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7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指标阳性率以及免疫学指标检测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监测指标阳性率以及免疫学指标检测水平与参照组结果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且该病的发病原因和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临床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X线检查,但是这种方法的确诊率不高,而且极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发生,使得或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1]。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IgG两种指标是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帮助该病的检测,提高诊断率,对类风湿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探讨分析其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的实验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观察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41.35±2.69)岁;参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42.67±2.9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测的前一天都需要进行正常饮食,但是在晚餐后必须开始禁食,保持空腹八到十二小时,第二天早晨对患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3ml,并且将其在3000r/min速度下进行离心二十分钟,然后将所有标本分别存放于-40oC?环境下等待检验。将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进行免疫学检测。其中类风湿因子浓度高于20IU/mL为阳性判断标准,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浓度高于17IU/mL为阳性判断标准。抗角蛋白抗体的检测使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根据1:10的比例将血清标本进行稀释,然后将其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对角质层,若出现典型的线状荧光模式或者层板则为阳性判定标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指标阳性率(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以及免疫学指标检测水平(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 ±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和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检测指标阳性率
  由表1知,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指标阳性率与参照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检测水平
  由表2知,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检测水平与参照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中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常发于青壮年时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并且在发病后常出现活动受到限制、关节僵硬等情况,而且该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旦患上该病,患者的自身免疫抗体极有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因此,根据免疫学检查可以明显区别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疾病。尽管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出现以后能够导致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通常情况下使用RF-IgM检查,通过对是否出现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判斷,这种方式并不全面,很多的患者还没有出现RF-IgM提高的情况,容易造成漏诊,影响最佳治疗时间[3]。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自身抗体中应用最早,但是这种情况具有很大的特异性,极易和其他免疫性疾病混淆,而且患者的年龄增加那么类风湿因子水平同样会增加,造成诊断的确诊率低,所以,必须结合其他的方法共同检测[4]。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是目前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并且确诊率高,有着极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有着深刻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验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着极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文,王燕,李振亮.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大视野,2019(23):272-273.
  [2]王文锋,陈聘君,莫伟平.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有效应用[J]. 智慧健康,2020,6(25):16-17,22.
  [3]黄倩倩,钟彝蝶,张艳,等.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有效应用价值分析[J]. 特别健康,2020(23):21,23.
  [4]郭旺源,廖琳,林应标,等.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5):127-1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耳鼻咽喉手术在构建过程当中出现疼痛的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室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所接收的手术治疗并出现头痛的60位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依照随意且平均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分组,每组患者数量各为30位。参照组患者在具体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芬太尼进行综合性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应用双氯芬酸钠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对两组
期刊
摘要:目的:浅谈腹腔镜手术在胆结石高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0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高龄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按手术时间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90例,共计患者180例。对比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對比两组高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手术各项指标的对比中优于对比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县级医院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随机选择158例并平均分成对照组(n=79)及观察组(n=79)展开研究。对照组选择常规普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选择在常规普外科护理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干预后出现的护患纠纷、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普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
期刊
摘要:老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腹股沟疝病人为主要患病群体。老年病人由于衰老、营养差、并存疾病、衰弱等多方面因素,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需要额外关注。近年来老年综合评估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老年综合评估是现代老年医学的一项核心技术。 其特点是跨学科、多维度的诊断过程,全面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从医疗问题、生理和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和干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用于徒手旋转胎头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产妇6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行常规处理。对比产伤率等指标。结果:针对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研究组分别是(521.79±73.65)min、(67.82±7.96)min,比对照组(660.24±93.57)min、(96.13±13.25)min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GE16排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的检查方法在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诊80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需接受GE16排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进行临床检查。结果:通过利用GE16排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可知8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11例患者为阑尾结石,9例患者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患者为急性坏疽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方法在牙周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6例。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法用于对照组,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法用于观察組。结果:观察组牙周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法,在手术之前应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和DR对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之间所接收和治疗的疑似急腹症-胃肠道的患者共44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分别为CT组和DR组,之后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其诊断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得知,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DR组,(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胃肠道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记录定量CT检查技术评价腹腔镜胃旁路术肥胖症患者腹部脂肪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我院2018年7月一2020年8月经过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旁路术肥胖症患者病例信息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观察记录患者在术后2个月,4个月,8个月的肥胖症治疗效果情况,统计术后各时间段的腹部总脂肪量体积,腹部皮下总脂肪量体积,腹部内总脂肪量体积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8个月腹部脂肪量与术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规生活指标水平情况。同时在观察组患者中采用不同指数模型的生化检验诊断,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