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24日的巴黎上空,一轮圆月高悬。
当时,我参加由德法日联合在法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议题是“文化翻译的可能性”。在会议结束的当天,我应邀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大使近藤诚一先生的官邸。
近藤诚一先生在2006年到巴黎赴任前,曾担任日本外务省国际文化宣传部部长,是一位难得的文人官员。他先后出版了几本散文集,其中《日美舆论战》的中文版在中国国内广泛传播。此间,他还多次在报纸、杂志撰文,反复强调中日间的民间交流、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并呼吁各界注重民间交流、外交以及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的互补关系,致力于从其他角度开拓由于小泉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的政治关系恶化的僵局,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以维护两国共同创立的和平大局。由于其观点与主张比较接近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日关系政策,自然引发了笔者的共鸣与关注。
2005年夏,我曾应邀与近藤诚一先生共进午餐。那是我们第一次单独“约会”,我无法预知谈话的内容,只隐隐感觉到与时局有关。当时以参拜靖国神社为启端的中国反日游行与日本国内的反华情绪相互影响,双方都各自感受到善邻友好关系出现了动摇。身在日本的我亲身感受到那种群体气氛的蔓延,甚至接受到来自双方的恐吓信。
近藤先生入座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要力挽日中关系走向恶化,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协助”。具体做法是成立推进文化外交首相咨询委员会,通过加深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来审视日本的执政效果、对外形象、外交成效,制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为国际世界所认知和接受的新型外交政策提案。
那次恳谈会主持人为现任文化厅长的青木保,17名委员中有驰名世界的画家平山郁夫、建筑家安藤忠男、柔道世界金牌获得者山下泰裕等文化、体育界名人。这种组合方式大概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该组织的筹备阶段也是从文人、科学家的参与开始,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均为创始人。日本政府曾在桥本、细川两位首相在任期间成立过类似组织,但都未做出具体政策,且时间过短,昙花一现。而小泉前首相主持的恳谈会虽为第三家,却为形势所迫,必须完成的任务迫切且重大,另外,外国人出任委员则为日本历史上的首次。于是,委员中出现了两名与小泉素不相识的外国人。除我以外,另一位是澳大利亞出身的作家、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罗杰·帕尔巴斯先生。
我当即明白了我的使命,即从中国学者的角度阐诉我的个人观点。当今,引入外部的视角参政在国际社会并不少见,但在相对封闭、等级观念严重的日本尚未开创。且时值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刻,在风口浪尖上出任委员必然需要承受方方面面的审视,并难免遭受非难。但我没有理由推辞,因为我无法怀疑近藤先生及各位委员的真挚。
2004年12月2日,“推进文化外交首相恳谈会”经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亲自审批成立,就如何具体开展文化外交,提升日本的国际影响力等进行政策的研究与立案。经过7次会议讨论,2005年7月,该恳谈会座长青木保代表全体委员向小泉前首相提交了题为《文化交流的和平国家》的政策制定报告书。报告书中所涉及的政策提议的执行落实状况在此不便一一叙述。我所关心的一项是在小泉前首相下台之前,经国会特批的30多亿日元,正在用于委员会提出的中日青少年交流项目。
2006年,1200名中国高中生赴日留学,满载而归。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中心网页“心连心”记载着他们的如实感观。2007年,日本迎来了又一批中国高中生。他们都是新一代的文化使者,以其善良、美好的诚挚与质朴好学的精神承上启下,给日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巴黎之夜,我和近藤先生为温家宝总理在与福田首相2007年共进午餐时所提出的今年为中日青少年交流年的提议而欣慰,亦为中日青少年交流政策提议有实质性进展而祝福。尽管中日青少年交流政策的策划者们已经离开实际操作交流的具体现场,但我们都会一直关注着,期待着,呵护着。我们与中日青少年交流事业心连心。
我忍不住向近藤先生提起一个想问又不便问的问题,即成立推进文化外交首相恳谈会的策划始末。简洁的答案是上述的那个夏天,近藤先生将设想汇报给当时的官房长官、现任首相福田康夫。在福田的强有力支持之下直接拜会小泉前首相并获得当场批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拍板决定破例设置外国人委员的指示源出小泉。
我还想问近藤先生,小泉现今的心境如何?但想到天色已晚,便乘月光而归。由于没有高层建筑遮挡,巴黎的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大。
(作者系日本华人教授会议理事、日本法政大学教授。)
(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周 瑾
