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几年,高校大类招生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大类招生的具体现状进行了解,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大类招生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高校大类招生实施情况的具体建议,以满足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一、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于大类招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大类招生相比于传统招生模式所显示出的优势,也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将大类招生付诸实践,突然了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资源稀缺、教学制度不完善等。关于各高校对大类招生模式的实践基本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为了使高校大类招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我们需要对大类招生实施的现状、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开展相关研究。
二、高校大类招生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校院系调整和专业建设
首先,高校大类招生可以使学校内部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进行组合,打破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其次,不同专业的交叉可以催生新专业的生成,可以提升稀缺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传统学科界限的突破有利于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这种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能够将过去比较分散的学科和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改善之前专业设置范围过小的情况;其次还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与教学有关的一切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类招生模式还可以帮助学校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3、有利于使不同专业的生源质量分布更加合理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高考制度改革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许多高校专业学生的报考人数呈现出了不均衡的现象。很多学生为了就业都会选择报考相对热门的专业,但是其余专业的报考人数就受到了影响。在大类招生模式的实践下,可以对这种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4、有利于促进高校按需培养
近些年各高校出现了很多考生在录取后调换自己录取专业的现象,但是因为学校招生数量有限,教学资源稀缺,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如愿按照自己喜好更换所学专业。在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之下,学生首先进行两年公共课程的学习,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的选择,大大降低了学生专业兴趣不匹配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优化
学生按照大类招生被录取进入大学之后,前两年学习的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之后才会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在公共基础课程方面的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无形之中就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各高校应当建立更加完备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以满足专业分流前后的不同需求。
2、专业结构和专业群的支撑
高校合理的专业设置可以使大类招生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大类招生的实施需要以专业群作为基础。对于与其他专业界限过于清晰的独立专业,很难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工作。即使存在很多边界模糊的专业,但是如果专业设置不完善、不合理,也会对大类招生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
3、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只有在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顺利开展,才能充分将其优势发挥出来。有一些高校在分大類招生之后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部分跨学科学生的专业教育设置不完善,只将相关课程进行了合并或整合,而不是真正将不同专业相互融合。同时,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完善,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都是在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在开展分大类招生培养工作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配套改革措施和对策研究
1、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高校分大类招生模式下,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去设置合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应当突破传统的体系进行完善。学生的课程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三个模块组成。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信息元素,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提升课程的水平和效果。同时各高校应重视开展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2、重视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
各高校在推进分大类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对于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使教学与科研达到相对平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督,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加大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高校开展分大类招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是根据学生和社会的真实需求进行专业分流。首先,高校应当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就业市场,要了解不同专业每年的就业情况。其次,高校应当帮助学生正视冷门专业,鼓励学生真正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专业。
参考文献
[1] 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
[2] 万爱莲.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政策的背景、趋势与应注意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4):93-94.
[3]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4] 王怡尧.试论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8):250-251.
[5] 吴铁峰,赵智超.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69-70.
[6] 李晶,禹奇才.关于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若干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6):87-90.
[7] 徐蕾艳.高校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156-157.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一、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于大类招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大类招生相比于传统招生模式所显示出的优势,也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将大类招生付诸实践,突然了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资源稀缺、教学制度不完善等。关于各高校对大类招生模式的实践基本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为了使高校大类招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我们需要对大类招生实施的现状、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开展相关研究。
二、高校大类招生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校院系调整和专业建设
首先,高校大类招生可以使学校内部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进行组合,打破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其次,不同专业的交叉可以催生新专业的生成,可以提升稀缺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传统学科界限的突破有利于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这种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能够将过去比较分散的学科和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改善之前专业设置范围过小的情况;其次还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与教学有关的一切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类招生模式还可以帮助学校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3、有利于使不同专业的生源质量分布更加合理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高考制度改革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许多高校专业学生的报考人数呈现出了不均衡的现象。很多学生为了就业都会选择报考相对热门的专业,但是其余专业的报考人数就受到了影响。在大类招生模式的实践下,可以对这种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4、有利于促进高校按需培养
近些年各高校出现了很多考生在录取后调换自己录取专业的现象,但是因为学校招生数量有限,教学资源稀缺,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如愿按照自己喜好更换所学专业。在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之下,学生首先进行两年公共课程的学习,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的选择,大大降低了学生专业兴趣不匹配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优化
学生按照大类招生被录取进入大学之后,前两年学习的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之后才会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在公共基础课程方面的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无形之中就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各高校应当建立更加完备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以满足专业分流前后的不同需求。
2、专业结构和专业群的支撑
高校合理的专业设置可以使大类招生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大类招生的实施需要以专业群作为基础。对于与其他专业界限过于清晰的独立专业,很难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工作。即使存在很多边界模糊的专业,但是如果专业设置不完善、不合理,也会对大类招生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
3、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只有在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顺利开展,才能充分将其优势发挥出来。有一些高校在分大類招生之后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部分跨学科学生的专业教育设置不完善,只将相关课程进行了合并或整合,而不是真正将不同专业相互融合。同时,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完善,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都是在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在开展分大类招生培养工作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配套改革措施和对策研究
1、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高校分大类招生模式下,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去设置合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应当突破传统的体系进行完善。学生的课程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三个模块组成。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信息元素,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提升课程的水平和效果。同时各高校应重视开展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2、重视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
各高校在推进分大类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对于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使教学与科研达到相对平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督,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加大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高校开展分大类招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是根据学生和社会的真实需求进行专业分流。首先,高校应当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就业市场,要了解不同专业每年的就业情况。其次,高校应当帮助学生正视冷门专业,鼓励学生真正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专业。
参考文献
[1] 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
[2] 万爱莲.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政策的背景、趋势与应注意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4):93-94.
[3]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4] 王怡尧.试论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8):250-251.
[5] 吴铁峰,赵智超.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69-70.
[6] 李晶,禹奇才.关于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若干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6):87-90.
[7] 徐蕾艳.高校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