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将玉雕产业这一新亮点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领本地玉雕业走出发展局限是许多有识之士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多年研究,分析得出,惠安玉雕经营者可通过玉雕题材上的地域特色与风格上的融古汇今、产品的精雕细作、品牌的精心打造,以及产品文化内涵与品质的提升,玉雕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意与人脉资源的整合,网络交流平台的开设,消费市场的细分与营销,使玉雕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产销循环,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关键词】惠安 玉雕 产业 发展
引言
玉雕工艺在华夏大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我国各地发掘出的新文化时代遗址的玉雕作品可见一斑,如辽宁红山文化的玉龙,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作为中华玉文化的发端,都是我国玉雕文化历史悠久的见证。
自古以来蕴意深刻、质美意卓的玉雕一般只有上层阶层才能接触与持有,玉雕艺术的普及与产业化发展是在中国近现代才逐渐形成规模的,这有赖于玉雕的工业化生产,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玉雕匠人的时间与精力,推进了玉雕文化的大众化与普及率。然而当今国内的玉雕产业,形成著名品牌效应的玉雕产业却了了无几,如何实现玉雕产业的高端化、系统化与品牌化,无疑是很多玉雕行业人思考的问题。笔者近年来有幸参与惠安玉雕产业的调研、投入与生产,同时也研究民间美术产业化发展模式多年,现将本人对玉雕产业化的发展,以惠安玉雕产业化发展为例进行的思考见诸笔下,以抛砖引玉,得出更有意义、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回答。
惠安素以石雕闻名,其历史悠久,技艺巧夺天工,有“中华一绝”之美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也因此有“中国石雕之都”的美誉。近来,在传统石雕行业因环境卫生、劳动保护、人员待遇等因素逐渐显现发展瓶颈的情形下,玉雕逐渐成为惠安当地上至各级政府,下至雕塑行业所期待的产业发展新亮点。相比石雕而言,玉雕在环境保护、劳动强度、工人待遇以及产品价值上更具有发展优势。正所谓“石之美者为玉”,玉为石之精髓,国人自古即有重玉的传统,以玉比德,以玉辟邪趋吉,以玉传情会友,国人对玉之情感独特而深刻,对玉器的持续需求,着实形成了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消费市场。惠安如何将玉雕产业这一新亮点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领惠安雕业走出发展局限是许多惠安有志之士值得思考的问题。
惠安玉雕业目前正处于投资与创业阶段,如何塑造惠安的玉雕品牌,开发国内外玉雕市场,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规划与探索。
1 突出地域特色,把握传统文脉,海纳玉雕精粹
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在当今已表现为民间无处不在的“玉石情结”,材质、题材各异的玉雕工艺品均为国内消费者喜闻乐见,也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接受。然而国内玉雕行业虽然表面一派繁华,背后却渐显疲态,在大多数资本以逐利获益为目的的前提下,玉雕工艺日益商业化与规模化,难免导致国内大部分玉雕作品的题材、构图、风格存在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雷同现象。在这种状态下的惠安玉雕如何塑造耳目一新的风格,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呢?
