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对语文理解方面很容易出现错误、混乱等情况。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性语言应用在教学中,不仅可以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可以激励学生,使其更加热爱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 深度融合
一、引言
小学生刚接触语文不久,对语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多加指导。而且语文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领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时候会出现理解错误、概念混乱等情况,或是出现各种新颖的观点。教学时,需要教师给予充足的耐心,避免从行为、语言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除此以外,还需要教师给予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得到认可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励性语言的内涵和积极作用
激励性语言主要是指正面、积极的语言,用于表扬、鼓励、引导他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时,不仅要宽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还要通过激励性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其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激励性语言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对学习目的没有清晰的概念,一般只会遵循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不会有很强的学习目的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够让学生有学习上的认同感、成就感,使他们对学习有更大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积极学习语文,以期获得教师更多的鼓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将有很大提升。其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够让学生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减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排斥感。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影响下,他们更加乐意、主动地学习,对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乐趣,进而实现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知识。而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其三,是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将激励性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时,经常性的激励性语言能够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认可和关爱。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呵护和鼓励时,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从而有益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三、激励性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小学语文包括课文、作业、作文三大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个部分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三大部分中融合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这三部分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融合激励性语言,使激励性语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课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般而言,课文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口头激励性语言融合,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课文教学主要是教导学生认识汉字,通过语文教材来学习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课文学习相对简单,但小学生理解有限,对基础知识有记忆混乱、认识错误等情况。同时,也有的學生学习能力较好,很容易就掌握基础知识,对教师的提问也能对答如流。在课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不仅仅是对学习好的学生,也要应用在学习差的学生中。例如,人教版“小柳树和小枣树”,此课文中,需要学习的汉字有“忍、呗、虽、乘、思”,一些字比较难写、难认,小学生认字时难免害怕出错、害怕被同学、教师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大胆认字,可以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有5个生字要学习,请大家拿出勇气大胆地认字,错了也没关系,有认字的勇气才是最重要的。”在课文的学习中,鼓励学生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扮演小树木的游戏,谁愿意做可爱的小柳树,谁愿意做美丽的小枣树?”扮演时学生难免会拘谨,或是过于紧张背不下台词。教师让他们拿着书来玩游戏,并说成是“小柳树和小枣树在一边看书一边聊天”。让小学生觉得学习中没那么多阻力,即使有难度无法完成教师也不会责怪,相反还会以有趣、鼓励的语言来鼓励自己。
2.作业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深度融合
课后作业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相同的课后作业,不同的学生觉得难易度不同,完成情况也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十分容易,作业完成得心应手,作业做的十分出色。而有的学生则学习平平或较差,作业完成较差。在做作业的态度上,有的学生比较认真,而有的学生比较马虎。因此,小学作业中,存在各种问题,如有的问题教师讲过很多遍,但学生依然会出错,而有的学生则是因马虎出小差错。这对于教师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如果教师直接批评学生,很容易使他们害怕老师、害怕作业、害怕语文这一学科。因此,教师既不能批评他们,但也不能盲目表扬或不予理会。激励性语言本身不仅仅有表扬的成分,还有正面引导的作用。此时,教师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学生讲道理,讲解作业的重要性,如何完成作业。例如,一些学生造句时,出现写错字或少字的情况。如对于写错字的情况,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故意写错一个常用的字,问学生是什么字。然后讲解写错字造成的后果,即是“写错字后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字”,鼓励学生们要好好学习汉字,避免写错。对于写句子少字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句子比喻成为玩具车,字就像是玩具车中的轮子,如果不小心忘记把轮子装上去,玩具车就不完整的。因此,造句时要注意不要少字。教学时语言要温和,不要用严厉的语言来批评学生。
3.作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深度融合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作文问题比较多,如不切题、语言组织错误等,也有的学生写的比较好。在批改作文时,要仔细批改,将其中的错误一一指出。对于作文中的好句子、新颖观点等可以应用激励性语言来批注。在细节上的批改完成后,可以在作文末端以激励性语言进行总结。例如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句子,可以批注“这个句子写得非常好”,作文末尾批注的总结如“这篇作文完成得很好,但有一些小错误,如果经过改正后,将会成为很好的作文。”
四、结束语
小学生智力发育还不够完善,也缺乏阅历。语文学习中对汉字的认识、书写、作文的学习等方面比较困难,而且对语文的领悟也有待加强。因此,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往往错漏百出。严厉的批评很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激励性语言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激励性语言深度融合其中,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美叶.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29):44.
