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国及全球的社交媒体出现了共同的景象——社交媒体的狂潮正在退却,人们花在社交工具上的时间正在变少。
前段时间,全球调研巨头凯度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在接受调研的中国网民中,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在不断减少,从去年的65%下降到今年的61%;有15%的人认为社交媒体导致其生活质量变差,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满意度得分为67分,而在2014年时这个数字为73.4分。报告还指出,年轻人群对于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更为警觉。比如,90后中有31%的人认为 “社交媒体让我空虚浮躁”;34%的人认为“不能集中注意力”;29%的人认为“受到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所以,他们更愿意采取果断措施抑制社交媒體的负面影响,如39%的90后称已经关闭了社交媒体的推送提醒。
不仅是中国,不久前,英国数据收集公司SimilarWeb调查了全球9个国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状况。结果发现,几乎在所有国家,人们花费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工具上的时间都在下降。其中,13-17岁的Facebook用户数量已经下降了25%。在经历了6年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狂潮之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患上了一种病——社交媒体倦怠症。社交媒体倦怠是指当社交媒体的用户被过多的内容、信息、联系人所包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这些信息和关系时,会逐渐减少使用甚至远离这些社交媒体。
我们每个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旦过量的信息向我们蜂拥而来,很容易导致我们由于无力处理信息而产生疲惫感。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社交媒体倦怠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四个与社交媒体倦怠有关的变量,分别是:社交媒体使用信心、社交媒体使用自我效能感、社交媒体的帮助性、隐私保护。
首先,社交媒体使用信心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即用户越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社交媒体信息,越不容易觉得疲惫。第二,自我效能感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即用户对自己使用和参与社交媒体的预期越高,就越不容易觉得疲惫。第三,对社交媒体有用性的认知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即用户越觉得自己能够从社交媒体获得有用信息,就越不容易觉得疲惫。第四,隐私关注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高。即用户越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就越容易觉得疲惫。因此,社交媒体使用信心弱、自我效能感弱、认为社交媒体对自己作用不大、注重保护隐私的这部分人,更容易出现社交媒体倦怠症。
微信之父张小龙就一直提倡“即用即走”的原则,针对这一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交媒体倦怠症。比如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功能,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前两天,又推出了“不常联系的人”这一功能,帮你把“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以及“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的朋友圈”的人筛选出来并可将其一次性删除。从表面看,这似乎会影响社交媒体的活跃度;但长期来看,人们通过 “自我约束”,肃清社交媒体繁杂无序的信息是有益处的。
在我看来,出现社交媒体倦怠症倒是件好事:第一,人们将重新思考与手机之间的关系,从而摆脱社交媒体对时间的绑架,把生活从垃圾信息的统治中剥离出来;第二,人们开始对公开的信息保持慎重态度,转而进入小众、圈层、私密的环境中进行社交,推动社交媒体变革进入下一个临界点;第三,当人们从手机中解放出来,将回归真实世界,用真实体验的方式进行社交。此时,咖啡馆、书店、电影院就获得了新的存在的可能性,这或许会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因此,任何一种关系的倦怠都意味着某一方新鲜感的丧失,而这种丧失的背后又将诞生无限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全球调研巨头凯度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在接受调研的中国网民中,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在不断减少,从去年的65%下降到今年的61%;有15%的人认为社交媒体导致其生活质量变差,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满意度得分为67分,而在2014年时这个数字为73.4分。报告还指出,年轻人群对于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更为警觉。比如,90后中有31%的人认为 “社交媒体让我空虚浮躁”;34%的人认为“不能集中注意力”;29%的人认为“受到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所以,他们更愿意采取果断措施抑制社交媒體的负面影响,如39%的90后称已经关闭了社交媒体的推送提醒。
不仅是中国,不久前,英国数据收集公司SimilarWeb调查了全球9个国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状况。结果发现,几乎在所有国家,人们花费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工具上的时间都在下降。其中,13-17岁的Facebook用户数量已经下降了25%。在经历了6年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狂潮之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患上了一种病——社交媒体倦怠症。社交媒体倦怠是指当社交媒体的用户被过多的内容、信息、联系人所包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这些信息和关系时,会逐渐减少使用甚至远离这些社交媒体。
我们每个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旦过量的信息向我们蜂拥而来,很容易导致我们由于无力处理信息而产生疲惫感。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社交媒体倦怠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四个与社交媒体倦怠有关的变量,分别是:社交媒体使用信心、社交媒体使用自我效能感、社交媒体的帮助性、隐私保护。
首先,社交媒体使用信心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即用户越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社交媒体信息,越不容易觉得疲惫。第二,自我效能感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即用户对自己使用和参与社交媒体的预期越高,就越不容易觉得疲惫。第三,对社交媒体有用性的认知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即用户越觉得自己能够从社交媒体获得有用信息,就越不容易觉得疲惫。第四,隐私关注越强,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能性就越高。即用户越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就越容易觉得疲惫。因此,社交媒体使用信心弱、自我效能感弱、认为社交媒体对自己作用不大、注重保护隐私的这部分人,更容易出现社交媒体倦怠症。
微信之父张小龙就一直提倡“即用即走”的原则,针对这一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交媒体倦怠症。比如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功能,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前两天,又推出了“不常联系的人”这一功能,帮你把“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以及“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的朋友圈”的人筛选出来并可将其一次性删除。从表面看,这似乎会影响社交媒体的活跃度;但长期来看,人们通过 “自我约束”,肃清社交媒体繁杂无序的信息是有益处的。
在我看来,出现社交媒体倦怠症倒是件好事:第一,人们将重新思考与手机之间的关系,从而摆脱社交媒体对时间的绑架,把生活从垃圾信息的统治中剥离出来;第二,人们开始对公开的信息保持慎重态度,转而进入小众、圈层、私密的环境中进行社交,推动社交媒体变革进入下一个临界点;第三,当人们从手机中解放出来,将回归真实世界,用真实体验的方式进行社交。此时,咖啡馆、书店、电影院就获得了新的存在的可能性,这或许会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因此,任何一种关系的倦怠都意味着某一方新鲜感的丧失,而这种丧失的背后又将诞生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