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到底“研”什么?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等各方的关注和兴趣。研学旅行因在促进传统教育改革、增长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迅速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学旅行产品五花八门,十分丰富,既包括如《意见》所指出的与学校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研学旅行产品,也包括着眼于自然知识教育、户外技能培养、交往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涵义宽泛的研学旅行产品。当然,急剧的发展也容易造成泥沙俱下,导致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影响研学旅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研学的主体,我们青少年也有必要对研学旅行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一些思考。
   《中国教育报》:研学游纳入评价须做好细节
  将研学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推进学校将研学旅行相关要求落到实处,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但是,将研学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需要打磨好细节。例如,相关评价政策要及时公开,吸引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增强家长对政策的理解度和支持度。各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家长和学生都能按章实行。中学生属于消费群体,从事研学游活动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因此在操作层面要顾及不同家长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不能过于市场化,尤其是在收费方面,要做到公开透明。此外,还应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收获,而非参加活动的次数,让家长也能感受到研学游的积极意义。
  《中国青年报》:研学旅行 让“游”与“学”齐飞
  随着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研学产品的质量与品质难以得到保障、市场的规章制度与监管体制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外游学产品热度虽高,但是研学旅行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从产品角度来看,研学旅行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产品无法兼顾研学旅行中“教育”与“旅游”的双重属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研学旅行相关标准的缺乏和对研学旅行的认知还有待深化。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在设计研学旅行产品时,有没有让中小学生作相应的前期准备,甚至包括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研学旅行的研究性课题(或生态,或能源,或环保,或文化)?有没有安排合适的研学导师?有没有利用专业机构推动目的地专项资源甚至一些“隐性研学资源”进入研学旅行视野?如果没有这些细致的准备,研学旅行中所接触的各种信息很可能就是杂乱的信息,对学生们来说可能毫无意义。这显然不是真正的研学旅行所希望的。
  中国教育新闻网:从边缘到中心——乡村校研学旅行冷思考
  尽管当前乡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面临一些困境,但是让研学旅行在乡村学校中从边缘走到中心还是有可以探寻的路径。挖掘本土资源,建立研学旅行基地。经费问题是开展研学旅行的主要问题之一。有限的政府经费支撑,不是维持乡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长久之计。所以,要想维持研学旅行的生命力,政府应该携手学校共同开源,挖掘乡村本体资源,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如,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有一个贫困村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开发了浔龙河研学游基地——麦咭农场,既解决了学生无处可“游”的问题,还开拓了旅游资源,创造了经济价值。因此,乡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可以因地制宜,以丰富的乡土资源为题材,从乡村的历史、人文风俗、自然风光等多角度去挖掘可开发的资源,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学旅行基地。
   郭老师:暑假期间,参加过“研学游”的,有吗?请举手!(多人举手)这样吧,先请参加过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郭雨阳,你先说说看。
   郭雨陽:我参加的是一家培训机构组织的“中原文化研学游”,到河南省的洛阳、开封游学了一个星期。
   郭老师:玩了些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感觉如何?
   郭雨阳:玩的地方倒是挺多的,什么龙门石窟、法门寺等知名景点都去过了。玩的时候有专门的导游给我们讲解,我觉得还是学到一些知识了。感觉吧,主要还是在玩,和自己外出旅游差不多吧。
   张小莉:是的,我也是这种感觉。我和郭雨阳是一起去的,每天就是玩呀、吃呀,只不过到了晚上,带队老师会把我们集中起来,让我们各自说说白天游玩的感受,又给我们放了一些相关的视频而已。
   严 斌:我参加的是去美国的研学旅行。第一次出国,感觉还是挺新鲜的,跟一些外国的学生打交道,住进他们的家里,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能近距离感受美国风情,近距离观察美国中学生的生活,还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只是费用太高了!
   任 笑:我感觉自己参加的更像是一个夏令营。虽然也是去了外省,也去了几个小的景点,但我们大部分时间是集中在一个地方,上午以学习上课为主,下午以军训为主,晚上看电影,搞点文艺活动什么的。前后一共十天的时间,交了七千多块,还不算来回的车费,真是好贵啊!
   郭老师:那你们觉得这样的研学活动,花了那么多钱,对你们的成长有多大帮助呢?
   郭雨阳:可以认识一些新的朋友,也可以很放松地游玩,顺便也能学到一些知识。用处还是有的,但是花钱有点多。
   王 峰:不能说没有用处,但感觉用处不是很大。我感觉我参加的研学旅行就有点“坑人”,我们不是去研学,而是去游玩,跟和旅行社一起出去玩差别不大,就是多了几个大学生带着我们玩而已。
   郭老师:现在有些地方的一些学校把研学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中,你们觉得这样合理吗?
