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侵袭性垂体瘤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测量冠状位上肿瘤的最大直径,记录肿瘤的大小、部位、信号强度特点及向周围组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侵袭性垂体瘤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测量冠状位上肿瘤的最大直径,记录肿瘤的大小、部位、信号强度特点及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的方式。并同术中医师所见的肿瘤生长范围、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MRI检查肿瘤强化后边界更清楚,一般肿瘤成像均匀,出血坏死肿瘤成像不均匀。MRI观察侵袭性垂体瘤所累及周围组织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相符率94.2%。36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侵袭性垂体瘤,同MRI诊断相符率100%。其中,部位符合率94.4%,形状符合率88.9%,出血坏死符合率91.7%。结论磁共振可清楚反映垂体瘤的侵袭特征,是诊断评价侵袭性垂体瘤的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利用Multisim 2001仿真软件,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以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例尝试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Multisim2001 仿真 负反馈 放大倍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多将重点放在原理电路的讲解上
应用U-Pb和二次离子探针(法国产SIMS 1270)U-Pb法对大别造山带核部桃园寨火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年龄测定,给出其形成年龄为136~129 Ma.这一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核部存在晚侏罗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相连,还要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整合,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整合知识,挖掘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堂活动实际上是教学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提问,对于一节课的教学很关键。因此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就显得很重要。数学教学是基础课程教学,丰富的问题情境,有效的课堂活动就成为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举行。会址设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寓所,出席大会的代表包括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值得注意的是,会议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曾经憧憬过这样美好的场面:学生抱着一本本英语课外书,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或教室,或校园,或宿舍,或走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没有兴趣,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结合教学实踐,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问题一:缺乏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于英文表达的西方哲理与故事应当有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