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60~197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平民百姓喜欢谈论的一个词就是“三大件”。
不过在不同时期,“三大件”所指内容不同。从开始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到后来的“冰箱/彩电/洗衣机”,期间的风风雨雨我算是经历过,记忆犹深。但要不是因为还保存着当年的照片,任凭我多么博闻强记,也很难向后人说明,当初的那些大件“贵重”物品是多么风光。
最早的“三大件”指的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那个年代的照片里,经常可以见到这三种商品的身影。特别是手表和自行车,弄上一件一同出镜,照片里的主人公一定身价倍增。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人们逐渐富裕了,“三大件”逐步演变成“电视/冰箱/洗衣机”的合称。虽然在那个年代,大衣柜/录音机/电话/照相机也算是个东西,但在市民心里,却不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的权重大。谁要想成家立业,最好备齐一套。
如今,人们对“三大件”的概念已经逐渐淡漠。房子、汽车肯定是大件,其后的第三件我却实在想不出来,因为眼下,没有什么商品的价格能与房子比肩。
反映前两代“三大件”的照片,现在看来很有意思。对现在的人来说,自行车/手表这类东西是非常普通的商品;在过去,没有票证,人们手里攥着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些东西。当时人们对这些商品的看法,如今从老照片中可以窥出一二。
别看手表体积小,戴在手腕上却很显眼。在拍照时,很多被摄者会特意将手表露出来。在那时,像江诗丹顿、百达翡丽这些奢侈品还未进入中国,人们偶尔能见到劳力士、欧米茄这两个品牌。1970年代初,北京百货大楼有售欧米茄手表的专柜,最普通的款式都要450元左右,听说毛主席一个月的工资才400多元。那时我在王府井大街一带上班,空闲时经常去看看手表,以及百货大楼对面东风市场里的照相机专柜,权当“精神会餐”。
当时,可能全北京市也没多少人买得起450元一块的手表。相比之下,平民百姓更能靠买辆自行车来“炫富”。那时价格最贵的国产自行车是上海出品的凤凰28英寸锰钢自行车,全链套,前后胀闸,印象里售价是209元;北京永久牌PA13型锰钢自行车,193元,售价排在第二;而在市场上最受百姓欢迎的则是100多块钱的普通款。
自行车是当时的代步工具,上到国家主席夫人,下到工厂女工都经常骑自行车上街。那会儿,进口的英国产自行车也非常受欢迎,以当时最有名的“凤头”自行车为例,翘把,全链套,前后胀闸,深绿色的车身,加快轴车头还带磨电灯,骑在街上非常有“派儿”。就像现在人们喜欢攀比汽车档次,当时人们也用自行车的牌子来比阔。无论是国产的凤凰锰钢自行车还是英国“凤头”自行车,这些自行车中的“法拉利”在北京街头的曝光率并不高,骑它们的人总会招来艳羡的目光。
手表虽然没有自行车的“炫富”效果好,但在当年也是个能证明身份的物件。那些出门又戴手表又骑自行车的人,很可能被认为是干部或干部子弟。
在“三大件”里有关手表的故事最多,在這些半老不老的照片里,有意在自己的个人形象中表现出“我趁手表”的照片也不难找。甭管是借的还是只有样子不能走的,只要看上去是块手表,套在腕子上就特得意。自行车一眼就能看出个新旧好坏,缝纫机好用不中看在照片里不易表现,这样一来,手表当然抢了风头。手表当时还分“正戴”和“反戴”:表面朝外的叫正戴,看起来方便,缺点是表面容易划伤;反戴是指把表蒙子向内,有保护作用。在照片上可以看到,女性反戴手表的甚多,可见女同志更珍惜贵重物品。
