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床沙不起悬但存在紊动条件下的悬浮泥沙沿程淤积,这种淤积常发生在水库、沉沙池等较深水体中.研究发现试验水槽中悬浮泥沙淤积依沿程可划分为三个区段:射流区、悬沙超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床沙不起悬但存在紊动条件下的悬浮泥沙沿程淤积,这种淤积常发生在水库、沉沙池等较深水体中.研究发现试验水槽中悬浮泥沙淤积依沿程可划分为三个区段:射流区、悬沙超饱和区、悬沙缓淤区,三个区段的悬沙浓度剖面与淤积量沿程变化有显著不同,在分析沿程淤积公式时应采用悬沙超饱和区的试验数据.本文从理论与试验资料角度,详细讨论悬沙沿程淤积的公式,并建议采用Jobson and Sayre (1970) 提出的公式计算悬浮泥沙沿程淤积.
其他文献
简述了超声在线含沙量量测技术在基于模型沙为粉煤灰的“模型黄河”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利用超声波含沙量传感器,辅以控制设备、网络接口等设备,成为具有在线量测功能的量测
对桃汛期潼关高程变化的分析表明,桃汛洪水对潼关高程的冲刷作用与水流条件和坝前水位密切相关,但存在一极限条件:当洪峰流量小到某一值时对潼关河床的冲刷作用微弱,起调水位
九段沙继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后成为长江河口第三代新生冲积沙洲(岛),为河口第三级分汊口沙洲,如今0m以上沙洲面积为126km2,5m水深包络的面积为448.7km2,平面外形成长椭圆
黄河下游上、下河段河道形态迥异,同流量输沙能力上段大,下段小.观测表明一定流量的低含沙洪水,就全下游来说可以产生冲刷,但对下段(艾山以下)来说往往发生淤积.本文通过实际
利用2002年对太湖沉积物空间分布的调查数据,将太湖划分成69×69个网格,利用最优插值法对整个太湖的沉积物总量进行了计算,得出太湖沉积物的蓄积量大约在18.57亿m^3左右,主要
嘉陵江流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长治”工程,对包括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四大片”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本文在全国第一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基础上,对嘉陵江流域实施“长治”工程以来近十几年来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侵蚀面积和侵蚀总量都明显减少,其中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11 087.3km2,而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5 746
通过静水沉降试验初步研究了天然河水中常见阳离子Ca^2+对泥沙淤积干容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Ca^2+浓度对泥沙淤积干容重的影响较大,随着Ca^2+浓度增加,干容重的变化分为三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