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持久战,必须紧紧围绕以“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文化涵养,这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此,必须认真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科学化是机制建立的客观依据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就如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长效机制就是人们长期可以坚持的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的实施过程中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作用力。
科学化是精准施策教育的基础
内因需求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天然必然性”,“人以其需要的广泛性和无限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能动反映机制:核心价值观的能动反映机制指的是大学生以已有的意识和观念为媒介,主动地、意识地、自我性地吸收某种教育影响,并将其印入脑海的过程。首先是核心价值观刺激的强度:主动接受教育的程度、几率、力度越大,越能引入大学生的注意和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程度、几率、力度过大,容易引起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感。其次是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认知以及客观需要的共鸣度: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认知表现为一定的需求、观念、希望、心理和瞻望,与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契合度越高,认同度越高。最后是兴趣和爱好吸引:即大学生对某种事物或事物的积极的情绪反应和选择性态度,比如:逃课、玩手机、网上购物、叫外卖等。
内化心理调控机制: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枚纽扣”,通过择选、感知、整合、内化等相互联系,持续不断发展;即使大学生建立新型认知结构,并融入自我涵养,对核心价值观产生由衷的信仰,使之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指南和坚定信念;并通过意志、情感、习惯、气质、性格、个性等心理特征调节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形成自主、积极、开放、稳定的心理特征,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运用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支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课堂和课外构成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两大模式。在现阶段教育过程中,课堂存在条块状,课程相互缺乏有机联系,课程缺乏整体性的教育意义。同时,课堂与课外缺乏关联性,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这些外在表象显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亟待形成。
运用系统化的科学思维考量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面向大学生实施教育工作时,我们需要从大学生的认识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对大学生自身的感悟,以及对自身作出的预期蓝图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纠正过去片面的改造思维系统,转变为大学生自主选择思维,让学生滋生内省动力,发挥更大主导作用,也就是“启迪—转化—成长”的塑造模式,这种系统化的塑造思维模式,使大学生成为思想的拓荒者和开启者。
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开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大力推动各项工作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精准掌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运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开展细分化引导,创新教育形式。
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过程机制
关注价值自觉:价值自觉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精神基础。价值自觉是指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对于国家、社会、民族的感悟、觉醒。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以其主体需求为依据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功能,但并不能脱离大学生的自身实际而独立地发挥作用。大学生在教育作用下必须对价值观进行选择和内化。
形成价值共识:价值共识就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通过相互融通等方式而构成的对于某类价值的一致性观点和态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交往实践比较密切,使他们在意念、行为等方面易于走向趋同,这种共鸣性的内驱力使得群体之间内部的价值观念容易被认同、强化并积累,增强群体的聚合力和文化认同,进而形成独特文化内涵和价值共识。
促使价值升华:价值升华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驱动力。价值升华就是用理性思维来审视、检验人们的价值观;将价值观整合概括、提升和凝炼,实现由低到高,从偏到全,个体理想化、固化,形成共同的价值理想。一是系统调适;二是凝炼提升。系统调适,就是按照某一种原则和方式整理和调整,使之系统化、一体化;凝炼提升,是指在价值真理的指导下,个体实现价值自觉、自我矫正,使价值观更加合理、崇高、完善,从而固化成熟自身核心价值观。
时代化是机制内在的发展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方向盘、地图、路标,就是我们的指南针。……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必须有给我们指引前进方向的路标,这种路标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大力推进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具新作为。
时代化创生教育发展的新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面临新的课题。新课题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时代化即是新思路新方法的前提,也是研究新课题的基础。首先,教育要把握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其次,教育要把握新使命;最后,应当将国家的阶段发展同学生个体发展紧密结合、分步骤推进,应当将“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个人思想之中,使之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时代化要求必须树立“三因”理念:习近平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这是新时代条件下指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因事而化”就是要摸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因时而进”就是从新时代特征出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捕捉教育工作有利契机,因时利导,应时而行,顺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变革、新常态,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时代化必须坚持质量标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完善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就是必须实行“以评促建、以建促评、以评促改”的方针,检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身的能力或性能对党和国家发展需要以及师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满意状况或水平。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进一步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我们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美德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让中国成为求真、崇德、尚美的美德国家”。