笔者认为,惠安玉雕应坚持本地地域特色,发掘与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底蕴。惠安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立县,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有着独具一方的地方特色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惠安多姿多彩的地方节俗,奇丽的女子民族服饰,浪漫优美的海域风景,均构成了这个地方浓郁的沿海风情。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惠安玉雕当然也离不开生活,惠安一切的风景事物,世故人情皆可入题,这正是丰富的玉雕题材来源,可以让惠安玉雕题材独步于国内外,因为民族的才正是世界的。惠安传统的石雕文化也可为玉雕所借鉴,虽然两种技艺有所差别,但雕艺之间相互借鉴,是常有之事,如广州传统玉雕即受牙雕的影响,有透雕堆叠的特色。当然,对传统文脉的把握也不能只局限于雕艺,任何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借鉴,如剪纸、刺绣、戏剧、书法、皮影,只要是精华,都可吸收,以进行题材的创作与延伸,这一点可向海派玉雕学习,其题材上的海纳与技艺上的精作,不愧为当代玉雕的典范。
在把握传统文脉的同时,也要有时代风格,艺术当随时代,玉雕工艺若不能反映当今时代特色,普遍仿古,一味追随吉祥寓意,讨得好意头,恐怕也容易丧失生命力,缺少灵性与新意。诚如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所言:“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广东象牙业创作了成昆铁路的作品赠送给联合国,传为佳话。而现在的玉雕产品却普遍不具有时代感,说明作者们没有深入生活,缺乏感性认识又缺乏一线的采风,当然难以创新。”因而,玉雕创作者应多进行一线采风,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体现时代新貌,让玉雕焕发新的生命力。工艺作为最贴近生活的艺术,也最能反映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玉雕工艺也应多尝试各类风格,吸取各地玉雕精粹,生活的、梦幻的、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只要是好的、美的,均可作为创作借鉴源泉,做到玉雕题材上的本地特色,风格与创作手法上的海纳百川。
2 提升产品品质,引进培养人才,塑造玉雕品牌
目前国内玉雕行业,有以大批量粗制为主的产地,如河南部分玉雕产地,就没有本土原创的风格,大部分玉器加工制作比较粗糙,手镯等工艺含量低的制品量非常大,一时之间,玉雕业中的“河南工”主要是指加工工艺比较粗糙的作品;当然也有精工细致的品牌玉雕产业,如上海的“琢艺轩”,即提出“唯美、唯艺、唯精”的设计口号。
毫无疑问,尽管前者销售量大,产品流转快,但对玉料资源的浪费以及利润的低薄,断非玉雕长远发展之路,只有塑造玉雕品牌,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玉雕品味,注重因材施艺,精雕细琢,才能形成玉雕产业的长远发展,对玉石资源的利用才是可持续性的。自古来,玉器中的文人雅玩,宫廷贡品,其价值之高自不可言,因其选料之精,用材之细,更重要的是其赏玩意味中兼有品味与内涵,才使得玉器在玉料本身材质之外更是身价百倍。在这里,玉器本身意的展现,境的营造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技艺熟稔之上的,思想的产物,是普通玉雕师难以企及的,需要能创造品牌的工艺大师。 一个知名玉雕品牌的背后,往往是一个甚至一群工艺大师,因此,惠安玉雕业若要形成自己的品牌,首先要引进工艺大师,其次是通过技艺的传承与磨炼,培养本地工艺师,再逐渐从中走出大师级人物。具有极高艺术素养的玉雕大师是罕见而难以培养的,惠安玉雕行业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引入高素养的艺术大师,与本地玉雕师合作,进行设计与创新,艺术大师负责美境的设计与营造,工艺师则负责材质与美的结合。另一方面,加快本土玉雕工艺师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据悉,福建省建明玉雕工艺有限公司已与惠安开成职业中专进行校企合作,在该校开办“玉雕工艺”专业,实行玉雕工作员工的“订单式培养”,这无疑是富有远见卓识的。
3 整合创意资源,突显创新思维,力创产品优势
惠安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台胞达90多万人,这些台胞爱国爱乡,踊跃参与惠安建设,是惠安当地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台湾工艺品进入国际市场较早,已形成发达的国际销售网络和销售团队,在设计风格上与国际流行趋势相符,但台湾现在人力成本高涨,市场空间也趋向饱和,如果惠安能够利用侨乡的地利,挖掘人脉资源,与台湾工艺设计企业联手,发挥内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人力优势,整合台湾创意设计与营销优势,共同努力,则既可拥有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可走向国际,打造民族品牌。
惠安政府还可联合各个玉雕企业合作打造一个国内外大规模的网络玉雕设计、交流及销售平台。一方面各个企业可将各类玉材的详细图片放在网上,征集最有创意,最符合玉质特点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为全国玉雕人才成立对话沟通与创意碰撞的设计交流中心,同时还可建立收藏、定制、生产、营销、售卖一条龙的网络交易与拍卖平台。如此即可整合各方创意资源,突显玉雕设计创新点,也能打造出惠安玉雕的产品优势。
日前,惠安石、木、玉雕作品版权登记服务中心已然成立,为企业与个人申请登记版权提供了莫大的方便,对于富有原创性的玉雕制品,可将图片与版权号放置在该网站上,以显示版权的严肃与权威性,另外也可进一步宣传原创设计。