当时,我参加由德法日联合在法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议题是“文化翻译的可能性”。在会议结束的当天,我应邀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大使近藤诚一先生的官邸。
近藤诚一先生在2006年到巴黎赴任前,曾担任日本外务省国际文化宣传部部长,是一位难得的文人官员。他先后出版了几本散文集,其中《日美舆论战》的中文版在中国国内广泛传播。此间,他还多次在报纸、杂志撰文,反复强调中日间的民间交流、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并呼吁各界注重民间交流、外交以及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的互补关系,致力于从其他角度开拓由于小泉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的政治关系恶化的僵局,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以维护两国共同创立的和平大局。由于其观点与主张比较接近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日关系政策,自然引发了笔者的共鸣与关注。
2005年夏,我曾应邀与近藤诚一先生共进午餐。那是我们第一次单独“约会”,我无法预知谈话的内容,只隐隐感觉到与时局有关。当时以参拜靖国神社为启端的中国反日游行与日本国内的反华情绪相互影响,双方都各自感受到善邻友好关系出现了动摇。身在日本的我亲身感受到那种群体气氛的蔓延,甚至接受到来自双方的恐吓信。
近藤先生入座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要力挽日中关系走向恶化,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协助”。具体做法是成立推进文化外交首相咨询委员会,通过加深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来审视日本的执政效果、对外形象、外交成效,制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为国际世界所认知和接受的新型外交政策提案。
那次恳谈会主持人为现任文化厅长的青木保,17名委员中有驰名世界的画家平山郁夫、建筑家安藤忠男、柔道世界金牌获得者山下泰裕等文化、体育界名人。这种组合方式大概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该组织的筹备阶段也是从文人、科学家的参与开始,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均为创始人。日本政府曾在桥本、细川两位首相在任期间成立过类似组织,但都未做出具体政策,且时间过短,昙花一现。而小泉前首相主持的恳谈会虽为第三家,却为形势所迫,必须完成的任务迫切且重大,另外,外国人出任委员则为日本历史上的首次。于是,委员中出现了两名与小泉素不相识的外国人。除我以外,另一位是澳大利亞出身的作家、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罗杰·帕尔巴斯先生。
我当即明白了我的使命,即从中国学者的角度阐诉我的个人观点。当今,引入外部的视角参政在国际社会并不少见,但在相对封闭、等级观念严重的日本尚未开创。且时值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刻,在风口浪尖上出任委员必然需要承受方方面面的审视,并难免遭受非难。但我没有理由推辞,因为我无法怀疑近藤先生及各位委员的真挚。
2004年12月2日,“推进文化外交首相恳谈会”经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亲自审批成立,就如何具体开展文化外交,提升日本的国际影响力等进行政策的研究与立案。经过7次会议讨论,2005年7月,该恳谈会座长青木保代表全体委员向小泉前首相提交了题为《文化交流的和平国家》的政策制定报告书。报告书中所涉及的政策提议的执行落实状况在此不便一一叙述。我所关心的一项是在小泉前首相下台之前,经国会特批的30多亿日元,正在用于委员会提出的中日青少年交流项目。
2006年,1200名中国高中生赴日留学,满载而归。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中心网页“心连心”记载着他们的如实感观。2007年,日本迎来了又一批中国高中生。他们都是新一代的文化使者,以其善良、美好的诚挚与质朴好学的精神承上启下,给日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巴黎之夜,我和近藤先生为温家宝总理在与福田首相2007年共进午餐时所提出的今年为中日青少年交流年的提议而欣慰,亦为中日青少年交流政策提议有实质性进展而祝福。尽管中日青少年交流政策的策划者们已经离开实际操作交流的具体现场,但我们都会一直关注着,期待着,呵护着。我们与中日青少年交流事业心连心。
我忍不住向近藤先生提起一个想问又不便问的问题,即成立推进文化外交首相恳谈会的策划始末。简洁的答案是上述的那个夏天,近藤先生将设想汇报给当时的官房长官、现任首相福田康夫。在福田的强有力支持之下直接拜会小泉前首相并获得当场批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拍板决定破例设置外国人委员的指示源出小泉。
我还想问近藤先生,小泉现今的心境如何?但想到天色已晚,便乘月光而归。由于没有高层建筑遮挡,巴黎的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大。
(作者系日本华人教授会议理事、日本法政大学教授。)
(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周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