构建学习教育机制: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从世情、党情、国情现实出发,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发展方向,确立人生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好大学生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三重使命。专业课、实训课、基础课等教学活动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自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案以及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发挥协同育人效果。
构建“三全”培育机制:首先,要解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培养廣大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良好师德。其次,在实施教育中,注重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贴近”原则,帮助大学生克服临近毕业时择业、创业、生存、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扰与迷茫,重塑健全完善的人格心智。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办学理念、制度和章程,体现在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时时处处。
构建有效的探索发展规律的机制: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将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需求同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注重相互间的协调共进。在推进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将新时代思想内涵同教育的全过程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把握的方式展开。在对大学生普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共同价值观的同时,需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对大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引导,只有遵循了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效果。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如何落地生根,如何整合力量,坚持正确导向,实现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实现组织保证:首先,高校要积极构建在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及学工系统为主实施的教育管理系统(顶层设计上可成立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和规划,各职能部门督促执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纵向到人、横向到边、全覆盖,全体教职员工都是教育实施的直接参与者。
加强督导评价: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关机构和职能部门负责制,保障教育的质量,夯实教育的基础。同时根据管理权限和现实要求,建立具体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再分解若干子制度,彼此间相互关联和有效配合,形成制度合力。其次是执行力的优化。任务分解落实、内容的具体化、内容的时代性以及执行力的可靠性。最后是评估机制的建立。根据教育部高校开展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要求,完善评估诊断改进指标体系,成立教育工作督导组,实施经常性督导,并将督导单位和个人业绩纳入学校内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强化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的要求去构建,以保证从发展取向上的基本方向和定位。以集约化体制为保障,整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资源体系,建立宏观资源调控机制,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体制内联合和体制外联合的协调一致。通过共享课程开发、师资建设、课外设计等方式转化为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执行辅导员准入制度,完善岗位竞聘晋升和干部选拔任用、培训进修、职称评聘等相关工作,努力确保这支生力军队伍作用的发挥。
社会化是机制发挥长效作用的现实途径
列宁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可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个思想还是伟大的老空想家们提出来的,‘学生们’也完全赞同这个思想。 ”
创新引领与活动交互作用的结合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力量源泉,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培育和造就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贯穿结合融合,落细、落小、落实;做到创新引领、活动充分、导向正确、自我完善。
育德修身与主动参与相统一:大学生必须自觉树立创新思想观念,更好地育德修身;勤奋学习,努力探索,在未知领域大胆创新。主动广泛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另外,应该谦虚谨慎,向前辈、同行学习,向社会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做到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开展“崇尚教育、立德树人”的敬业精神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树立典型、鞭策他人,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校通过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功能,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以增强形成良好校风。 整合资源与各类课堂相统一: 通过整合校内各个部门,实现有机联合、协同作战,以总体规划为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开展好各类课堂教育教学。第一课堂着重夯实大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理论前沿,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能的基本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专业、技术等竞赛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第三课堂以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服务、义务献血活动、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主动适应社会,增长才干。第四课堂建立以慕课、视频公开课、手机报、“互联网+课堂”为主要内容,开辟新型学习空间,丰富大学生的视野,实现教学与教育共同促进、相得益彰。
信仰教育与灵魂塑造相统一:信仰教育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如果人人都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到思想、从理论到实践都会在大学生脑海中扎根,才会真正发挥巨大的潜力和正能量。大学生主动接受信仰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现目标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实现目标管理是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大学生人生走好路、起好步的关键。以理想的目标为根本,强化对大学生目标的引导,并有效施以管控,使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谋求身心健康和愉悦。