4 细分消费市场,细化产品类别,引领消费潮流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应定位明确,这样才有清晰的销售目标,明白该用哪种方式进行营销。在细分消费市场上,玉雕企业可以将消费群体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第一类是高端藏家,注重玉质、玉工及意境之美,同时也注重大师作品,不惜一掷千金收藏珍品;第二类是注重实用性,购买产品是用于个人佩戴或赏玩、摆放,消费能力有限,对玉质要求不甚高;第三类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可能用于收藏,也可能自己把玩。这类分法是否准确,有待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市场调研。针对这三类消费者,企业则可以推出不同系列、不同价格的产品,以迎合不同的消费群体。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即便宜并不代表粗制滥造,只能是玉质、玉料的区分,以及玉工多少的区别,即使最便宜的产品,也要保证产品工艺上的美观大方。
对于玉雕产品也要细致分类,每一个系列的每一件产品都应有优美的名字,详细的设计说明和产品介绍,以显示生产者的用心与诚意,这样一方面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消费者前来赏析及购买,另一方面,也能将部分低端客户逐渐引向高端客户。在销售手段上,每一年度,或是每一时节,可针对不同的时间段,推出不同的创意设计与产品,如在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前,可推出相应的情侣产品,在商场专柜和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大势宣传。对于购买了产品的客户,应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可积分,可兑奖,或可同等价值产品能够以旧换新,只需收取一定手工费。
总的来说,国内玉雕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七彩云南”玉雕品牌做得就非常成功,其实体店与品牌官网相互结合进行宣传销售,对于惠安玉雕企业颇有借鉴意义。
结语
惠安玉雕业经营者可通过玉雕题材上的地域特色、风格与创作手法上的融古汇今、产品的精雕细作、品牌的精心打造,以及产品文化内涵与品质的提升、玉雕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意与人脉资源的整合、网络交流平台的开设、消费市场的细分与营销,使玉雕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产销循环,相信定会让惠安玉雕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惠安百姓安居乐业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是笔者为惠安玉雕发展事业的一些浅显的建言,做为玉雕业发展的一个旁观者,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希望有识之士通过阅读此文,能够得出更有创新理念的发展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惠安 玉雕 产业 发展
引言
玉雕工艺在华夏大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我国各地发掘出的新文化时代遗址的玉雕作品可见一斑,如辽宁红山文化的玉龙,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作为中华玉文化的发端,都是我国玉雕文化历史悠久的见证。
自古以来蕴意深刻、质美意卓的玉雕一般只有上层阶层才能接触与持有,玉雕艺术的普及与产业化发展是在中国近现代才逐渐形成规模的,这有赖于玉雕的工业化生产,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玉雕匠人的时间与精力,推进了玉雕文化的大众化与普及率。然而当今国内的玉雕产业,形成著名品牌效应的玉雕产业却了了无几,如何实现玉雕产业的高端化、系统化与品牌化,无疑是很多玉雕行业人思考的问题。笔者近年来有幸参与惠安玉雕产业的调研、投入与生产,同时也研究民间美术产业化发展模式多年,现将本人对玉雕产业化的发展,以惠安玉雕产业化发展为例进行的思考见诸笔下,以抛砖引玉,得出更有意义、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回答。
惠安素以石雕闻名,其历史悠久,技艺巧夺天工,有“中华一绝”之美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也因此有“中国石雕之都”的美誉。近来,在传统石雕行业因环境卫生、劳动保护、人员待遇等因素逐渐显现发展瓶颈的情形下,玉雕逐渐成为惠安当地上至各级政府,下至雕塑行业所期待的产业发展新亮点。相比石雕而言,玉雕在环境保护、劳动强度、工人待遇以及产品价值上更具有发展优势。正所谓“石之美者为玉”,玉为石之精髓,国人自古即有重玉的传统,以玉比德,以玉辟邪趋吉,以玉传情会友,国人对玉之情感独特而深刻,对玉器的持续需求,着实形成了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消费市场。惠安如何将玉雕产业这一新亮点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领惠安雕业走出发展局限是许多惠安有志之士值得思考的问题。
惠安玉雕业目前正处于投资与创业阶段,如何塑造惠安的玉雕品牌,开发国内外玉雕市场,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规划与探索。
1 突出地域特色,把握传统文脉,海纳玉雕精粹
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在当今已表现为民间无处不在的“玉石情结”,材质、题材各异的玉雕工艺品均为国内消费者喜闻乐见,也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接受。然而国内玉雕行业虽然表面一派繁华,背后却渐显疲态,在大多数资本以逐利获益为目的的前提下,玉雕工艺日益商业化与规模化,难免导致国内大部分玉雕作品的题材、构图、风格存在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雷同现象。在这种状态下的惠安玉雕如何塑造耳目一新的风格,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呢?
