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部异位淋巴结构的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天疱疮患者皮损处浸润淋巴细胞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外周血抗桥粒黏蛋白(Dsg)1/Dsg3抗体滴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14—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93例寻常型和落叶型天疱疮患者的组织病理片进行分析。计算每例× 50镜下淋巴细胞总数,定义为淋巴细胞密集程度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1/Dsg3抗体滴度。统计淋巴细胞密集程度指数与抗体滴度间相关性。对其中8例寻常型和8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的皮损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CD3+ T细胞、CD20+ B细胞、CD138+浆细胞的分布。

结果

在93例病理切片中,Grade1、Grade2、Grade3淋巴细胞聚集出现概率分别为100.00%、68.09%、10.64%,寻常型(56例)和落叶型天疱疮(37例)比较,Grade1-3淋巴细胞聚集出现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的密集程度在寻常型和落叶型天疱疮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Dsg1和抗Dsg3的抗体滴度无相关性。在16例天疱疮病例中,全部有CD3+ T细胞出现,15例有CD20+ B细胞,12例有CD138+浆细胞存在。16例切片中,Grade1-3淋巴细胞聚集区域中均含有大量的CD3+ T细胞,而含有CD20+ B细胞的淋巴细胞聚集占总数的52.80% ± 5.78%,含有CD138+浆细胞的淋巴细胞聚集占总数的34.59% ± 7.42%。CD3+ T细胞、CD20+ B细胞、CD138+浆细胞在寻常型(8例)和落叶型天疱疮(8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天疱疮患者皮损处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可能形成异位淋巴结构,参与皮损的形成和加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及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 NC16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在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用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IF-SSS)和BP180 NC16a-ELISA检测BP患者174例和对照组129例血清。其中25例BP患者用直接免疫荧光(DIF)进行检测并与IIF-SSS和BP180 NC16a
期刊
目的评估非剥脱1 565 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妊娠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简单随机化方法将30例妊娠纹受试者腹部左右侧妊娠纹分为治疗侧和对照侧,治疗侧接受3次1 565 nm非剥脱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治疗间隔4周;对照侧不予治疗。在基线、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随访并拍照,测定皮肤弹性和妊娠纹宽度;在末次治疗后第4周由被设盲医师根据临床照片和3D照片评估临床改善情况,对受试者行疗效满意度调查,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