分析,解决问题。第八题出错的原因是方法问题没有掌握本题方法,要用特殊值法解决效果比较好。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学生评价的教学优点是,能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课堂容量大,教学效果明显。缺点是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操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基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在教学的把握上可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课堂的教学容量较大,此类教学比较适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容易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容易形成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