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的嫦娥二号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13日,备受世人瞩目的嫦娥二号卫星,与距离地球约700万千米的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首次实现飞跃小行星探测,我国成为第4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
  从成功发射到全面实现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从设计寿命期满到拓展试验、再拓展试验。嫦娥二号好比一只春蚕,在生命将要完结的时刻,依然要吐尽青丝,实现完美基础上的再突破。
  完美的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可以说是孪生姊妹,二者在外型不仅相似,能力上也不相上下。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黄江川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说嫦娥一号是完美的,那么嫦娥二号应该也是完美的,这种完美主要体现在工程研制、任务实施的各个阶段。
  嫦娥二号卫星上共有214台硬件设备,它们有着不同的状态。其中,继承了嫦娥一号的产品大约有85%,做过适应性修改的产品大约占10%,新研制的产品大约占5%。此外,嫦娥二号上有很多新技术是原来没有使用或者遇到过的。
  嫦娥二号卫星从立项到研制成功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任务试验阶段,嫦娥二号完成了既定的任务目标,成功试验了X频段深空测控、100千米月球轨道捕获等技术,获取了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探测了月球物质成分、月壤特性及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圆满完成了六大工程任务与四大科学目标。
  实现更高的突破
  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成功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顺利完成了三项拓展试验。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与距离地球约700万千米的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首次实现飞跃小行星探测。
  在这一个又一个圆满成功的背后,在这一个又一个重大跨越的背后,离不开卫星系统工作人员的心血、智慧与汗水。
  “嫦娥二号完成既定的目标后,在完美的基础上还能做什么?”黄江川称。“这是对卫星进行顶层设计时考虑到的一个问题,而顶层设计恰恰是最难的。”
  此次拓展试验中,嫦娥二号要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拍照。拍照所用相机,并不是拍摄月图所用的CCD立体相机,而是太阳翼监视相机。“太阳翼监视相机起初不承担科学任务,但是现在在深空探测中又发挥了作用。在设计这一载荷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这个目标设想。”黄江川说。
  有了好的设想之后,还需要进行扎实的实施,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从月球轨道出发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这在国际上是第一次,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对小行星的轨道进行了反复的跟踪、推演。
  飞往更远的深空
  嫦娥二号的拓展试验任务,为我国深空探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叶培建院士认为:“嫦娥二号对小行星的探测,不仅将为我国的深空通信、测控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起源与发展和小行星的运动规律。”
  嫦娥二号的拓展试验任务,为我国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如果没有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对深空的探测,那么我国还需要再进行技术立项公关,多造一颗星、多发射一枚火箭。
  嫦娥二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饶伟介绍说:“目前嫦娥二号已经处于超期服役状态。从燃料上来看,卫星上剩余燃料处于临界状态,难以保证卫星后续的工作。”
  在燃料用尽之后,嫦娥二号卫星将成为一颗人造小行星。
其他文献
时间过得好快,好快,30年如白驹过隙,匆匆就过去了,留下的只是精益求精的质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30年前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题写刊名《中学生数理化》时,我还不曾在这个世界上,而如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当时红了半边天。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非得天生比别人聪明、比别人高出一截?不!华罗庚教授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不敢说勤奋的人都能成才,但至少,那些被称为“人才”的人,必是比常人付出得多!  华罗庚,这个名字你一定不陌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其《堆垒素数论》的发表,引得爱因斯坦写信称赞:“你此一发现,为今后数学界开了
一堂生动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创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探讨、共同成长进步、互相欣赏鼓励的一种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耳朵、嘴巴、
何振伯是中共党员,高级兽医师,宝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宝坻区畜牧技术推广站)主任,宝坻区第五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一直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
产品柜子四个抽屉根据常用物品分为四类,大小尺寸分别按照常用物品大小设计,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使外观上整个平面的表达不过于呆板,而表面的缝隙设计,使存储的物品在相对潮湿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