   蔡晓军:我觉得这样做虽然有好处,但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来说,就不公平了。出去研学一次,随随便便就要好几千块,很多家庭根本就负担不起。就算是经济条件还可以的家庭,每年暑假去一次的话,几年下来花费也很大啊。
   赵 刚:我同意“老蔡”的说法。所以,如果真要这么做,一定要想想如何保障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的权益。而且,农村学校的同学的权益就更要保护了。
   研学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加这样的活动当然是有好的一面的。只是,这样的活动到底应该由谁来组织?如何确保组织方有足够的资质?又如何监管?而如果把研学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又如何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的权益呢?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和解决了。研学,重点应该在“研”,在“学”,但到底应该如何去“研”,应该“学”一些什么,就更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了。
其他文献
每年中秋节,我们一家都要从城里回到爷爷家团圆。今年的中秋节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提着大包小包,坐早班车前往乡下的爷爷家。爸爸说:“早点回去,还能帮爷爷奶奶做点事情。”从春节过后到现在,我已有大半年没见到爷爷奶奶了,一想到今天就能见到疼爱我的二位老人,甭提多高兴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在爷爷家所在的村口停了下来。一下车,就看到爷爷奶奶正站在门口朝我们来的方向张望。我一边
期刊
暑假一开始,我就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我的西大附中赴美游学夏令营申请通过了!   可让我为难的是:全体团员,一律要穿西装。瘦小的我一本正经地穿上笔挺耀眼的西装,想想都别扭。   “西装,可能……不适合我。”我嘟嘟囔囔,想打退堂鼓。   “切,大活人还能让一套西装憋死?”爸爸妈妈不由分说将我“裹挾”进了一家西装店。   看看那一排排成熟大气的西装,再看看我的“排骨”身材,我不由自主地后退:“这,这
期刊
文题速递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话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节日”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因为节日有许许多多,而且不同的节日,其文化内涵也不同。要写好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把“节日”的范围缩小,如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可以是自己划,也可以是观看别人划),中秋节赏月、劳动节参加某项劳动,等等。
期刊
在你还未进入森林去打猎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必须穿好自己的衣服。这一点对于这些小动物们同样是适用的。它们也一样地焦急,恨不得马上攻破这个令人厌倦的陈旧的老壳,赶紧穿上准备好的安全的外衣。   它们之中有的注意到了已经咬裂开的细枝,撕下那柔软的洁白的内层;有的很大胆,深入到空茎的隧道,在黑暗中努力收集一些材料,它们的勇敢当然会有所报酬的,它们得到了极其优等的材料,它们用这些织成雪白的衣服;还有一些毛虫
期刊
萤要想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爬到悬在半空中的玻璃片上去,或者是爬行到草秆上去,必须要具备一种特别的爬行足或其他什么有利的器官,以便使它自己不至于在还未触及到猎物时,就先从高空跌落下来,从而半途而废。显然它现有的笨拙的足是不够用的,这就决定它需要辅助的东西。   把一只萤放到放大镜下面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在萤的身上,的确生长着这种特别的器官。大自然在创造它的时
期刊
今年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杭州的西湖游玩。   那天西湖上的人真多呀!只见湖四面的大道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流,除了一般的游人外,还有打着各色旗子的导游带的旅游团队。看着湖上的美景,穿梭于来来往往的人流,快乐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雷峰塔景区。乘电梯登上雷峰塔的最高层,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往南看,南屏山上雄伟壮观的净慈寺历历在目;往北看,苏堤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宛如
期刊
有一天,突然兴起这样的念头:到台北我曾住过的旧居去看看!于是冒着满天的小雨出去,到了铜山街、罗斯福路、安和路,也去了景美的小巷、木栅的山庄、考试院旁的平房……   虽然我是用一种平常的态度去看,心中也忍不住波动,因为有一些房子换了邻居,有的改建大楼,有的则完全夷为平地了。站在雨中,我想起从前住在那些房子中的人声笑语,如真如幻,如今都流远了。   我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时空里,只是偶然地与宇宙天地擦身
期刊
白色是最神圣的色彩,当一抹红色闯入白色的花海,会出现什么奇迹呢?   我家屋后是一片槐树林,推开后窗,便可以看到槐树在风中挥着手。每到春天,槐花盛开,洁白无瑕。大概是因为头一次见面,风中的槐花非常害羞,它们微微抬起头,看了我们一眼,又迅速地低下头去,摇了摇身子,又好像在向我们问好。而此时,是我们一家最幸福的时刻,因为那白色的槐花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夜终于结束,黎明即将到来,那休息了一夜含
期刊
莲花,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可领略到它们那俏丽的身影。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莲”情有独钟,有人歌颂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傲岸的情操,有人用生花妙笔来描绘它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丽可人的容颜。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莲花,盡情欣赏莲花迷人的风姿,全心感受莲文化的魅力,畅述自己心中的采莲曲。   请在感受莲文化的基础上,写一篇日记或游记。要求:题目自拟,所选材料尽量
期刊
乡间的小路,再平常不过了。它穿过田野,连接外面广阔的世界,也传递出浓浓的乡土人情。   小时候,我常常牵起外婆的手,在乡间小路上漫步,春天看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夏天摘一把漂亮的野花,秋天抱一堆干枯的稻草,冬天捧一手晶莹的雪花。总之,四季都很精彩,都那么吸引人。这条小路,留下了我与外婆的脚印;这条小路,勾起了我孩提时代的无尽好奇。   渐渐地,我长大了,要到城里上学,这段乡间小路就不能时常走了。但每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