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想到《河南教育》,总会情不自禁地忆起那些被她点燃的激情似火的青春岁月。
23年前的初秋,19岁的我带着一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走出母校的大门,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这样一来,我却不得不中断我的画家梦。突然间,我被失落和孤寂困扰着,开始无所适从。在那些寂寞难耐的日子里,我别无选择地埋头于学校的小图书室里,有时将爱不释手的书刊带回自己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企望以书为友,接受情感陶冶和思想洗礼,抵达“宁静致远”的境界。
学校的小图书室里,能够读到的最多的就是儿童文学和教育教学这两类书刊,就在这时,我初次见到了《河南教育》。但那时候,我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历、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奇妙的想象力,全都被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孙幼军、郑渊洁等一批儿童文学大家的文字“激活”了,我恋上了儿童文学写作。悄悄地,“画家梦”远去了,“作家梦”诞生了。我在小屋的墙上挂了一幅中国地图,从图书室里抄回各地儿童文学报刊的投稿地址,将自己坐到深夜写成的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等寄往全国各地;还时常像一位将军那样站在中国地图前,拿一支红笔圈圈点点,无声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河南教育》只是我偶尔随便翻翻的“闲书”。
“作家梦”让我省吃俭用,我将每个月50元工资的一半都用去买稿纸、信封和邮票。然而,一年多孤灯伏案创作的“收获”却是退稿、退稿、退稿。更让人狼狈的是,由于长期读写到深夜而疏于备课,我放松了对自己所带的班级的管理,弄得自己在全校教师例会上三番五次地被校长不点名地批评。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而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杨老师却总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经常会有关于少先队工作方面的文章发表出来,仅那一年他就在《河南教育》上发表了三四篇。
自此,我开始格外地关注《河南教育》。
1986年的很多个冬夜,是《河南教育》伴我入眠的。我将学校小图书室的《河南教育》全都抱回了自己的小屋,一页一页翻看着……也许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校园的缘故,这份以前被怠慢了的《河南教育》,让我觉得她的每一篇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是那么的在理而可行,所反映的教学生活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所表达的情感是那么的朴素而真挚。尤其是《100个怎么办》和《我的班主任》这两个栏目中的文章,对我勾魂摄魄的程度绝不亚于儿童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前者直接指导了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我很快将自己的班带成了全校40多个班级中的先进班集体,让“元老们”都自叹弗如;后者唤起了我对所有关爱过我的老师们无限深情的回忆,促使我调整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由“主攻诗歌”变为“主攻散文”。被《河南教育》牵引着,我很快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应该先当好一名老师,而后才是去当一名作家。就在1986年末,我被《河南教育》“改变”了——将自己全部的课余时间都用去陪伴孩子们了,我以一个“大孩子”的身份,真正地融入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忧伤着他们的忧伤并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那几年不知道是从哪儿吹过来的一阵风儿,小学生中间流行看一些打打杀杀的课外书,我带的五(1)班里有几个男孩子看这类书简直入了迷。我也找来一些看了看,与那些儿童文学大家的作品简直没法比。我自信孩子们会喜欢高雅有趣的儿童文学名著,于是一边没收孩子们的“坏书”,一边向孩子们推荐“好书”,并且率先在全校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就扭转了我们班读书的风气,并且培养了孩子们爱读书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将自己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做法和感悟写成了一篇题为《班主任应学会“曲线育人”》的文章,寄给了《河南教育》。
出乎意料的是,稿子寄出不到一个月,孙平老师就给我回信说:“稿子写得很好,拟发在1987年《河南教育》第2期上。”我心里的激动,没法用语言表达。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篇文章在《河南教育》上发表后,很快又被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教育文摘报》转载。这在我所在的师范附小和师范学校本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此,学校又加倍奖励给我50元“稿费”。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写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地将自己教学的体会与思考、当班主任的做法与心得、对各位恩师的回忆与思念,投给《100个怎么办》《我的班主任》《班主任谈丛》等几个我心爱的栏目。我所写的《我国的人口问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生不珍惜粮食怎么办》《我和许浩的故事——学生“手不干净”怎么办》《青春无悔》《写出“闪光”的评语》《小叔》等文章也相继发表。
与《河南教育》这位老朋友的交往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叔》这篇散文发表后,在我的老家商城县教育界引起了反响。文中的主人公——教过我的一位老师——我的小叔因为我这一篇文章的“介绍”,顺利地由“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后来一步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乡村小学校长。
与《河南教育》这位老朋友的交往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她的启发下我渐渐明白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调整了创作的方向,以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为写作素材,坚持从“我的老师系列散文”写起,越写越爱写。到现在,我已经发表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近400篇、200余万字,还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圆了自己的“作家梦”。
因为我总有文章在《河南教育》上发表,不断有稿费从《河南教育》寄来,不知情的同事们就问:“你有朋友在《河南教育》吗?”我不知如何回答,总是含糊地点点头。是的,我有“老朋友”在《河南教育》,她的名字叫《我的班主任》《班主任谈丛》;几位只在刊物上见过照片的编辑也是我的“老朋友”,他们有着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我们之间的友情比“桃花潭水”还要深!