建立目标:针对大学生们会自觉朝着既定目标作出不懈努力的情况,辅导员首先就要考虑从大一新生开始,摸清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殊专长、心理偏好、体魄状况、创业需求等。其次是帮助大学生订立目标,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学期计划、学年安排、阶段总结等。最后是观察大学生思想动态,让大学生得到及时的指导开释和慰藉,达到教育的目的。
过程管理:教育工作者运用激励理论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自己制定工作目标、自主进行自我控制,主动进行自我评价,自觉采取措施达成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思考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认知结构、生涯规划、发展前瞻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刻理解把握教育目的和管理的实质,将管理与育人有机结合统一到客观环境和各个因素里,实行同向同行。
有效监控: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目标技能的循环提升会持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积极性。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头脑,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大学生的首位,始终把确立大学生学习态度、做人做事融入与人民共命运、与祖国同成长、与民族共奋进的良性轨道上,始终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联系在一起。认真做到经常督促和检查,应时修正目标,跟踪反馈和把控。
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育人根本任务,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树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抱负远大、脚踏实地、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增强工作责任感,必须研究工作对象,必须探索工作规律,实现教育的目的性、有效性、可塑性。
家庭教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需要家庭环境的有效支撑,健康的家庭文化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习得基础价值规范的重要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优良品质,优化家庭教育,家长要教育引导子女谨慎选择交往对象,谨慎选择交往场所,自觉形成尊尚朴素、诚实、向善、和谐、友好的家庭生活情趣。新生入学,高校要举办家长见面会,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学生外出、因公出差等机会加强学生家访,经常保持与家长沟通联系,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教育:高校首先应把社会实践纳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纳入学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制定教育大纲,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增强和提高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其次是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广泛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寻找“红色基因”,依托革命基地,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使大学生在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时代教育、“中国梦”教育等活动中启迪思想,开拓视野,坚定科学信仰,实现理想目标的升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维护者、执行者、实践者。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抓紧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健康成长成才。
(本文系2016年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类重点课题“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16SKSZ060)的阶段成果,作者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科学化是机制建立的客观依据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就如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长效机制就是人们长期可以坚持的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的实施过程中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作用力。
科学化是精准施策教育的基础
内因需求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天然必然性”,“人以其需要的广泛性和无限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能动反映机制:核心价值观的能动反映机制指的是大学生以已有的意识和观念为媒介,主动地、意识地、自我性地吸收某种教育影响,并将其印入脑海的过程。首先是核心价值观刺激的强度:主动接受教育的程度、几率、力度越大,越能引入大学生的注意和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程度、几率、力度过大,容易引起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感。其次是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认知以及客观需要的共鸣度: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认知表现为一定的需求、观念、希望、心理和瞻望,与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契合度越高,认同度越高。最后是兴趣和爱好吸引:即大学生对某种事物或事物的积极的情绪反应和选择性态度,比如:逃课、玩手机、网上购物、叫外卖等。
内化心理调控机制: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枚纽扣”,通过择选、感知、整合、内化等相互联系,持续不断发展;即使大学生建立新型认知结构,并融入自我涵养,对核心价值观产生由衷的信仰,使之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指南和坚定信念;并通过意志、情感、习惯、气质、性格、个性等心理特征调节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形成自主、积极、开放、稳定的心理特征,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运用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支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课堂和课外构成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两大模式。在现阶段教育过程中,课堂存在条块状,课程相互缺乏有机联系,课程缺乏整体性的教育意义。同时,课堂与课外缺乏关联性,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这些外在表象显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亟待形成。
运用系统化的科学思维考量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面向大学生实施教育工作时,我们需要从大学生的认识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对大学生自身的感悟,以及对自身作出的预期蓝图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纠正过去片面的改造思维系统,转变为大学生自主选择思维,让学生滋生内省动力,发挥更大主导作用,也就是“启迪—转化—成长”的塑造模式,这种系统化的塑造思维模式,使大学生成为思想的拓荒者和开启者。
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开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大力推动各项工作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精准掌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运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开展细分化引导,创新教育形式。
