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丁秋星家庭生活中哪有明星那份矫情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中国小品界的“天后”级人物,除了宋丹丹,就是蔡明。爽朗的笑声,风趣幽默的表演方式,让许多观众为之捧腹。几乎每年的春节晚会上,观众都能看到蔡明的身影,欣赏到她的精彩演出。蔡明不仅以“童星”出道较早闻名于影视圈;更由于她的小品表演天赋在中国小品界被誉为“天后”级人物;但是还有一点,蔡明的才艺正在被人们逐步发现,就是她的歌唱天赋。
  她和郭达1990年开始合作,在央视《综艺大观》及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红娘》《浪漫的事》《婚姻变奏曲》等一部又一部经典小品。在长达十六七年的合作中,这对黄金搭档产生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同样她也有我们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也要品味生活的苦辣酸甜。在婚姻家庭领域,蔡明也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美好瞬间,也有遭遇坎坷的危机时刻。
  自幼酷爱文艺,“小海霞”闻名影视圈
  蔡明1961年10月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主任医师。生性聪明活泼的蔡明从小就表现出了艺术天赋,上小学后就进入了著名的银河少年合唱团,上小学四年级时,北京电影制片厂为筹拍《海霞》在全国选“小海霞”,蔡明幸运地成为候选人之一。初中毕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蔡明进入了北影厂演员剧团。
  1973年被著名导演谢铁骊选中在影片《海霞》中饰演童年海霞,因表演真切自然,不加雕饰,很好地表现出小海霞活泼可爱,嫉恶如仇的性格,受到观众喜爱。1976年蔡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成为当时北影厂年龄最小的演员。同年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厂。
  1980年在影片《戴手铐的旅客》中饰演女扮男装的魏小明,把魏小明纯真可爱、同情弱者、男孩子气十足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表演获得成功。成年以后的蔡明曾在《印有金锚的飘带》《生财有道》《泪洒姑苏》等影片中饰演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因为饰演了多个悲剧角色而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悲剧演员。八十年代后期,蔡明改变戏路,先是在众多电视小品中饰演了一个个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成为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必备明星,蔡明由电影表演起步,却因电视小品表演红遍华夏。走红之后的蔡明重返银幕,由悲剧演员变为喜剧演员。
  初遇老公,100封情书打开心扉
  1983年春节前,北京文艺界各团体进行联谊活动。那天,在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导演的丁秋星也去了。突然,他的眼睛一亮:那不是他一直暗恋的蔡明吗?丁秋星急于想认识蔡明,准备写张纸条给她。可他翻遍了所有口袋,也没找到纸,只找到一包刚买的止痛膏药。他顾不了许多,抽出膏药,在背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电话,然后用力挤到了蔡明的身边,将膏药贴在蔡明的衣服上。
  没想到这招还真灵,很快蔡明就打来了电话,两人一起吃过几次饭,但蔡明一直对丁秋星不冷不热。为了赢得蔡明的芳心,丁秋星想出了一个主意。
  丁秋星从蔡明的同事那里要到了她拍戏所在地的地址,然后一天给她写一封信。正在紧张拍戏的蔡明,每天都能收到丁秋星火辣辣的来信,这让她既意外又惊喜。慢慢地,蔡明从信中开始了解丁秋星,也被他的深情所打动。戏拍完了,她收到了丁秋星整整100封情书。就这样,蔡明和丁秋星相爱了。
  1985年8月,蔡明和丁秋星结婚了。因为两家亲朋无法坐在一起吃饭,婚礼也免了。虽然没有隆重的婚礼,甚至都没有拍婚纱照,但蔡明和丁秋星却觉得幸福极了,他们相约:今生今世永远相爱。
  两年以后,他们的孩子出生了,蔡明的事业,也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儿子的到来,让家庭生活一下子显得紧张和忙碌起来。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要想让家庭之舟平稳前行,必须有一方牺牲事业。考虑到蔡明发展前途大,丁秋星决定挑起家庭重担。从此,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家庭妇男”。
  丈夫为爱甘做“家庭妇男”
  1989年5月,丁秋星得到去法国进修两年的机会,但他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放弃,他认真地对蔡明说:“你是个演员,照顾孩子和家庭势必要淡出演艺圈,而演艺圈竞争那么激烈,两年过后谁还记得你?”见蔡明表情凝重,眼含泪花,他故作轻松地说:“还是让我继续做‘家庭妇男’吧,我比你更称职。”
  丈夫的付出和牺牲成了蔡明奋斗的动力,这时候,蔡明开始涉足小品。丁秋星惊讶地发现,妻子表情生动丰富,语言诙谐幽默,动作夸张而恰到好处,天生一块喜剧演员的材料,便鼓励蔡明主攻小品,还经常在家充当她的临时搭档,和她一起对台词。
  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与巩汉林合作表演小品《陌生人》,一举成名。1992年,蔡明开始与郭达搭档,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表演的小品《黄土地》配合默契,被称为小品中的经典,同时也奠定了他们成为黄金搭档的基础。
  随着蔡明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的演出愈发繁忙,一年到头待在家里的时间屈指可数。这让丁秋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与丈夫的“平庸”、毫不起眼相比,蔡明越发大红大紫。妻子的成功,让丁秋星有说不出的欣慰和自豪。
  1997年元旦,蔡明参加央视新年晚会,丁秋星带着儿子第一次到现场为妻子捧场。晚会结束后,蔡明拉着丈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她动情地说:“我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背后站着一位山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丈夫,军功章也有他的一半!”“蔡明嫁了一个平凡丈夫”很快在媒体上曝光了,很多观众为蔡明抱不平:“你事业这么成功,应该找一个事业上能平起平坐的人,丁秋星根本配不上你。”“丁秋星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家庭妇男’,蔡明找他亏大了!”更有一些人直接给丁秋星打电话,尖刻地说:“蔡明是天上的月亮,你连萤火虫都不是,赶快离开她!”
