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yan09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6-02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先进的高端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提出了挑战,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下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课内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所谓数字化教材是指有别于传统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数字化教材是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使用又如何用好数字化教材,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敢于大胆使用数字化教材
  很多学校数字化设备及数字化教材都配备齐全了,很多老师虽然知道了数字化教材的优势,但大都不会主动去使用。一方面可能是技术问题,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思想上没有重视的原因。殊不知,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有它独到的优点,如果使用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定将提高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很明显的。比如,在教学语文课《云南的歌会》时,教师打开带有视频的数字化教材,一组组云南歌会的场景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课文的朗诵录音也在播放,内容与视频图像相互对应,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师生一起观看,场景很美,教学效果很好。
  二、数字化教材应用应该张弛有度
  数字化教材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不是维一的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仍有它自己独到的魅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传统教学手段和数字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让它们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对于有些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或者讨论就可以解决的,就尽量不用数字化教材,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数字化教材要用到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另外,数字化教材用得太频繁,学生也有审美疲劳,也会产生厌倦,因此数字化教材要用就用在当处,用在有需要的地方。
  数字化教材不能代替学生动手和动嘴,因此能动手操作的尽量不用数字化教材替代,不能用仿真的数字化教材全面替代日常教学。例如语文课上数字化教材有朗读的范例,但是不能把学生的朗读和教师的范读放弃,课文的朗读必须由学生来完成,当然可以利用其中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做出必要的评价,这些动手动口的活动都不能被电子教材替代。
  三、善于活学活用数字化教材
  课本总是在不断更新,很多数字化教材都落后于教材的更新,因此需要甄选,把合适的数字化教材挑出来使用,尽量提前准备自己的数字教材库,做好目录方便查找和使用。另外,还需要对数字化教材能做简单修改,对于不适合自己教学的部分做好删减和补充,要让数字化教材能真正辅助自己的教学。
  要学会常用的音视频转化裁剪、合成操作,把网络上和其他途径获得电子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使之能为己所用。比如常用的一些电子书的制作工具,要能简单地使用。很多电子教材上都有各种水印,可能影响观看,这就需要利用相应的软件打开,进行相应的操作。图片上有水印的就用一些简单的绘图软件删掉,当然亦可以插入代表自己或者学校的图片或者标示。音乐太长的可以利用声音处理软件剪掉一些,或者干脆换一首背景音乐。视频也同样可以通过一些处理视频的软件进行修改,重新插入……数字教材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数字化”,能够活学活用才是关键。
  四、要重视教材的“数字化”,避免教材的过度“电子化”
  有关专家指出,教材数字化不是教材电子化,简单地把课本变成网页浏览只是教材数字化的最初级形态。数字教材建设应当有一个动态的学习平台,使教学和管理、课堂和网络等各方面紧密结合,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动态的、及时的交互学习模式转变。
  五、数字化教材要重视学习的互动化
  数字化教材倚靠数字化学习平台支持教学活动,其本质在于帮助教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中能够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对话分享。同时,学生借助这一平台,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拓展和创造,形成新的认识和提高,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到最大。
  六、数字化教材的應用要强化学习环境网络化
  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应注重其综合性、互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学习环境的网络化。比如,“电子书包”有学习终端、学习云平台、学习内容三个核心,其中学习云平台就是网络化的数字教材环境,学习云平台要对接学生的学习终端,还要对接云端教室。这样,“电子书包”就是一个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微格教室、校园电视台等多种环境为一体的新形式教学环境,使用了包括电子白板、数字笔、电视墙、无线网络、数字摄像在内的多种技术和实时反馈系统。通过学习云平台,实现数字教材的网络化管理和智能型服务:教学、评价、诊断与补救,学生通过这一网络环境,增强了师生、生生的互动性和对知识的创造性。
  七、数字化教学应注重形式多样,增强学生的兴趣
  即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多样知识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全程学习档案控制、获取定量评价数据等是数字教材的网络化管理要点,而立体化数字教材则是指在内容呈现形式上,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发展到网络课程、教学课件、音像制品、教学资源库、教材应用和服务支撑平台等多种立体化状态。也就是我们对数字教材的认同是基于广义的、立体的,而不是狭义的、单一的。
  数字化教材来袭,对学校制度、队伍管理以及教师培训等提出了诸多挑战,适应是硬道理,有为是真出路。为此同时,需要谨慎对待。虽然“三通两平台”为此准备了物质条件、资源条件和师资条件,但是课程实施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的跟进、学校制度与评价量规的改善、教师队伍的群体应用、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整合、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设施设备与软件资源的支持等,都必须建立一套制度与机制,否则,数字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就会受制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不高,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终会使得数字教材变得有其名而无其实。
  作者简介:
  魏新军(1975年),男,汉族,大学本科,阳信县水落坡镇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造 高效课堂  【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美术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艺术实践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关键词】实践 兴趣 自主学习 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25-0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产物,成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快乐体育教学实际上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关键词】快乐体育 中学体育 教学思想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6-02  
【摘要】班级自主管理是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必然走向,班主任要从“保姆型的管理”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者,运筹帷幄的指挥者,要使班级管理更高效,学生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高。班主任就要用心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大胆地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 学生 自主管理 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