笔者认为,惠安玉雕应坚持本地地域特色,发掘与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底蕴。惠安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立县,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有着独具一方的地方特色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惠安多姿多彩的地方节俗,奇丽的女子民族服饰,浪漫优美的海域风景,均构成了这个地方浓郁的沿海风情。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惠安玉雕当然也离不开生活,惠安一切的风景事物,世故人情皆可入题,这正是丰富的玉雕题材来源,可以让惠安玉雕题材独步于国内外,因为民族的才正是世界的。惠安传统的石雕文化也可为玉雕所借鉴,虽然两种技艺有所差别,但雕艺之间相互借鉴,是常有之事,如广州传统玉雕即受牙雕的影响,有透雕堆叠的特色。当然,对传统文脉的把握也不能只局限于雕艺,任何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借鉴,如剪纸、刺绣、戏剧、书法、皮影,只要是精华,都可吸收,以进行题材的创作与延伸,这一点可向海派玉雕学习,其题材上的海纳与技艺上的精作,不愧为当代玉雕的典范。
在把握传统文脉的同时,也要有时代风格,艺术当随时代,玉雕工艺若不能反映当今时代特色,普遍仿古,一味追随吉祥寓意,讨得好意头,恐怕也容易丧失生命力,缺少灵性与新意。诚如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所言:“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广东象牙业创作了成昆铁路的作品赠送给联合国,传为佳话。而现在的玉雕产品却普遍不具有时代感,说明作者们没有深入生活,缺乏感性认识又缺乏一线的采风,当然难以创新。”因而,玉雕创作者应多进行一线采风,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体现时代新貌,让玉雕焕发新的生命力。工艺作为最贴近生活的艺术,也最能反映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玉雕工艺也应多尝试各类风格,吸取各地玉雕精粹,生活的、梦幻的、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只要是好的、美的,均可作为创作借鉴源泉,做到玉雕题材上的本地特色,风格与创作手法上的海纳百川。
2 提升产品品质,引进培养人才,塑造玉雕品牌
目前国内玉雕行业,有以大批量粗制为主的产地,如河南部分玉雕产地,就没有本土原创的风格,大部分玉器加工制作比较粗糙,手镯等工艺含量低的制品量非常大,一时之间,玉雕业中的“河南工”主要是指加工工艺比较粗糙的作品;当然也有精工细致的品牌玉雕产业,如上海的“琢艺轩”,即提出“唯美、唯艺、唯精”的设计口号。
毫无疑问,尽管前者销售量大,产品流转快,但对玉料资源的浪费以及利润的低薄,断非玉雕长远发展之路,只有塑造玉雕品牌,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玉雕品味,注重因材施艺,精雕细琢,才能形成玉雕产业的长远发展,对玉石资源的利用才是可持续性的。自古来,玉器中的文人雅玩,宫廷贡品,其价值之高自不可言,因其选料之精,用材之细,更重要的是其赏玩意味中兼有品味与内涵,才使得玉器在玉料本身材质之外更是身价百倍。在这里,玉器本身意的展现,境的营造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技艺熟稔之上的,思想的产物,是普通玉雕师难以企及的,需要能创造品牌的工艺大师。 一个知名玉雕品牌的背后,往往是一个甚至一群工艺大师,因此,惠安玉雕业若要形成自己的品牌,首先要引进工艺大师,其次是通过技艺的传承与磨炼,培养本地工艺师,再逐渐从中走出大师级人物。具有极高艺术素养的玉雕大师是罕见而难以培养的,惠安玉雕行业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引入高素养的艺术大师,与本地玉雕师合作,进行设计与创新,艺术大师负责美境的设计与营造,工艺师则负责材质与美的结合。另一方面,加快本土玉雕工艺师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据悉,福建省建明玉雕工艺有限公司已与惠安开成职业中专进行校企合作,在该校开办“玉雕工艺”专业,实行玉雕工作员工的“订单式培养”,这无疑是富有远见卓识的。
3 整合创意资源,突显创新思维,力创产品优势
