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诵读古诗文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75篇。的确,将经典诗文的诵读引进语文课堂,让国学从“神坛”走向民间,从书架走向心灵,从活动走向课程,让校园里时时处处传来充满童真稚气的、朗朗的古诗文诵读声,必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调动兴趣是关键
1、熏染法。良好环境的营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以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正如“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让教室的每一面墙每一样物件都会“说话”。比如,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诸如“三字经,我会背;百家姓,我知道;千字文,我了解”此类的标语,以激励学生诵读经典;利用黑板的一侧,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阅读之星”评比、“诗乐园”游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富有书香气息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自然而然地走进古诗文的世界。
2、游戏法。精选一些短小精辟、节奏感强的古诗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们在跳皮筋,跳绳的同时,拍手击掌,欢声吟唱,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学生既巩固了古诗文,又锻炼了身体,他们定会乐此不疲。
3、奖励法。准备一些铅笔、橡皮擦之类的小奖品,奖励给那些在背诵古诗时表现突出的孩子,以此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奖品虽小,但包含着肯定与欣赏,这无疑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古诗文的兴趣。
二、搭建舞台是保证
1、落实时间,诵读经典。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每节课前的两分钟,背诵经典诗文;在班里开展“每周一诗”活动,每周由一名学生推荐一篇古诗文,推荐的古诗文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而定,如学了《芙蓉楼送辛渐》后,推荐几首送别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等;也可以按时令季节而定,如春天推荐《大林寺桃花》《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等,清明节前后推荐《清明》《春望》《过零丁洋》等爱国诗词。总之,当学生走进教室,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清风扑面来”的感觉。
2、课堂教学,渗透经典。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如在学习了杜牧的《江南春》后,让孩子们听、想、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水彩笔画的简笔画,有颜料画的国画,也有素描画。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上呈现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鸣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树,红绿相映。那依山傍水的村镇,酒幌子在风中飘动。还有些象征性的南朝各代修建的寺庙,这些亭台楼阁在蒙蒙春雨中若隐若现,好一派美丽的江南春光!
3、利用佳节,走进经典。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有关传统佳节的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小报。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文化。
4、开展竞赛,拥抱经典。为了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按年段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低年级学生开展 “古诗朗诵”擂台比赛。让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稚嫩的童音将会回荡在校园上空!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让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在诵读经典中得到的收获和启迪,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高年级开展“读中华美文,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抒发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对悠久历史的自豪,对振兴民族的担当。
三、巧妙积累是追求
1、表演背诵,理解记忆。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个方法更适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学生背诵《咏华山》,当背到“天在上”“山与齐”“举头”“回首”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注意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华山的高。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据意背诵,分类记忆。这是根据诗文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可以将诗文分为写景篇、叙事篇、爱国篇、思乡篇等,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如写景诗中常见的有《春日》《咏柳》等;爱国诗中常见的有《春望》、《夏日绝句》等;送别诗中常见的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恰当分类,引导学生根据诗词大意记诵,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绘画背诵,提升记忆。教写景诗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意境,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学习《小池》时,学生可以根据诗句意思作画,并写上一段表现初夏风光的语段。就这样,学生自己画画,不但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能牢牢记住诗句的内容。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一定会学得兴致盎然、学得生动活泼。如果能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班训;让“温故而知新”成为学习的座右铭;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为学生人生追求的理想;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为学生们的人生态度……那么,必将使学生浸润在经典诗文的精神世界中!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同心小学 江苏】
一、调动兴趣是关键
1、熏染法。良好环境的营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以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正如“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让教室的每一面墙每一样物件都会“说话”。比如,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诸如“三字经,我会背;百家姓,我知道;千字文,我了解”此类的标语,以激励学生诵读经典;利用黑板的一侧,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阅读之星”评比、“诗乐园”游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富有书香气息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自然而然地走进古诗文的世界。
2、游戏法。精选一些短小精辟、节奏感强的古诗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们在跳皮筋,跳绳的同时,拍手击掌,欢声吟唱,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学生既巩固了古诗文,又锻炼了身体,他们定会乐此不疲。
3、奖励法。准备一些铅笔、橡皮擦之类的小奖品,奖励给那些在背诵古诗时表现突出的孩子,以此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奖品虽小,但包含着肯定与欣赏,这无疑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古诗文的兴趣。
二、搭建舞台是保证
1、落实时间,诵读经典。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每节课前的两分钟,背诵经典诗文;在班里开展“每周一诗”活动,每周由一名学生推荐一篇古诗文,推荐的古诗文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而定,如学了《芙蓉楼送辛渐》后,推荐几首送别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等;也可以按时令季节而定,如春天推荐《大林寺桃花》《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等,清明节前后推荐《清明》《春望》《过零丁洋》等爱国诗词。总之,当学生走进教室,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清风扑面来”的感觉。
2、课堂教学,渗透经典。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如在学习了杜牧的《江南春》后,让孩子们听、想、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水彩笔画的简笔画,有颜料画的国画,也有素描画。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上呈现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鸣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树,红绿相映。那依山傍水的村镇,酒幌子在风中飘动。还有些象征性的南朝各代修建的寺庙,这些亭台楼阁在蒙蒙春雨中若隐若现,好一派美丽的江南春光!
3、利用佳节,走进经典。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有关传统佳节的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小报。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文化。
4、开展竞赛,拥抱经典。为了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按年段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低年级学生开展 “古诗朗诵”擂台比赛。让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稚嫩的童音将会回荡在校园上空!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让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在诵读经典中得到的收获和启迪,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高年级开展“读中华美文,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抒发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对悠久历史的自豪,对振兴民族的担当。
三、巧妙积累是追求
1、表演背诵,理解记忆。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个方法更适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学生背诵《咏华山》,当背到“天在上”“山与齐”“举头”“回首”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注意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华山的高。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据意背诵,分类记忆。这是根据诗文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可以将诗文分为写景篇、叙事篇、爱国篇、思乡篇等,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如写景诗中常见的有《春日》《咏柳》等;爱国诗中常见的有《春望》、《夏日绝句》等;送别诗中常见的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恰当分类,引导学生根据诗词大意记诵,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绘画背诵,提升记忆。教写景诗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意境,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学习《小池》时,学生可以根据诗句意思作画,并写上一段表现初夏风光的语段。就这样,学生自己画画,不但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能牢牢记住诗句的内容。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一定会学得兴致盎然、学得生动活泼。如果能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班训;让“温故而知新”成为学习的座右铭;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为学生人生追求的理想;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为学生们的人生态度……那么,必将使学生浸润在经典诗文的精神世界中!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同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