  刚开始丁秋星还能泰然处之,但渐渐地,舆论的重压让他男子汉的自尊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小有名气、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他有些怀疑,自己当初选择女主外、男主内这一步是不是走错了?
  婚姻曾因郭达出现“拐点”   更让丁秋星痛苦不堪的事还在后面。由于与郭达长期搭档,有好事的媒体开始炒作他们的绯闻,说“蔡(菜)不离郭(锅),郭(锅)不离蔡(菜)”,说蔡明与郭达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丈夫在一起还多,日久生情能不擦出火花吗?
  尽管丁秋星了解蔡明的为人,但这样的传言一多,还是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他不满地问蔡明:“除了郭达,你难道就不能与其他演员合作吗?”丈夫对自己的不信任,让蔡明也生气了:“找一个配合默契的搭档多不容易!我看你是小心眼!”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
  这样的争吵像一幕幕短剧,经常上演,吵完之后就是冷战。为了家庭的和睦,蔡明经过反复考虑,决定不再与郭达合作表演小品。
  蔡明尝试与别的演员搭档,然而,观众很不认可。那是蔡明最失落、最沮丧的一段时光。与丁秋星之间的疙疙瘩瘩、与新搭档合作的不默契,让蔡明对小品表演心灰意冷。就在这时,电视剧《闲人马大姐》的导演找到了蔡明,盛情邀请她出演女主角“马大姐”,蔡明应承下来。《闲人马大姐》拍完后,蔡明给自己放了一段时间长假。
  这天晚上,蔡明坐在灯下,饱含深情地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你知道吗?没有什么比心爱的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还让人锥心刺骨。我知道,你还是爱我的,只是心态出了问题。确实,在工作上,郭达比你重要;可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够取代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读着妻子诚挚的内心独白,丁秋星内心波澜翻滚。这天晚上,他真诚地向蔡明忏悔:“对不起,让你受苦了,原谅我,好吗?”蔡明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这时候,郭达失去蔡明这个搭档后,与别人合作也很不理想,想来想去,只有继续与蔡明合作,才能续写辉煌。于是,他和妻子吴芳一起来到蔡明的家。吴芳认真地对丁秋星说:“在舞台上,老郭和蔡明确实是一对黄金搭档。作为幕后的家属,我们不能怀疑他们,要全力支持他们。媒体爱炒作,就让他们去炒作好了……”一番话,让丁秋星羞愧难当,吴芳作为女人,都能如此宽宏大量,自己作为男人,却这么小家子气,不应该啊!
