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案导学”强调的是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向学生教授音乐知识中利用导学案,能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掣肘,消除以往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让学生在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中,逐步提高对音乐知识的认知,提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品质。本文笔者从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导学案的应用优势,浅谈如何基于学案导学法,提升音乐课程的教育品质。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高中音乐;自学
在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内容指导,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探究,从而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认知。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学案导学法开展音乐施教工作,指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质量。
一、生成自学模式
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围绕这一教育思想展开音乐课程的教育设计,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音乐素质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较弱,所以,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下,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表现得像“无头苍蝇”,不知道如何找到音乐知识自主学习的切入点,以至于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而导学案的使用,则为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导线,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填空、简答等问题,让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自学。
例如,在《祁蒙山小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有目的地实现对本节课音乐知识的学习。在导学案中,教师设定“自主学习”的模块,并在其中设定一些简单的填空题和简答题。之后,学生以这些填空题和简答题为方向,在教材中进行音乐知识的检索,从而在完成填空、简答的问题后,对本节课中的音乐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本节课音乐知识的认知质量。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逐步提高本节课教学的精准性。
不难看出,高中音乐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音乐教材进行自主阅读和音乐知识的检索,从而完成对音乐知识的认知。
二、促进独立思考
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思索的关键要素,在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分析音乐知识时,教师应当注重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通过提问的方式,点燃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思辨中,逐步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时,音乐教师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音乐素质,避免问题过难或过易,造成导学案中问题设计价值失效。
比如,当学生在认知“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这一音乐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思考分析”的模块,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教师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等知识,因此,在“思考分析”模块,教师为學生设定如下问题:(1)民歌是否具有民族特色呢?(2)不同的地域是否有本地区特有的民歌呢?之后,学生在完成“思考分析”这一模块时,会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等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思辨的结果,逐步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有效应用。
可见,在高中音乐学科的教育中,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增添问题,能够激活学生进行音乐知识自主分析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在不断地解答问题中,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使用。
三、激活学习兴趣
在以导学案为基础让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认知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形式下的教育体系,增强音乐教育中的灵动性,让学生在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分析、乐曲的自主赏析中,激发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进行音乐学科导学案的设计上,教师可以添加合作探究的模块,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音乐知识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让学生学习“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模块。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音乐素质。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人员的安排,使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导学案中西北民歌基本特征的合作分析,让学生依靠小组的能力,逐步提高对西北民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相互探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提升合作能力,同时能够基于集体智慧的发挥,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解读,从而建立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在目前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导学案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价值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依靠自身的作用,逐步完成对音乐知识的自主认知,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将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推向高潮,逐步实现高品质的音乐学科教育。
参考文献:
[1]冯晓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贺君. 翻转课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高中音乐;自学
在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内容指导,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探究,从而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认知。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学案导学法开展音乐施教工作,指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质量。
一、生成自学模式
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围绕这一教育思想展开音乐课程的教育设计,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音乐素质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较弱,所以,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下,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表现得像“无头苍蝇”,不知道如何找到音乐知识自主学习的切入点,以至于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而导学案的使用,则为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导线,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填空、简答等问题,让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自学。
例如,在《祁蒙山小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有目的地实现对本节课音乐知识的学习。在导学案中,教师设定“自主学习”的模块,并在其中设定一些简单的填空题和简答题。之后,学生以这些填空题和简答题为方向,在教材中进行音乐知识的检索,从而在完成填空、简答的问题后,对本节课中的音乐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本节课音乐知识的认知质量。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逐步提高本节课教学的精准性。
不难看出,高中音乐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音乐教材进行自主阅读和音乐知识的检索,从而完成对音乐知识的认知。
二、促进独立思考
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思索的关键要素,在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分析音乐知识时,教师应当注重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通过提问的方式,点燃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思辨中,逐步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时,音乐教师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音乐素质,避免问题过难或过易,造成导学案中问题设计价值失效。
比如,当学生在认知“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这一音乐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思考分析”的模块,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教师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等知识,因此,在“思考分析”模块,教师为學生设定如下问题:(1)民歌是否具有民族特色呢?(2)不同的地域是否有本地区特有的民歌呢?之后,学生在完成“思考分析”这一模块时,会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等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思辨的结果,逐步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有效应用。
可见,在高中音乐学科的教育中,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增添问题,能够激活学生进行音乐知识自主分析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在不断地解答问题中,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使用。
三、激活学习兴趣
在以导学案为基础让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认知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形式下的教育体系,增强音乐教育中的灵动性,让学生在进行音乐知识的自主分析、乐曲的自主赏析中,激发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进行音乐学科导学案的设计上,教师可以添加合作探究的模块,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音乐知识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让学生学习“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模块。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音乐素质。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人员的安排,使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导学案中西北民歌基本特征的合作分析,让学生依靠小组的能力,逐步提高对西北民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相互探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提升合作能力,同时能够基于集体智慧的发挥,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解读,从而建立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在目前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导学案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价值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依靠自身的作用,逐步完成对音乐知识的自主认知,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将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推向高潮,逐步实现高品质的音乐学科教育。
参考文献:
[1]冯晓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贺君. 翻转课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