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过程机制
关注价值自觉:价值自觉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精神基础。价值自觉是指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对于国家、社会、民族的感悟、觉醒。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以其主体需求为依据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功能,但并不能脱离大学生的自身实际而独立地发挥作用。大学生在教育作用下必须对价值观进行选择和内化。
形成价值共识:价值共识就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通过相互融通等方式而构成的对于某类价值的一致性观点和态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交往实践比较密切,使他们在意念、行为等方面易于走向趋同,这种共鸣性的内驱力使得群体之间内部的价值观念容易被认同、强化并积累,增强群体的聚合力和文化认同,进而形成独特文化内涵和价值共识。
促使价值升华:价值升华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驱动力。价值升华就是用理性思维来审视、检验人们的价值观;将价值观整合概括、提升和凝炼,实现由低到高,从偏到全,个体理想化、固化,形成共同的价值理想。一是系统调适;二是凝炼提升。系统调适,就是按照某一种原则和方式整理和调整,使之系统化、一体化;凝炼提升,是指在价值真理的指导下,个体实现价值自觉、自我矫正,使价值观更加合理、崇高、完善,从而固化成熟自身核心价值观。
时代化是机制内在的发展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方向盘、地图、路标,就是我们的指南针。……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必须有给我们指引前进方向的路标,这种路标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大力推进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具新作为。
时代化创生教育发展的新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面临新的课题。新课题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时代化即是新思路新方法的前提,也是研究新课题的基础。首先,教育要把握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其次,教育要把握新使命;最后,应当将国家的阶段发展同学生个体发展紧密结合、分步骤推进,应当将“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个人思想之中,使之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时代化要求必须树立“三因”理念:习近平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这是新时代条件下指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因事而化”就是要摸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因时而进”就是从新时代特征出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捕捉教育工作有利契机,因时利导,应时而行,顺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变革、新常态,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时代化必须坚持质量标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完善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就是必须实行“以评促建、以建促评、以评促改”的方针,检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身的能力或性能对党和国家发展需要以及师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满意状况或水平。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进一步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我们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美德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让中国成为求真、崇德、尚美的美德国家”。
构建学习教育机制: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从世情、党情、国情现实出发,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发展方向,确立人生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好大学生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三重使命。专业课、实训课、基础课等教学活动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自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案以及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发挥协同育人效果。
构建“三全”培育机制:首先,要解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培养廣大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良好师德。其次,在实施教育中,注重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贴近”原则,帮助大学生克服临近毕业时择业、创业、生存、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扰与迷茫,重塑健全完善的人格心智。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办学理念、制度和章程,体现在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时时处处。
构建有效的探索发展规律的机制: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将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需求同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注重相互间的协调共进。在推进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将新时代思想内涵同教育的全过程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把握的方式展开。在对大学生普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共同价值观的同时,需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对大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引导,只有遵循了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效果。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如何落地生根,如何整合力量,坚持正确导向,实现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实现组织保证:首先,高校要积极构建在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及学工系统为主实施的教育管理系统(顶层设计上可成立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和规划,各职能部门督促执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纵向到人、横向到边、全覆盖,全体教职员工都是教育实施的直接参与者。
加强督导评价: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关机构和职能部门负责制,保障教育的质量,夯实教育的基础。同时根据管理权限和现实要求,建立具体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再分解若干子制度,彼此间相互关联和有效配合,形成制度合力。其次是执行力的优化。任务分解落实、内容的具体化、内容的时代性以及执行力的可靠性。最后是评估机制的建立。根据教育部高校开展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要求,完善评估诊断改进指标体系,成立教育工作督导组,实施经常性督导,并将督导单位和个人业绩纳入学校内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强化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的要求去构建,以保证从发展取向上的基本方向和定位。以集约化体制为保障,整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资源体系,建立宏观资源调控机制,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体制内联合和体制外联合的协调一致。通过共享课程开发、师资建设、课外设计等方式转化为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执行辅导员准入制度,完善岗位竞聘晋升和干部选拔任用、培训进修、职称评聘等相关工作,努力确保这支生力军队伍作用的发挥。
