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睡眠障碍相关引发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纳入60例在我院CCU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n=30)、护理组(n=30),对常规组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呼吸道护理,为患者实施叩背排痰,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睡眠障碍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PSQI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入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分析CCU患者睡眠障碍引发原因并采取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心态。
关键词:CCU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CCU收治患者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等特点,患者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且CCU病房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极易引发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无法熟睡、入睡困难等,不利于患者体力以及精神恢复,容易引发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其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1]。此次研究以60例CCU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分析睡眠障碍相关引发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60例在我院CCU接受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具备一定的认知以及理解能力;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病情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配合度不佳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患者;多器官功能异常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休克患者;合并其他恶病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者神经性疾病患者[2]。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n=30)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5.9±5.4)岁,护理组(n=30)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4.69±5.2)岁。比较常规组与护理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以及心电等,对心力衰竭、心绞痛患者进行重点监测,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以及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对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为患者实施叩背排痰,适时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3]。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分析睡眠障碍引发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如下:
1.2.1环境护理 CCU为冠心病监护病房,仪器设备以及噪音等均容易刺激患者交感神经,进而加大其心理压力并加重其焦虑、恐惧等情绪。此外,CCU 晝夜开灯,光线等问题也会对患者正常入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为 患者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集中进行各项操作,根据患者的主观诉求调节病房内温度及湿度,夜间将日光灯关闭并将床头灯打开,适当调弱光线,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于患者睡觉前吸干净痰液,有助于减轻其不适感[4]。
1.2.2体位护理 患者由于身上监护设施较多,被动体位会影响其舒适感及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保持被动体位对于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获得患者的理解并提高其配合度,也有助于缓解其不适感。
1.2.3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危重,部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者存在意识障碍,甚至有部分患者产生濒死感,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对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极大地降低其睡眠品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对其进行开导和鼓励,使其焦虑心理得到排解,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病情并提高其配合积极性。
1.2.4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长期接受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上述药物对滴速要求严格,患者关注输液进度,担忧输液输空并不时查看输液进度,也容易引发睡眠障碍,此外,氨茶碱以及利尿剂等药物也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巡视力度,及时查看输液进度并进行药物更换,叮嘱患者安心睡觉即可,同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减轻其担忧心理[5]。
1.3评价指标
(1)护理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情况,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等,总分为21分,患者睡眠质量越好则得分越低,若得分超过7分则表明患者存在严重睡眠质量问题;
(2)指导患者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越低则表明患者情绪状态越好。
1.4统计学研究及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涉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通过t或者2进行组间差异检验比较,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护理后患者PSQI因子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组患者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PSQI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入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CCU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且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患者既需要承受病痛折磨,同时还需要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较高,对患者体力以及精神恢复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会阻碍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改善。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的引发因素为其实施针对性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护理能够将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不利因素得到消除,进而可改善其睡眠质量[6]。
此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PSQI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入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综上所述,分析CCU患者睡眠障碍引发原因并为其实施环境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其睡眠质量以及不良情绪获得改善。
参考文献:
[1]闫倩倩.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监护室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6):748-750.
[2]范俊利.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健康周刊,2018,(11):133.
[3]辛勤,种衍梅,王予,吴修辉.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2018,5(23):214.
[4]陈娓.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健康周刊,2017,(21):41,43.
[5]李玉洁.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有效护理方式研究[J].饮食保健,2016,3(23):55-56.
[6]吕宁宁.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健康周刊,2016,(5):26-27,29.
关键词:CCU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CCU收治患者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等特点,患者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且CCU病房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极易引发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无法熟睡、入睡困难等,不利于患者体力以及精神恢复,容易引发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其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1]。此次研究以60例CCU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分析睡眠障碍相关引发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60例在我院CCU接受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具备一定的认知以及理解能力;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病情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配合度不佳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患者;多器官功能异常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休克患者;合并其他恶病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者神经性疾病患者[2]。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n=30)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5.9±5.4)岁,护理组(n=30)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4.69±5.2)岁。比较常规组与护理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以及心电等,对心力衰竭、心绞痛患者进行重点监测,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以及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对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为患者实施叩背排痰,适时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3]。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分析睡眠障碍引发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如下:
1.2.1环境护理 CCU为冠心病监护病房,仪器设备以及噪音等均容易刺激患者交感神经,进而加大其心理压力并加重其焦虑、恐惧等情绪。此外,CCU 晝夜开灯,光线等问题也会对患者正常入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为 患者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集中进行各项操作,根据患者的主观诉求调节病房内温度及湿度,夜间将日光灯关闭并将床头灯打开,适当调弱光线,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于患者睡觉前吸干净痰液,有助于减轻其不适感[4]。
1.2.2体位护理 患者由于身上监护设施较多,被动体位会影响其舒适感及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保持被动体位对于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获得患者的理解并提高其配合度,也有助于缓解其不适感。
1.2.3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危重,部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者存在意识障碍,甚至有部分患者产生濒死感,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对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极大地降低其睡眠品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对其进行开导和鼓励,使其焦虑心理得到排解,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病情并提高其配合积极性。
1.2.4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长期接受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上述药物对滴速要求严格,患者关注输液进度,担忧输液输空并不时查看输液进度,也容易引发睡眠障碍,此外,氨茶碱以及利尿剂等药物也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巡视力度,及时查看输液进度并进行药物更换,叮嘱患者安心睡觉即可,同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减轻其担忧心理[5]。
1.3评价指标
(1)护理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情况,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等,总分为21分,患者睡眠质量越好则得分越低,若得分超过7分则表明患者存在严重睡眠质量问题;
(2)指导患者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越低则表明患者情绪状态越好。
1.4统计学研究及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涉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通过t或者2进行组间差异检验比较,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护理后患者PSQI因子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组患者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PSQI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入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CCU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且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患者既需要承受病痛折磨,同时还需要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较高,对患者体力以及精神恢复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会阻碍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改善。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的引发因素为其实施针对性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护理能够将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不利因素得到消除,进而可改善其睡眠质量[6]。
此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白天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PSQI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入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综上所述,分析CCU患者睡眠障碍引发原因并为其实施环境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其睡眠质量以及不良情绪获得改善。
参考文献:
[1]闫倩倩.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监护室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6):748-750.
[2]范俊利.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健康周刊,2018,(11):133.
[3]辛勤,种衍梅,王予,吴修辉.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2018,5(23):214.
[4]陈娓.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健康周刊,2017,(21):41,43.
[5]李玉洁.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有效护理方式研究[J].饮食保健,2016,3(23):55-56.
[6]吕宁宁.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健康周刊,2016,(5):2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