  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丁秋星又恢复到模范丈夫的本来面目。每次蔡明从外地演出回到家,丁秋星会亲自动手,给她熬香喷喷的红枣银耳粥,为她补血补气。丈夫的默默付出和牺牲,点点滴滴都被蔡明收藏在心底。因为自己比丈夫名气大,挣的比丈夫多,因此她特别注意丈夫的感受。她把自己挣的钱全部交给丈夫,家里大小事情都由丈夫说了算;和丈夫一起参加聚会,她常常这样说:“别看我在外面有点名气,可在家里还不是接受老丁的领导,家庭生活中哪有明星与凡人那份矫情!”说完,她小鸟依人般地依偎在丁秋星身边,一脸陶醉和满足。
其他文献
玩游戏,很爽!玩游戏,可以废寝忘食!玩游戏,轻松就能做到“一万小时理论”!  学习也能像玩游戏这么爽吗?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完全可以!因为,游戏利用的正是“学习时让人产生快感”的力量!  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奖励驱动,这些奖励带来精神和情感上的高度满足,仔细观察电子游戏,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奖励都是被精心设计的,矛头直指我们的“奖励系统”,而这里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源泉!  游戏、学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期刊
男女之间如何享受性爱的欢愉,体验那种欲仙欲死的性爱,其实是有秘诀的。不少男性会担心自己“那话儿太小”、或是女性担心自己胸部“不够雄伟”,恐会影响性爱的过程。但其实要享受到性爱的高潮,重点在如何使用技巧。专家就提出性爱密码“32361”,男性朋友们只要能做到,就能让女伴在15分钟内达到高潮。  日前美国《男性健康》杂志,邀集多位性爱专家,并研究出一组“性爱密码”,明确地指出如何让女性在15分钟内达到
期刊
即使人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但性爱的神秘感还是在的,人们对性爱的理解还是不透彻,所以总会陷入一些误区,产生一些谬论。  谬论1 男人花样越多女人越易高潮  人们似乎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性生活是否美满,必然是取决于男方运用了何种技巧。  适当的性技巧会产生有益的作用,但如果过于追究具体的、机械的性技巧,反而会削弱了性与爱之间的必然联系,造成女性心理与生理上的疲惫。在我国,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妻子既不
期刊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男性人口较女性多出3366万人,3000万男性面临“打光棍”危机,而从2013年全国900万入学的大学生当中,女生比男生多出40多万,女研究生和女博士生相对男生的比例更高,逼得部分高校开始“歧视”女性祭出“限招女生”狠招。一个不完全统计数据称,目前中国初中文化以下的农村男性比女性比例足足高了一倍有余。  但是,在城市,特别是在中国一线城市,人们现在口沫四溅谈论的,是“
期刊
犹记得他纵马塞外,“山一更,水一更,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的豪情,难忘怀他“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真挚,为他英年逝而感叹,他周身笼罩的那份苍凉,流诸笔端,跨越时空,三百年来回音不绝。令我更感动的是他与卢氏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爱情故事,他就是被称为清初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生于1654年腊月,是康熙一朝重臣明珠之子。纳兰性德19岁一场寒
期刊
你为什么会成为剩女?这些年来,我们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女青年,她们从妙龄少女到轻熟女渐渐地到大龄剩女,但她们依然对爱情心怀浪漫期待,对婚姻心怀美好憧憬,可那些没有早一刻也没有晚一点的人怎么总是没有出现呢?成为剩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越“剩”越要有要求  很多女人之所以成为剩女,大部分与抱着宁缺勿滥的心态有关,虽然我们追求不在心理上有剩下来的感觉,但是如果死抱着这种力求完美的
期刊
屡屡被问结婚的问题,问题很简单,答案却能展现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灵魂的进展程度。这样一个触及灵魂话题,决定写下此文,作为我当下最真实最完整的回答。  简单的回答是,不是要求高,不是恐婚,不是找不到爱的人,而是迄今为止灵魂从未渴求过在婚姻的框架下体验关系。  婚姻是个承诺,最常见的是我们需要用世俗的约定绑定对方,用合约给自己一点点安全感。而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承诺,因为那个不离不弃永远爱你的承
期刊
“内忧外患”的剩女恐慌时代  催婚这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颖词汇折射了当下父母对子女恋爱婚姻问题的过度干涉,它的直观理解是父母催促子女结婚,结婚成为了一个在固定时间需要完成的一项量化的任务,而不是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合。  被催婚是多数青年男女难以摆脱的现实问题,春节是催婚的高潮期,为了应对父母催婚的压力,租个男友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一种“时髦”的应对之举。  近日,作为“剩女”的温州女孩“哈茶”在
期刊
人心换人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爱情的世界里容不下第三个人,可是婚姻却完全不是能由两个人做主的。明白这个道理时,我已经不顾母亲的反对嫁给了安平。  我跟安平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他名校毕业,风度翩翩且懂得照顾人。没过半年,我们商量着要领证时,母亲很郑重地跟我谈了次话。她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安平家在东北农村,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一大家子人,像我这么没头脑的人根本应付不了。我笑
期刊
6月的异国他乡,李皎然拆了一个包裹:两包方便面。是几年前最便宜的那种。她立刻红了眼眶。那是她从前的感情,好得像从不曾真正拥有。他们并肩作战,最困苦的时候吃的面,市面上大约已经停产,杜微白费了苦心寻来,用于破冰。  这么一想,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  李皎然第一次见到杜微白是在她大四的时候,那次她作为助手陪影视系主任庄老师参加一个影视投资广场沙龙,中场休息时他过来递名片。在衣冠楚楚的人群中,他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