惠安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台胞达90多万人,这些台胞爱国爱乡,踊跃参与惠安建设,是惠安当地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台湾工艺品进入国际市场较早,已形成发达的国际销售网络和销售团队,在设计风格上与国际流行趋势相符,但台湾现在人力成本高涨,市场空间也趋向饱和,如果惠安能够利用侨乡的地利,挖掘人脉资源,与台湾工艺设计企业联手,发挥内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人力优势,整合台湾创意设计与营销优势,共同努力,则既可拥有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可走向国际,打造民族品牌。
惠安政府还可联合各个玉雕企业合作打造一个国内外大规模的网络玉雕设计、交流及销售平台。一方面各个企业可将各类玉材的详细图片放在网上,征集最有创意,最符合玉质特点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为全国玉雕人才成立对话沟通与创意碰撞的设计交流中心,同时还可建立收藏、定制、生产、营销、售卖一条龙的网络交易与拍卖平台。如此即可整合各方创意资源,突显玉雕设计创新点,也能打造出惠安玉雕的产品优势。
日前,惠安石、木、玉雕作品版权登记服务中心已然成立,为企业与个人申请登记版权提供了莫大的方便,对于富有原创性的玉雕制品,可将图片与版权号放置在该网站上,以显示版权的严肃与权威性,另外也可进一步宣传原创设计。
4 细分消费市场,细化产品类别,引领消费潮流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应定位明确,这样才有清晰的销售目标,明白该用哪种方式进行营销。在细分消费市场上,玉雕企业可以将消费群体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第一类是高端藏家,注重玉质、玉工及意境之美,同时也注重大师作品,不惜一掷千金收藏珍品;第二类是注重实用性,购买产品是用于个人佩戴或赏玩、摆放,消费能力有限,对玉质要求不甚高;第三类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可能用于收藏,也可能自己把玩。这类分法是否准确,有待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市场调研。针对这三类消费者,企业则可以推出不同系列、不同价格的产品,以迎合不同的消费群体。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即便宜并不代表粗制滥造,只能是玉质、玉料的区分,以及玉工多少的区别,即使最便宜的产品,也要保证产品工艺上的美观大方。
对于玉雕产品也要细致分类,每一个系列的每一件产品都应有优美的名字,详细的设计说明和产品介绍,以显示生产者的用心与诚意,这样一方面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消费者前来赏析及购买,另一方面,也能将部分低端客户逐渐引向高端客户。在销售手段上,每一年度,或是每一时节,可针对不同的时间段,推出不同的创意设计与产品,如在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前,可推出相应的情侣产品,在商场专柜和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大势宣传。对于购买了产品的客户,应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可积分,可兑奖,或可同等价值产品能够以旧换新,只需收取一定手工费。
总的来说,国内玉雕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七彩云南”玉雕品牌做得就非常成功,其实体店与品牌官网相互结合进行宣传销售,对于惠安玉雕企业颇有借鉴意义。
结语
惠安玉雕业经营者可通过玉雕题材上的地域特色、风格与创作手法上的融古汇今、产品的精雕细作、品牌的精心打造,以及产品文化内涵与品质的提升、玉雕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意与人脉资源的整合、网络交流平台的开设、消费市场的细分与营销,使玉雕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产销循环,相信定会让惠安玉雕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惠安百姓安居乐业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是笔者为惠安玉雕发展事业的一些浅显的建言,做为玉雕业发展的一个旁观者,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希望有识之士通过阅读此文,能够得出更有创新理念的发展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