手表与一个人的面子有关,并不源于中国,早先外国也一样。五六十年以前,即使是国产表,也要百八十一块,进口手表都在120元以上。现在有回忆录说,雷锋当年也趁手表,并非真正的艰苦朴素。后来逐渐清晰的事实是,1958年雷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算是技术工人,每月工资大概有36元。再加上雷锋是孤儿,又没交女朋友,平时过着集体生活,没什么大开销。
大概是1959年2月的一天,雷锋和同事来到抚顺市的一家旧货店,发现店里的皮夹克和手表都很便宜。前者非常适合开推土机的司机穿,因为皮夹克不怕油渍,而手表是个时髦物件,年轻人自然喜欢。雷锋一下子买了两份皮夹克和手表,自己留一份,给一起来的同事一份,因为是旧货,所以加起来也没有超过百元。
雷锋14岁参加工作,先在县里当通讯员,后来学会了开拖拉机和推土机,一直很朴素。买手表和皮夹克则是雷锋一次难得的“奢侈”行为;而且他在买这些东西时,还没忘记给比自己困难的同事也买一份,由此可见,大方、追求时尚和勤俭、助人为乐并不冲突,雷锋的形象也因为手表和皮夹克而更显得丰满,从“神”还原为人。
中国的第一块国产手表于1955年问世,诞生地是天津。天津手表厂生产的海鸥表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三大件”中的代表。无独有偶,上海随后也正式投产了一款名为海鸥的相机。无论如何,在那时手表毕竟要比相机实用,因此海鸥手表的名气要盖过海鸥相机。从前,提起海鸥牌手表,谁人不知?海鸥牌的前身叫“五一牌”,它生产的第一批手表仅有几块,且由几位拥有丰富修表经验的老师傅纯手工制作。这批产品结束了中国只会修表不会造表的历史。1973年,海鸥手表定价为120元,表带另算。这个价格在当时的国产手表中算是较高的,几乎等同于进口的瑞士英纳格或罗马等牌子手表的价格。
第二阶段的“三大件”以电视最为风光。在那时,冰箱用处有限,一般人家除了剩菜剩饭,真没什么可冰的;洗衣机也是,衣服不多,通常打点肥皂用手搓搓就行了;若家里有一台电视,就好像多了一个灵魂,在街坊邻居面前特有面子。
“文革”之前,市面上只有黑白电视,屏幕小得可怜,电视台的播送质量也不好,但有总比没有强。小的时候在家里看次电影是什么概念?小孩躺着想一想都能笑醒。我记得特清楚,1965年,为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20周年,电视台破天荒地播出了前苏联拍的几部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等;一栋居民楼里有电视的就那么几家,一般来说,1楼的那家最遭殃,屋里坐的全是认识这家大人或者小孩,凭关系进来的邻居,进不去屋的,便在门口候着等待机会,而窗户外也趴满了小孩,看不见听听也行。
电视作为“三大件”之一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文革”后,以9/12英寸黑白电视机为主,12英寸售价在400元左右。虽然价格不菲但因其凭票供应,非常抢手;同时,也有少量彩色电视专售给高干家庭,14寸的780元,20寸的高达2000多元。当时我认识的一家人,“倾家荡产”买了一台14寸彩色电视,怕露富,晚上拉上帘子偷偷看。
在1970年代,买黑白电视要凭票,单位里绝少有人能得着票,指不上。也有用侨汇券的。再有一条捷径就是凭介绍信到一商局去批,批准后再去特供点买。我家托人到总参管理局开了一个,拿到位于原东四人民市场的一商局,那里面的人用现在的话讲实在是太牛气了—对方拿起介绍信一看淡淡地说:“6级(干部)倒是不小,但电视没有。”
