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筛选东北地区防治大豆食心虫的赤眼蜂优势种,以满足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的需求。[方法]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测试不同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潜能;在大豆生产田条件下,调查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寄生率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粒校正寄生率为70.1%,防治效果达67.0%。[结论]螟黄赤眼蜂可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减少农药的用量,增产增收。
  关键词赤眼蜂;蜂种;大豆食心虫;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7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2-014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richogramma against soybean pod borer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biological control for soybean pod borer.[Method] We tested parasitic potential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of Trichogramma on eggs of soybean pod borer under semifield condition; the parasitic rates and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of Trichogramma against soybean pod borer was survey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ybean production field.[Result] The corrected parasitism of host eggs of Trichogramma chilonis on eggs of soybean pod borer was 70.1%; the mean control efficiency of Trichogramma chilonis against soybean pod borer was 67.0%.[Conclusion] Trichogramma chiloni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harm of soybean pod borer, and enhance the yield of soybean and reduce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pesticide.
  Key wordsTrichogramma;Trichogramma species;Soybean pod borer;Control efficacy
  赤眼蜂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属于战略性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天敌资源促进农业害虫科学治理,一直备受国内外关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1]。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把害虫消灭在卵初期。赤眼蜂被释放到田间以后,在田间自然羽化出蜂,雌雄交配后雌蜂开始在田间飞翔,主动寻找寄主,即主动寻找新鲜的害虫卵,然后用产卵管刺破害虫的卵壳,将自己的卵产到害虫卵内,并吸取害虫卵内营养物质,供其子代生长发育,被寄生的害虫卵不能正常发育为幼虫,而是发育出赤眼蜂,从而阻碍了害虫的发育。赤眼蜂卵在害虫卵内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虫阶段,最后咬破卵壳飞出,雌雄交配后,雌蜂又去寻找新的害虫卵。赤眼蜂就是这样在田间循环往复,不断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将大量害虫消灭在卵初期,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采用室内大量繁殖天敌昆虫方法和大量释放的技术,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已成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1]。
  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是我国东北地区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危害。虫食率一般在10%~20%,严重年份可达30%,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大豆品质,影响大豆的商品价值。以往农户常采用敌敌畏药棒熏蒸或田间喷施菊酯类杀虫剂等化学方法防治大豆食心虫,目前以赤眼蜂为代表的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于2016年通过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克东县宝泉镇大豆田进行了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寄生率测定、田间防治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研究了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蜂种有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蜂种均采自多年未放过赤眼蜂的玉米、大豆田。其中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由麦蛾卵扩繁,松毛虫赤眼蜂由柞蚕卵扩繁。
  1.2方法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试验基地进行。
  1.2.1不同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潜能测试。
  于8月上旬田间采集大豆食心虫成虫,放到田间罩笼小区内产卵。采用田间小区罩笼测定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寄生率方法。大豆品种为嫩丰16,用80目尼龙纱做罩,8月初扣罩,每小区面积为15 m2,每小区放入30对大豆食心虫成虫(雌雄比1∶1);8月12日分别接入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每个蜂种重复3次,接蜂量1 000头。接蜂7 d后调查每小区大豆食心虫总卵数、寄生卵数和卵寄生率,取其平均值。
  寄生率=(寄生卵粒数/调查总卵粒数)×100%
  1.2.2在大豆田间调查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寄生率。
  赤眼蜂田间寄生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处理1~3分别释放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處理4为不放蜂空白对照区, 3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0.5 hm2,不同处理之间距离为200 m,放蜂处理进行2次放蜂,每次释放赤眼蜂约22.5万头/hm2。放蜂田在放蜂7 d后,调查大豆食心虫卵,卵粒变黑的为寄生卵,调查不同处理的寄生卵粒数, 计算卵粒寄生率、卵粒校正寄生率。   1.2.3在大豆生产田条件下调查不同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田间防效。设置4个处理,即处理1~3分别释放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处理4为不放蜂空白对照区, 3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1 hm2,不同处理之间距离200 m,放蜂处理进行2次放蜂,每次释放赤眼蜂约22.5万头/hm2。试验田大豆品种为嫩丰16,第1次放蜂时间是8月5日,第2次放蜂时间是8月12日,每次释放蜂数量为试验总量的50%。放蜂方法:从地边数8垄作为1个放蜂垄,以后每16条垄设1个放蜂垄,顺垄前进12 m设1个放蜂点,667 m2设4个放蜂点,蜂卡用大头针别于大豆中部叶片背面的叶柄上。空白对照设在放蜂地上风头500 m的相同品种、长势相近、相同管理条件的大豆地块。9月末大豆收获前,试验每个处理均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即5次重复调查,每点取10株大豆,每点分别脱粒,调查总粒数、虫食粒数,计算虫食粒率及平均防治效果。同时,每个处理均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1 m2,分别调查平方米株数、每株粒数、百粒重,测定产量。
