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高校工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sh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门课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需综合运用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内容复杂繁琐,常规讲授的授课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该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参考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授课模式,提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法,将设计课题与课程有机结合,旨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中逐渐掌握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076-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14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习到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荷载等知识[1-3],完成系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如钢筋混凝土楼盖、砌体墙体等)工作,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结构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混凝土结构设计部分与砌体结构设计部分。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此方法数十年来延用固有其可取之处,但究其整体教学过程,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听课,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与练习。反观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为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教师仅花费少量课时进行设计课题开题,其余课时时间均为为学生答疑及指导学生设计。这种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参与到设计课题中,通过自身亲历的设计过程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基于本课程为设计课程的性质,参考建筑学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做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应用在自身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练促学,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以下将针对本课程各方面逐一进行列举。

一、《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本门课程,通过对往届学生的教学记录及考核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首先,本门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国家诸多规范条文、图集。规范中不乏文字冗长、内容繁杂的条文,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同时难以一次性理解。故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加剧了课程内容的乏味程度,部分条文内容仅凭听课难以理解,学生不易产生兴趣。部分对前置基础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异常吃力[4],逐渐磨灭信心,放弃对本课程的学习。
  其次,本门课程综合性较强,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大量的力学、专业基础课知识[4],即不仅需要学生将所学的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同时,部分对前置基础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异常吃力[5],逐渐磨灭信心,放弃对本课程的学习。教师进行常规课堂讲授,只能让学生了解一个大致的框架,难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设置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环节,时间集中于课堂讲授完成后的在一两周乃至几天之内,部分学生主观能动性差,课下很少再去研究课程相关内容。仅凭教师于课堂上的讲授,学生课下不练习,无法将诸多知识融会贯通,学习过程的诸多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因考核时间较短,指导教师分身乏术,无法对学生进行详细指导,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解答,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摸不着头脑甚至乱做一气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学生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部分学生较为懒散,缺乏学习动力,往往要等待接近成果提交日期的前一两天才开始设计,时间仓促,整个设计过程中只能从其他同学处“捡现成”,使得学生课程设计中滋生严重的抄袭现象。
  最后,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以学生上交的最终设计成果辅以出勤率等简单考核指标作为成绩构成,缺乏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体现,最终的考核成绩较为片面,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二、《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如力学知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等)对完整结构(或部分结构)进行设计的方法。针对结构设计而言,抛开实际操作,仅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是远远不够的,故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思想即着眼于平时,致力于设法提高学生课下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进行大量的实际练习。改革将课程剖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砌体结构设计两个大方向,每个方向设置一个设计课题,学生通过完成设计课题,对相关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上述课程改革思想,相较传统教学模式,参考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做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改革模式,即课程前期用较少的几个课时向学生教授设计中需要运用的知识点,完成后安排设计任务,学生按照设计任务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结合本课程内容,可划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砌体结构设计两个大课题,并分别拟定设计任务。拟定设计任务时,应针对学生学号对一些设计计算参数进行变动,保证全班任意两个学生之间的设计计算参数都不完全相同,力求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
  安排设计任务后,其后课时授课均采用“以做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设计任务要求进行工作。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学生进行设计上的检查、监督及指导;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进行设计任务和针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请教。此改革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地把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可以借由课堂时間请教教师进行解答,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进程难以掌控和遇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答的难题。鉴于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内学生可以自由走动、讨论问题及向任课教师请教,与传统课堂不同,故教师应注意设置成绩形式把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让学生认识到出勤的重要性,杜绝学生出现迟到、缺旷等现象。   此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学”的内容。通过安排设计任务,定期监控学习进度,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去学;同时,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较好的整体学习氛围,在此氛围下,学生能够更加自觉、自主地进行设计,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方采用先对学生进行摸底,随后按其对相关基础及专业知识的高低进行分类,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对基础较好、设计进度较快的部分学生适当地减少关注和把控,对基础较差、设计进度较慢的学生提高关注,增加主动指导次数,同时加强对此部分学生设计进度的把控及检查,以保证其能够按预定的进度完成设计任务。从最终学生完成设计的总体效果来看,此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本课程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大量的教学时间交由学生进行自主课程学习,故学生平时学习、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应在最终的考核环节中有较为全面、详尽的体现。传统考核环节过于注重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质量,往往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一个出勤或其他指标简单地反映,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付出。综上所述,需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以期全面的对学生平时表现、期末设计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的成绩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相符。
  按上述思想,为真实反映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各课题开题前应针对中间设置的两次阶段检查分别拟定检查参考进度与质量标准,学生的进度超过参考进度加分,不足参考进度扣分;同时对学生的阶段成果的质量进行审核,按成果完成度及完成质量进行评分,进度成绩与成果成绩即构成平时成绩。此模式弥补了传统考核模式中未反映学生平时表现的缺点,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最终成果情况,全面地记录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教学改革以设计课题设计的形式进行,为能够真实采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须在教学进行一定时间后设置设计课题阶段检查。在阶段检查前应推敲、设置较为完善的阶段检查评分细则,力求真实评价学生在该阶段的成果完成质量,并由此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较为完整的时间段,按照评分细则的指导,一次性地检查授课班级学生的阶段成果并进行详细、全面的记录。
  本课程分为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方向与砌体结构设计两个设计课题,考核环节应根据各课题内容多少设置课题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各课题成绩之和即为课程最终成绩。为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平时表现,各课题的平时成绩与提交成果成绩需各占一定比例。我院实习的教学改革中,混凝土结构设计课题综合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砌体结构设计课题综合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各课题平时成绩与提交成果成绩各占课题综合成绩的50%,平时成绩以阶段检查的成绩作为依据,课题成绩以学生提交最终成果成绩作为依据。
  最后,针对教学改革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如课程结束后可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教等形式收集学生对本门课程改革模式的反馈,进一步收集学生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诉求。总而言之,即是让教师能够自省自察,以期在下一学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本学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达到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的目的。