1985年后,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国家允许出国人员以外汇平价购买三大件,国外交钱,国内提货。其中,彩电仍居最受追捧的大件之首。在北京安定门外设有一出国人员外汇商品提货点(后迁至北京朝阳区惠新街),全国著名。当时这里每日人头涌动贩子云集,常常闹得交通堵塞,堪称一景,可惜我一直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照片。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三大件时代最后的疯狂。随后“高烧”减退,“三大件”的风光从此不再。计划经济时代“三大件”有钱没地儿买的矛盾已成历史,现在,甭管什么大件,只要你有钱,便能收入囊中。
不过在不同时期,“三大件”所指内容不同。从开始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到后来的“冰箱/彩电/洗衣机”,期间的风风雨雨我算是经历过,记忆犹深。但要不是因为还保存着当年的照片,任凭我多么博闻强记,也很难向后人说明,当初的那些大件“贵重”物品是多么风光。
最早的“三大件”指的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那个年代的照片里,经常可以见到这三种商品的身影。特别是手表和自行车,弄上一件一同出镜,照片里的主人公一定身价倍增。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人们逐渐富裕了,“三大件”逐步演变成“电视/冰箱/洗衣机”的合称。虽然在那个年代,大衣柜/录音机/电话/照相机也算是个东西,但在市民心里,却不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的权重大。谁要想成家立业,最好备齐一套。
如今,人们对“三大件”的概念已经逐渐淡漠。房子、汽车肯定是大件,其后的第三件我却实在想不出来,因为眼下,没有什么商品的价格能与房子比肩。
反映前两代“三大件”的照片,现在看来很有意思。对现在的人来说,自行车/手表这类东西是非常普通的商品;在过去,没有票证,人们手里攥着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些东西。当时人们对这些商品的看法,如今从老照片中可以窥出一二。
别看手表体积小,戴在手腕上却很显眼。在拍照时,很多被摄者会特意将手表露出来。在那时,像江诗丹顿、百达翡丽这些奢侈品还未进入中国,人们偶尔能见到劳力士、欧米茄这两个品牌。1970年代初,北京百货大楼有售欧米茄手表的专柜,最普通的款式都要450元左右,听说毛主席一个月的工资才400多元。那时我在王府井大街一带上班,空闲时经常去看看手表,以及百货大楼对面东风市场里的照相机专柜,权当“精神会餐”。
当时,可能全北京市也没多少人买得起450元一块的手表。相比之下,平民百姓更能靠买辆自行车来“炫富”。那时价格最贵的国产自行车是上海出品的凤凰28英寸锰钢自行车,全链套,前后胀闸,印象里售价是209元;北京永久牌PA13型锰钢自行车,193元,售价排在第二;而在市场上最受百姓欢迎的则是100多块钱的普通款。
自行车是当时的代步工具,上到国家主席夫人,下到工厂女工都经常骑自行车上街。那会儿,进口的英国产自行车也非常受欢迎,以当时最有名的“凤头”自行车为例,翘把,全链套,前后胀闸,深绿色的车身,加快轴车头还带磨电灯,骑在街上非常有“派儿”。就像现在人们喜欢攀比汽车档次,当时人们也用自行车的牌子来比阔。无论是国产的凤凰锰钢自行车还是英国“凤头”自行车,这些自行车中的“法拉利”在北京街头的曝光率并不高,骑它们的人总会招来艳羡的目光。
手表虽然没有自行车的“炫富”效果好,但在当年也是个能证明身份的物件。那些出门又戴手表又骑自行车的人,很可能被认为是干部或干部子弟。
在“三大件”里有关手表的故事最多,在這些半老不老的照片里,有意在自己的个人形象中表现出“我趁手表”的照片也不难找。甭管是借的还是只有样子不能走的,只要看上去是块手表,套在腕子上就特得意。自行车一眼就能看出个新旧好坏,缝纫机好用不中看在照片里不易表现,这样一来,手表当然抢了风头。手表当时还分“正戴”和“反戴”:表面朝外的叫正戴,看起来方便,缺点是表面容易划伤;反戴是指把表蒙子向内,有保护作用。在照片上可以看到,女性反戴手表的甚多,可见女同志更珍惜贵重物品。