(本栏责编 流 水)
23年前的初秋,19岁的我带着一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走出母校的大门,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这样一来,我却不得不中断我的画家梦。突然间,我被失落和孤寂困扰着,开始无所适从。在那些寂寞难耐的日子里,我别无选择地埋头于学校的小图书室里,有时将爱不释手的书刊带回自己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企望以书为友,接受情感陶冶和思想洗礼,抵达“宁静致远”的境界。
学校的小图书室里,能够读到的最多的就是儿童文学和教育教学这两类书刊,就在这时,我初次见到了《河南教育》。但那时候,我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历、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奇妙的想象力,全都被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孙幼军、郑渊洁等一批儿童文学大家的文字“激活”了,我恋上了儿童文学写作。悄悄地,“画家梦”远去了,“作家梦”诞生了。我在小屋的墙上挂了一幅中国地图,从图书室里抄回各地儿童文学报刊的投稿地址,将自己坐到深夜写成的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等寄往全国各地;还时常像一位将军那样站在中国地图前,拿一支红笔圈圈点点,无声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河南教育》只是我偶尔随便翻翻的“闲书”。
“作家梦”让我省吃俭用,我将每个月50元工资的一半都用去买稿纸、信封和邮票。然而,一年多孤灯伏案创作的“收获”却是退稿、退稿、退稿。更让人狼狈的是,由于长期读写到深夜而疏于备课,我放松了对自己所带的班级的管理,弄得自己在全校教师例会上三番五次地被校长不点名地批评。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而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杨老师却总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经常会有关于少先队工作方面的文章发表出来,仅那一年他就在《河南教育》上发表了三四篇。
自此,我开始格外地关注《河南教育》。
1986年的很多个冬夜,是《河南教育》伴我入眠的。我将学校小图书室的《河南教育》全都抱回了自己的小屋,一页一页翻看着……也许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校园的缘故,这份以前被怠慢了的《河南教育》,让我觉得她的每一篇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是那么的在理而可行,所反映的教学生活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所表达的情感是那么的朴素而真挚。尤其是《100个怎么办》和《我的班主任》这两个栏目中的文章,对我勾魂摄魄的程度绝不亚于儿童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前者直接指导了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我很快将自己的班带成了全校40多个班级中的先进班集体,让“元老们”都自叹弗如;后者唤起了我对所有关爱过我的老师们无限深情的回忆,促使我调整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由“主攻诗歌”变为“主攻散文”。被《河南教育》牵引着,我很快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应该先当好一名老师,而后才是去当一名作家。就在1986年末,我被《河南教育》“改变”了——将自己全部的课余时间都用去陪伴孩子们了,我以一个“大孩子”的身份,真正地融入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忧伤着他们的忧伤并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那几年不知道是从哪儿吹过来的一阵风儿,小学生中间流行看一些打打杀杀的课外书,我带的五(1)班里有几个男孩子看这类书简直入了迷。我也找来一些看了看,与那些儿童文学大家的作品简直没法比。我自信孩子们会喜欢高雅有趣的儿童文学名著,于是一边没收孩子们的“坏书”,一边向孩子们推荐“好书”,并且率先在全校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就扭转了我们班读书的风气,并且培养了孩子们爱读书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将自己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做法和感悟写成了一篇题为《班主任应学会“曲线育人”》的文章,寄给了《河南教育》。
出乎意料的是,稿子寄出不到一个月,孙平老师就给我回信说:“稿子写得很好,拟发在1987年《河南教育》第2期上。”我心里的激动,没法用语言表达。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篇文章在《河南教育》上发表后,很快又被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教育文摘报》转载。这在我所在的师范附小和师范学校本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此,学校又加倍奖励给我50元“稿费”。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写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地将自己教学的体会与思考、当班主任的做法与心得、对各位恩师的回忆与思念,投给《100个怎么办》《我的班主任》《班主任谈丛》等几个我心爱的栏目。我所写的《我国的人口问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生不珍惜粮食怎么办》《我和许浩的故事——学生“手不干净”怎么办》《青春无悔》《写出“闪光”的评语》《小叔》等文章也相继发表。
与《河南教育》这位老朋友的交往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叔》这篇散文发表后,在我的老家商城县教育界引起了反响。文中的主人公——教过我的一位老师——我的小叔因为我这一篇文章的“介绍”,顺利地由“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后来一步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乡村小学校长。
与《河南教育》这位老朋友的交往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她的启发下我渐渐明白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调整了创作的方向,以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为写作素材,坚持从“我的老师系列散文”写起,越写越爱写。到现在,我已经发表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近400篇、200余万字,还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圆了自己的“作家梦”。
因为我总有文章在《河南教育》上发表,不断有稿费从《河南教育》寄来,不知情的同事们就问:“你有朋友在《河南教育》吗?”我不知如何回答,总是含糊地点点头。是的,我有“老朋友”在《河南教育》,她的名字叫《我的班主任》《班主任谈丛》;几位只在刊物上见过照片的编辑也是我的“老朋友”,他们有着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我们之间的友情比“桃花潭水”还要深!
(本栏责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