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我院2010级学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在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格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 人格 心理 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06-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大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大学生自身认知的认识和开发。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只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人格塑造的培养。
人格塑造旨在增进个体心理素质,把知识活动、智力发展和机能的形成作为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大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而且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情操。[1] 能够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形成冲突的多重人格。
将心理健康中的人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学习压力、恋爱情感和性的困扰、人际交往紧张、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各种生活烦恼、迷惘和心理冲突。[2] 近年来,一些高校调查结果表明,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今大学生厌学、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主要原因。[3] 实践证明,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心理调查是为了解我院2010级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对于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的甄选和筛查,以便于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避免学生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并以此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调查工具及调查方法
1.采用量表UPI(University Pesonalty Inventory,UPI)即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是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应用的一种心理健康调查人格问卷调查量表。实践证明,UPI能够有效地调查大学生人格状况,能有效地筛选出人格上存在一定困扰、障碍和病态的学生。具有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筛选有效性高、测量过程不易引起心理抵抗、问卷处理迅速等特点。
2.调查方法
以系(分院)为单位集体施测,实行网上测试。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实测结果
2010年我院应测试学生2770人,实测学生2639人,施测率为95.27%。
2.UPI测试情况
根据UPI测试得分,本次调查总体分类情况如下:
没有心理问题的第三类学生(即UPI总分在20分以下)占受测人数的76.35%,这部分学生平时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或苦恼,但不会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他们的问题多属于“成长中的烦恼”,可以不必过多关注。
第二类学生(即总分在20~25分之间)占受测人数的20.69%,属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同学,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虽然有种种心理问题困扰,但仍然能够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应适当予以关注。
在本次调查中,有2.96%的学生属于第一类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特别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第一类学生中有24.36%存在轻生倾向,提请系(分院)负责同志和辅导员老师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对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学生尽快地约请来咨询。
需要说明的是,调查结果和对三类学生的划分并不是确定不变的,有的学生可能测试时正处于情绪的低潮期,因此得分比较高,经面谈未发现异常问题,只需做一般疏导,可以当作一般问题处理。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出于规避心理,在测试中没有如实回答问题,因而没有归类到第一类。所以既不能否认UPI的科学性,也不能将测试结果作为唯一的依据。
自卑、焦虑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对UPI某些项目作肯定性选择的分析,以及对UPI关键项目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约有三分之一(33.68%)的学生感到自卑,四分之一(24.47%)的学生“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缺乏自信心”的比例接近四成(39.87%),还有少数同学表现出“厌恶交往”(7.89%),甚至“不想见人”(4.12%)。有一部分学生对外界事物表现出冷漠,甚至产生轻生念头(0.72%)。可见,大学生中的自卑、焦虑等不健全的人格特征虽程度不同,但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急剧变化,社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人们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无疑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取向。从家庭来到学校,角色发生了转变,社交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心理发育的不成熟,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低等现象。
总体而言,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是积极的,他们求知若渴,思维敏捷,眼界开阔。他们积极探索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他们知识面广,热情而不盲从。但是,就个体而言,部分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具体表现为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求真务实严谨的作风、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等。
而长期以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与之脱节的。在教育中过分强调思想政治因素,把学生出现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和政治观念问题。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心理不成熟、人格发展不稳定而造成的。比如把焦虑说成是患得患失,把孤独看作是不合群,把内向当作是傲慢等。
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而在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要求的同时,也往往忽视了心理素质特别是人格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对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教育和研究,使大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承受力。同时,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心理健康力量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
五、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健康人格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智慧和思维,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坚强的理性与意志以及通达的社会交往、协调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个体生理发育,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将对其今后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格塑造,对于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确立人格教育观念
早在“五四”时期,蔡元培就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1)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人认知教育的源泉。
(2)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等,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和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全人格。
2.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大学生正确实施自我教育。
人格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由自我意识凝聚而形成的自我则是人格的内核,而自我的状态必然影响到人格状态。因此,教育者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关心、尊重和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是促使他们完善自我人格最为有效的途径。
3.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将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积极构建“学校——班级——寝室——学生”四级心理防护网络,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同时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热线电话等,为求助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排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
(2)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从而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
(3)采取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节、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利用广播站、校刊校报、墙报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着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5]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与社会支持缺乏存在正相关关系,[6]大学生尽管已达到成人年龄,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经济上的依赖、情感上的依托,特别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挫折体验的缺乏、贫困生的无助感,使得部分大学生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7] 因此包括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团体支持在内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伟.浅谈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4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4