社会化是机制发挥长效作用的现实途径
列宁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可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个思想还是伟大的老空想家们提出来的,‘学生们’也完全赞同这个思想。 ”
创新引领与活动交互作用的结合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力量源泉,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培育和造就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贯穿结合融合,落细、落小、落实;做到创新引领、活动充分、导向正确、自我完善。
育德修身与主动参与相统一:大学生必须自觉树立创新思想观念,更好地育德修身;勤奋学习,努力探索,在未知领域大胆创新。主动广泛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另外,应该谦虚谨慎,向前辈、同行学习,向社会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做到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开展“崇尚教育、立德树人”的敬业精神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树立典型、鞭策他人,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校通过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功能,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以增强形成良好校风。 整合资源与各类课堂相统一: 通过整合校内各个部门,实现有机联合、协同作战,以总体规划为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开展好各类课堂教育教学。第一课堂着重夯实大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理论前沿,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能的基本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专业、技术等竞赛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第三课堂以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服务、义务献血活动、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主动适应社会,增长才干。第四课堂建立以慕课、视频公开课、手机报、“互联网+课堂”为主要内容,开辟新型学习空间,丰富大学生的视野,实现教学与教育共同促进、相得益彰。
信仰教育与灵魂塑造相统一:信仰教育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如果人人都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到思想、从理论到实践都会在大学生脑海中扎根,才会真正发挥巨大的潜力和正能量。大学生主动接受信仰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现目标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实现目标管理是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大学生人生走好路、起好步的关键。以理想的目标为根本,强化对大学生目标的引导,并有效施以管控,使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谋求身心健康和愉悦。
建立目标:针对大学生们会自觉朝着既定目标作出不懈努力的情况,辅导员首先就要考虑从大一新生开始,摸清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殊专长、心理偏好、体魄状况、创业需求等。其次是帮助大学生订立目标,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学期计划、学年安排、阶段总结等。最后是观察大学生思想动态,让大学生得到及时的指导开释和慰藉,达到教育的目的。
过程管理:教育工作者运用激励理论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自己制定工作目标、自主进行自我控制,主动进行自我评价,自觉采取措施达成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思考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认知结构、生涯规划、发展前瞻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刻理解把握教育目的和管理的实质,将管理与育人有机结合统一到客观环境和各个因素里,实行同向同行。
有效监控: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目标技能的循环提升会持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积极性。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头脑,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大学生的首位,始终把确立大学生学习态度、做人做事融入与人民共命运、与祖国同成长、与民族共奋进的良性轨道上,始终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联系在一起。认真做到经常督促和检查,应时修正目标,跟踪反馈和把控。
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育人根本任务,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树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抱负远大、脚踏实地、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增强工作责任感,必须研究工作对象,必须探索工作规律,实现教育的目的性、有效性、可塑性。
家庭教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需要家庭环境的有效支撑,健康的家庭文化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习得基础价值规范的重要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优良品质,优化家庭教育,家长要教育引导子女谨慎选择交往对象,谨慎选择交往场所,自觉形成尊尚朴素、诚实、向善、和谐、友好的家庭生活情趣。新生入学,高校要举办家长见面会,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学生外出、因公出差等机会加强学生家访,经常保持与家长沟通联系,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教育:高校首先应把社会实践纳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纳入学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制定教育大纲,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增强和提高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其次是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广泛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寻找“红色基因”,依托革命基地,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使大学生在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时代教育、“中国梦”教育等活动中启迪思想,开拓视野,坚定科学信仰,实现理想目标的升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维护者、执行者、实践者。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抓紧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健康成长成才。
(本文系2016年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类重点课题“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16SKSZ060)的阶段成果,作者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