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感受与护士感知的差异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与护士对机械通气过程中各种不适因素的感知差异。

方法

采用自制的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不适感问卷和护士感知调查问卷分别对我院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20例患者和有1年以上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经历的68名护士进行调查,对两组的感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患者舒适度总分为(48.956±7.136)分,其中生理舒适度为(27.816±4.158)分,心理舒适度为(14.475±4.335)分,社会舒适度为(8.141±3.895)分;护士感知患者舒适度总分为(59.110±9.002)分,其中生理舒适度为(30.089±4.637)分,心理舒适度为(18.974±4.978)分,社会舒适度为(11.032±4.076)分;患者与护士对机械通气不适感知在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12,-3.618,-6.708,-5.165;P<0.05)。

结论

护士与患者对机械通气不适感的感知不一致,影响护士对患者不适状态的评估及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临床护士应准确评估并掌握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以便提供舒适的护理。

其他文献
选取在专科护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从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和认证等方面,介绍了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为我国专科护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目的了解不同等级医院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需求,探索能满足不同等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需求的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选择在江苏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习的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所在医院三级学科和亚专业学科细化情况、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后工作状况、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和按照三级学科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实施方案4个方面。结果80名护士均认为有必要开展手术室专科护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测预警体系的应用效果,提高综合医院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方法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于2011年建立护理风险预测预警体系,选取5个病区,对病区患者进行风险分析、归类和标识,比较建立护理风险预测预警体系前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012年患者总体满意度从2010年的78.4%上升至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2,P<0.05);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由31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日志联合多媒体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6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多媒体授课及视频引导下的同步功能锻炼方式,锻炼完毕记录锻炼日志;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脊柱活动度(BASM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和
目的探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CMC)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感染科轮转的低年资护士72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名。观察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评价、患者对护士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为(91.6±4.2)分,操作成绩为(93.0±4.6)分,均优于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28例异位妊娠患者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测定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B超检查妊娠包块大小,用药过程中给予心理、饮食和日常活动、病情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综合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结果128例患者中,121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4.5%。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β-HCG水平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
目的探讨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质量以及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6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孕期教育及孕期营养指导;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接受母婴专科护理门诊指导,根据每位孕妇的年龄、体质量、孕周、血糖水平、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运动方案,进行一对一咨
目的了解北京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专业自主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1—3月以中文版护理实践量表(NAS)为调查工具,对北京市平谷区3家二级医院364名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自主性进行调查。结果3家二级医院的364名护理人员专业自主性得分为(177.96±18.52)分,处于中高等水平。不同年龄、护龄、职称、职务的护理人员的专业自主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