6 胡军生、王登峰、腾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7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
【关键词】学校教育 人格 心理 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06-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大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大学生自身认知的认识和开发。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只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人格塑造的培养。
人格塑造旨在增进个体心理素质,把知识活动、智力发展和机能的形成作为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大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而且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情操。[1] 能够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形成冲突的多重人格。
将心理健康中的人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学习压力、恋爱情感和性的困扰、人际交往紧张、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各种生活烦恼、迷惘和心理冲突。[2] 近年来,一些高校调查结果表明,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今大学生厌学、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主要原因。[3] 实践证明,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心理调查是为了解我院2010级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对于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的甄选和筛查,以便于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避免学生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并以此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调查工具及调查方法
1.采用量表UPI(University Pesonalty Inventory,UPI)即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是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应用的一种心理健康调查人格问卷调查量表。实践证明,UPI能够有效地调查大学生人格状况,能有效地筛选出人格上存在一定困扰、障碍和病态的学生。具有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筛选有效性高、测量过程不易引起心理抵抗、问卷处理迅速等特点。
2.调查方法
以系(分院)为单位集体施测,实行网上测试。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实测结果
2010年我院应测试学生2770人,实测学生2639人,施测率为95.27%。
2.UPI测试情况
根据UPI测试得分,本次调查总体分类情况如下:
没有心理问题的第三类学生(即UPI总分在20分以下)占受测人数的76.35%,这部分学生平时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或苦恼,但不会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他们的问题多属于“成长中的烦恼”,可以不必过多关注。
第二类学生(即总分在20~25分之间)占受测人数的20.69%,属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同学,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虽然有种种心理问题困扰,但仍然能够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应适当予以关注。
在本次调查中,有2.96%的学生属于第一类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特别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第一类学生中有24.36%存在轻生倾向,提请系(分院)负责同志和辅导员老师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对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学生尽快地约请来咨询。
需要说明的是,调查结果和对三类学生的划分并不是确定不变的,有的学生可能测试时正处于情绪的低潮期,因此得分比较高,经面谈未发现异常问题,只需做一般疏导,可以当作一般问题处理。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出于规避心理,在测试中没有如实回答问题,因而没有归类到第一类。所以既不能否认UPI的科学性,也不能将测试结果作为唯一的依据。
自卑、焦虑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对UPI某些项目作肯定性选择的分析,以及对UPI关键项目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约有三分之一(33.68%)的学生感到自卑,四分之一(24.47%)的学生“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缺乏自信心”的比例接近四成(39.87%),还有少数同学表现出“厌恶交往”(7.89%),甚至“不想见人”(4.12%)。有一部分学生对外界事物表现出冷漠,甚至产生轻生念头(0.72%)。可见,大学生中的自卑、焦虑等不健全的人格特征虽程度不同,但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急剧变化,社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人们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无疑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取向。从家庭来到学校,角色发生了转变,社交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心理发育的不成熟,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低等现象。
总体而言,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是积极的,他们求知若渴,思维敏捷,眼界开阔。他们积极探索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他们知识面广,热情而不盲从。但是,就个体而言,部分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具体表现为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求真务实严谨的作风、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等。
而长期以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与之脱节的。在教育中过分强调思想政治因素,把学生出现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和政治观念问题。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心理不成熟、人格发展不稳定而造成的。比如把焦虑说成是患得患失,把孤独看作是不合群,把内向当作是傲慢等。
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而在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要求的同时,也往往忽视了心理素质特别是人格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对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教育和研究,使大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承受力。同时,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心理健康力量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
五、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健康人格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智慧和思维,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坚强的理性与意志以及通达的社会交往、协调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个体生理发育,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将对其今后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格塑造,对于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确立人格教育观念
早在“五四”时期,蔡元培就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1)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人认知教育的源泉。
(2)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等,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和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全人格。
2.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大学生正确实施自我教育。
人格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由自我意识凝聚而形成的自我则是人格的内核,而自我的状态必然影响到人格状态。因此,教育者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关心、尊重和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是促使他们完善自我人格最为有效的途径。
3.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将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积极构建“学校——班级——寝室——学生”四级心理防护网络,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同时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热线电话等,为求助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排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
(2)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从而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
(3)采取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节、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利用广播站、校刊校报、墙报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着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5]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与社会支持缺乏存在正相关关系,[6]大学生尽管已达到成人年龄,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经济上的依赖、情感上的依托,特别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挫折体验的缺乏、贫困生的无助感,使得部分大学生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7] 因此包括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团体支持在内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伟.浅谈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4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4
6 胡军生、王登峰、腾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7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