\[2\]朱明娟.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12):81-82.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 深度融合
一、引言
小学生刚接触语文不久,对语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多加指导。而且语文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领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时候会出现理解错误、概念混乱等情况,或是出现各种新颖的观点。教学时,需要教师给予充足的耐心,避免从行为、语言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除此以外,还需要教师给予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得到认可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励性语言的内涵和积极作用
激励性语言主要是指正面、积极的语言,用于表扬、鼓励、引导他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时,不仅要宽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还要通过激励性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其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激励性语言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对学习目的没有清晰的概念,一般只会遵循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不会有很强的学习目的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够让学生有学习上的认同感、成就感,使他们对学习有更大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积极学习语文,以期获得教师更多的鼓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将有很大提升。其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够让学生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减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排斥感。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影响下,他们更加乐意、主动地学习,对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乐趣,进而实现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知识。而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其三,是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将激励性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时,经常性的激励性语言能够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认可和关爱。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呵护和鼓励时,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从而有益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三、激励性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小学语文包括课文、作业、作文三大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个部分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三大部分中融合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这三部分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融合激励性语言,使激励性语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课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般而言,课文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口头激励性语言融合,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课文教学主要是教导学生认识汉字,通过语文教材来学习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课文学习相对简单,但小学生理解有限,对基础知识有记忆混乱、认识错误等情况。同时,也有的學生学习能力较好,很容易就掌握基础知识,对教师的提问也能对答如流。在课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不仅仅是对学习好的学生,也要应用在学习差的学生中。例如,人教版“小柳树和小枣树”,此课文中,需要学习的汉字有“忍、呗、虽、乘、思”,一些字比较难写、难认,小学生认字时难免害怕出错、害怕被同学、教师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大胆认字,可以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有5个生字要学习,请大家拿出勇气大胆地认字,错了也没关系,有认字的勇气才是最重要的。”在课文的学习中,鼓励学生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扮演小树木的游戏,谁愿意做可爱的小柳树,谁愿意做美丽的小枣树?”扮演时学生难免会拘谨,或是过于紧张背不下台词。教师让他们拿着书来玩游戏,并说成是“小柳树和小枣树在一边看书一边聊天”。让小学生觉得学习中没那么多阻力,即使有难度无法完成教师也不会责怪,相反还会以有趣、鼓励的语言来鼓励自己。
2.作业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深度融合
课后作业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相同的课后作业,不同的学生觉得难易度不同,完成情况也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十分容易,作业完成得心应手,作业做的十分出色。而有的学生则学习平平或较差,作业完成较差。在做作业的态度上,有的学生比较认真,而有的学生比较马虎。因此,小学作业中,存在各种问题,如有的问题教师讲过很多遍,但学生依然会出错,而有的学生则是因马虎出小差错。这对于教师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如果教师直接批评学生,很容易使他们害怕老师、害怕作业、害怕语文这一学科。因此,教师既不能批评他们,但也不能盲目表扬或不予理会。激励性语言本身不仅仅有表扬的成分,还有正面引导的作用。此时,教师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学生讲道理,讲解作业的重要性,如何完成作业。例如,一些学生造句时,出现写错字或少字的情况。如对于写错字的情况,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故意写错一个常用的字,问学生是什么字。然后讲解写错字造成的后果,即是“写错字后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字”,鼓励学生们要好好学习汉字,避免写错。对于写句子少字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句子比喻成为玩具车,字就像是玩具车中的轮子,如果不小心忘记把轮子装上去,玩具车就不完整的。因此,造句时要注意不要少字。教学时语言要温和,不要用严厉的语言来批评学生。
3.作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深度融合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作文问题比较多,如不切题、语言组织错误等,也有的学生写的比较好。在批改作文时,要仔细批改,将其中的错误一一指出。对于作文中的好句子、新颖观点等可以应用激励性语言来批注。在细节上的批改完成后,可以在作文末端以激励性语言进行总结。例如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句子,可以批注“这个句子写得非常好”,作文末尾批注的总结如“这篇作文完成得很好,但有一些小错误,如果经过改正后,将会成为很好的作文。”
四、结束语
小学生智力发育还不够完善,也缺乏阅历。语文学习中对汉字的认识、书写、作文的学习等方面比较困难,而且对语文的领悟也有待加强。因此,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往往错漏百出。严厉的批评很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激励性语言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激励性语言深度融合其中,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美叶.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29):44.
\[2\]朱明娟.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