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2009-2018年酒泉市逐日08时(北京时间,下同)和20时L波段雷达探空秒级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近10a酒泉市大气边界层内(5 km以下)逆温变化规律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 表明:酒泉市一年四季均有逆温出现,逆温日的出现频率高达84.1%,其中接地逆温频率72.9%,悬浮逆温频率29.5%;08时逆温频率、逆温厚度高于20时,秋冬高于春夏;逆温强度08时和20时差异较小,但接地逆温平均逆温强度是悬浮逆温强度的2.2倍,>5℃·hm-1的强逆温主要出现在秋季.酒泉市逆温(双层逆温)的出现频率
【机 构】
:
嘉峪关市气象局,甘肃嘉峪关735100;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9-2018年酒泉市逐日08时(北京时间,下同)和20时L波段雷达探空秒级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近10a酒泉市大气边界层内(5 km以下)逆温变化规律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 表明:酒泉市一年四季均有逆温出现,逆温日的出现频率高达84.1%,其中接地逆温频率72.9%,悬浮逆温频率29.5%;08时逆温频率、逆温厚度高于20时,秋冬高于春夏;逆温强度08时和20时差异较小,但接地逆温平均逆温强度是悬浮逆温强度的2.2倍,>5℃·hm-1的强逆温主要出现在秋季.酒泉市逆温(双层逆温)的出现频率呈增大趋势,逆温厚度呈减小趋势,逆温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沙尘天气发生时逆温层厚度增大,逆温强度减小,沙尘暴对逆温强度的削弱作用最明显,沙尘暴发生前平均逆温强度为2.73℃·hm-1,发生时仅为0.67℃·hm-1.
其他文献
利用2016-2018年6-8月ECMWF细网格、GRAPES_GRAPES(简称GRAPES)、黑龙江省822个自动站资料研究黑龙江省6-8月短时强降水(一般短时强降水和极端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方法和各影响因子指标与它们之间的融合.采用双线插值法或临近格点法、分位数法、配料法、排除法、多重分析法等形成以水汽、不稳定、抬升为框架的客观预报方法.研究发现,强降水的环境背景不仅受限于各物理因子阈值,还与它们之间融合密切相关.各因子间存在一定旬差异和日较差,与水汽相关的各阈值夜间大于白天,热力不稳定性白天高于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