四、《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改革试行成果


  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按上述教学改革思路,2016级土木工程专业3个班级共118人于2018—2019学年秋学期按照本改革方案思路进行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教学及考核模式的改革,经任课教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从学生提交的最终成果来看,图纸风格各异,基本没有雷同的情况。这说明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较大程度地杜绝了直接抄袭的现象。
  第二,学生提交的课题最终成果成绩基本与其阶段性检查成绩相符,即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提交的最终成果较为优秀,平时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交的最终成果较为一般。这表明,通过设立一系列条件进行控制,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平时的努力来获取较好的成绩,无法再像以前一样靠抄袭别人的成果蒙混过关。
  第三,课程综合成绩达到70~80分段学生共6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2.55%;80~90分段学生共4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4.75%;90分以上分段学生人数为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69%;70分以上分段学生共10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8.98%。总体而言,70分以上各分数段占比较前几届学生有所提高,说明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第四,通过对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发现学生普遍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持赞许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完成了由教为主题到练为主题的转变,加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经过对一系列问题的亲身实践,他们对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
  第五,通过对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及自身进行总结,发现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系列问题,如鉴于目前客观条件限制,教学过程中无法随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进行深入的研讨论证,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在下一学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改进问题,强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细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任凤鸣,袁兵. “混凝土結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Z1):123-124.
  [5] 王晓妮,陆益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改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131-132.
  (责任编辑:钟昭会)
其他文献
摘 要: 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实施以后,所有民办高校都面临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办学选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从办学初就选择了走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道路。这源于创办者坚持公益性与创百年大学的端庄办学思想,以教为志的教育情怀和遵循大学之道的站位选择。这是一种自然发酵、自然生成过程。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非营利性办学使学校始终走在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前沿,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首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博士立项建设单位,成为非
期刊
摘 要: 高品质的消费旨趣是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非货币收益之一,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心理基础。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与人们的品牌消费态度偏好呈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是连接两者的重要机制。教育程度对品牌消费态度的影响仅在高中以上水平的群体中存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累积性。这为我们基于学校教育的政策供给来扩大居民消费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 教育程度;主观社会经
期刊
中国免费师范政策经过百年的"政策钟摆",再次纳入国家的教育政策,指向"三要"精神内核,直击当下城乡师资失衡与差距。杭州师范大学以"三目六维"的定向全科小学教师为突破口创生性执行国家的免费师范政策,强化定向全科的"需求導向"、名师引领的"卓越导向"。免费师范政策改进的可能与保障是提供全科小学教师的发展平台、确定全科小学教师的身份认定、赋权全科小学教师的自主选择,确定国家免费师范政策的卓越导向。
期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一項影响力非常大的特大型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我国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一直有一种非常复杂的纠结。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的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存在质量与公平两大方面非常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据这一最新结果,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和舆论的客观实际,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权威国际比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最新结果能给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六大
期刊
"专业同一性"乃是"专业课程设置"之科学性、同质性及合理性的一种内在表征。专业的"同一性"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与感受。而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一"不仅会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而且更容易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困惑与苦闷。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度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同"。如是之故,在大学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尤应重视"专业同一性"
期刊
语文课程内容中的诸多"学习任务群"都聚焦在"名著"。"名著导读"从课程的邊缘而进入核心地位。"名著导读"怎么"导"?分享式阅读教学便是一个重要选择,有其必要性。分享式阅读教学,需要对阅读和教学的"双流程",以及师生"双主体"进行整合,从而把基于共同阅读而形成的教师经验、学生经验,名著流传中不同时期多方读者的经验,以及作者所传达的经验等都以分享机制来呈现,供学习选择和实现学生经验的内化。分享式阅读教
期刊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长江经济带智力共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相融合的发展范式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收集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建立CDM-PVAR模型探究系统时空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效应。研究表明:三者在時间上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上游和中游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始终低于下游地区,各省市协调度的走势与总体呈现相似性;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东至西依次递减的格局;
期刊
摘 要: 以《西南传教士档案揭秘》为研读对象,并就其中女传教士群体宣教中国西南期间形成的“看”与“被看”文化模式的义理进行疏诠。“看”是女传教士视角的主动投射,在主动“看”的过程中,折射的是女传教士群体的文化心理。而“被看”模式所彰显的,是中国在特殊时期根深蒂固的“男权至上”思想。透过“看与被看”,一方面凸显了两种文化间的异质性,另一方面,也清楚表明无论西方女传教士还是中国西南腹地的女性,在以男性
期刊
无论是从杜威的教育哲学出发,还是从罗素对哲学的定义来看,生成性教学都不符合哲学的特征。将一种自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哲学"是不严谨的。教学中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无法取代预设的地位,因此它只能作為预设的补充。主张教学应走生成路线的观点具有片面深刻性,将其定位为一种教学范式较为妥当。实现有效的生成,不在于选择何种教学方法,而在于对某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性掌握程度。任何方法只要掌握得好,都是实现生
期刊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新思维相结合,进而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大数据技术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以我国西部某综合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为例,展示了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效,為大数据技术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提供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