  虫食粒率=(虫食粒数/调查总粒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田虫食粒率-防治田虫食粒率)/空白对照田虫食粒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潜能
  在田间小区罩笼内,接蜂7 d后调查得出: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5.9%、65.6%、43.2%。3种蜂种中螟黄赤眼蜂的卵寄生率最高,其次是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最低。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3种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差异显著,螟黄赤眼蜂的卵寄生率最高,为防治大豆食心虫优势蜂种(表1)。
  2.2不同赤眼蜂对向日葵螟卵的田间寄生能力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个放蜂区卵粒寄生率均显著高于不放蜂对照区,螟黄赤眼蜂卵粒寄生率达61.3%,在不同蜂种中寄生率最高,螟黄赤眼蜂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是不同蜂种中卵粒校正寄生率最高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粒校正寄生率差异显著(表2)。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不同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寄生能力不同,用不同蜂种防治大豆食心虫效果不同。2.3不同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大豆收获前,田间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不放蜂对照田的大豆平均虫食率为7.8%,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的处理大豆平均虫食率分别为5.9%、4.1%、2.6%,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24.2%、47.9%、67.0%。
  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不同蜂种平均防治效果差异显著,螟黄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与不同蜂种寄生率测定结果相符(表3)。
  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不放蜂对照田处理大豆平均产量为146.7 kg,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处理的大豆产量分别为2 275.5、2 317.5、2 389.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 3.5%、5.4%、8.9%。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产量差异不显著,二者与螟黄赤眼蜂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表4)。
  3结论与讨论
  对于特定的生物防治目标选择适宜的蜂种及种下品系一直受到重视[2-3]。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不同种类或品系的赤眼蜂对寄主选择性(嗜好性)和寄主对其适合性的差异,筛选防治目标害虫的有效蜂种和品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4]。该研究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测试不同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潜能,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达5.9%,为寄生率最低的蜂种,螟黄赤眼蜂的寄生率最高,达65.6%。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3种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差异显著,不同种类的赤眼蜂对寄主选择性和寄主对其适合性存在较大差异[5],螟黄赤眼蜂是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种。
  影响赤眼蜂寄生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力、赤眼蜂的种类和品系、放蜂时间、寄主卵的新鲜程度、赤眼蜂及寄主的生理状态等,其中赤眼蜂的种类、品系是最关键的因素。品系的形成缘于不同的生境与寄主种类等因素,品系的寄生能力会随着有关条件而发生变化。利用赤眼蜂进行农林害虫防治时,防治效果往往产生较大差异,赤眼蜂的品系问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应用赤眼蜂进行农林害虫防治中,一个通常要坚持的品系原则就是尽量使用优势种群,对要防治的靶标害虫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大规模繁殖赤眼蜂优势蜂种,田间释放防治农林害虫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伤害天敌、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产品无残留等化学防治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减轻害虫危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由于螟黄赤眼蜂除了用米蛾卵等小卵进行繁殖外,还可以用柞蚕卵为中间寄主进行大量繁殖[6],推广应用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具有优势,该试验螟黄赤眼蜂大量扩繁,田间应用防治大豆食心虫,平均防治效果达67.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万方浩,王韧,叶正楚.我国天敌昆虫产品产业化的前景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1999,15(3):135-138.
  [2] 刘树生,施祖华.赤眼蜂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1996,12(2):78-84.
  [3] 王玉玲,肖子清.中国赤眼蜂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1998(1):43-44.
  [4] 王福莲,张帆,万方浩.赤眼蜂蜂种及品系选择刍议[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4):269-272.
  [5] 羅宝君.不同赤眼蜂蜂种防治向日葵螟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75-77.
  [6] 林英,宋丽威,臧连生,等.三种本地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潜能[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9):3810-3816.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
10月10日,广西电网公司举办“电为翼 高铁飞”践行群众路线大型采访活动,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18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近30名断闻记者,走进
11月11日上午8时,广西电网公司召开会议部署抗击强台风“海燕”各项工作,该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于培双,总经理揣小勇出席会议并对抗台风工作做出部署。上午9时许,强台风“海燕”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个体化阑尾切除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荥阳市人民医院2012-01—2017-01间手术治疗的12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386例,
201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中国边境地区迎来了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随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广西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
[目的]调查小兴安岭莎草科植物资源,为小兴安岭莎草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方法,对该区莎草科植物属种的组成、分布区
"线底这片速生桉对线路的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威胁,我们今天必须清掉它们,防止线路因树木隐患出现跳闸。"11月10日,崇左网区110千伏果渠线附近的山坡上油锯轰鸣声此起彼伏,崇左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