手表与一个人的面子有关,并不源于中国,早先外国也一样。五六十年以前,即使是国产表,也要百八十一块,进口手表都在120元以上。现在有回忆录说,雷锋当年也趁手表,并非真正的艰苦朴素。后来逐渐清晰的事实是,1958年雷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算是技术工人,每月工资大概有36元。再加上雷锋是孤儿,又没交女朋友,平时过着集体生活,没什么大开销。
大概是1959年2月的一天,雷锋和同事来到抚顺市的一家旧货店,发现店里的皮夹克和手表都很便宜。前者非常适合开推土机的司机穿,因为皮夹克不怕油渍,而手表是个时髦物件,年轻人自然喜欢。雷锋一下子买了两份皮夹克和手表,自己留一份,给一起来的同事一份,因为是旧货,所以加起来也没有超过百元。
雷锋14岁参加工作,先在县里当通讯员,后来学会了开拖拉机和推土机,一直很朴素。买手表和皮夹克则是雷锋一次难得的“奢侈”行为;而且他在买这些东西时,还没忘记给比自己困难的同事也买一份,由此可见,大方、追求时尚和勤俭、助人为乐并不冲突,雷锋的形象也因为手表和皮夹克而更显得丰满,从“神”还原为人。
中国的第一块国产手表于1955年问世,诞生地是天津。天津手表厂生产的海鸥表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三大件”中的代表。无独有偶,上海随后也正式投产了一款名为海鸥的相机。无论如何,在那时手表毕竟要比相机实用,因此海鸥手表的名气要盖过海鸥相机。从前,提起海鸥牌手表,谁人不知?海鸥牌的前身叫“五一牌”,它生产的第一批手表仅有几块,且由几位拥有丰富修表经验的老师傅纯手工制作。这批产品结束了中国只会修表不会造表的历史。1973年,海鸥手表定价为120元,表带另算。这个价格在当时的国产手表中算是较高的,几乎等同于进口的瑞士英纳格或罗马等牌子手表的价格。
第二阶段的“三大件”以电视最为风光。在那时,冰箱用处有限,一般人家除了剩菜剩饭,真没什么可冰的;洗衣机也是,衣服不多,通常打点肥皂用手搓搓就行了;若家里有一台电视,就好像多了一个灵魂,在街坊邻居面前特有面子。
“文革”之前,市面上只有黑白电视,屏幕小得可怜,电视台的播送质量也不好,但有总比没有强。小的时候在家里看次电影是什么概念?小孩躺着想一想都能笑醒。我记得特清楚,1965年,为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20周年,电视台破天荒地播出了前苏联拍的几部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等;一栋居民楼里有电视的就那么几家,一般来说,1楼的那家最遭殃,屋里坐的全是认识这家大人或者小孩,凭关系进来的邻居,进不去屋的,便在门口候着等待机会,而窗户外也趴满了小孩,看不见听听也行。
电视作为“三大件”之一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文革”后,以9/12英寸黑白电视机为主,12英寸售价在400元左右。虽然价格不菲但因其凭票供应,非常抢手;同时,也有少量彩色电视专售给高干家庭,14寸的780元,20寸的高达2000多元。当时我认识的一家人,“倾家荡产”买了一台14寸彩色电视,怕露富,晚上拉上帘子偷偷看。
在1970年代,买黑白电视要凭票,单位里绝少有人能得着票,指不上。也有用侨汇券的。再有一条捷径就是凭介绍信到一商局去批,批准后再去特供点买。我家托人到总参管理局开了一个,拿到位于原东四人民市场的一商局,那里面的人用现在的话讲实在是太牛气了—对方拿起介绍信一看淡淡地说:“6级(干部)倒是不小,但电视没有。”
1985年后,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国家允许出国人员以外汇平价购买三大件,国外交钱,国内提货。其中,彩电仍居最受追捧的大件之首。在北京安定门外设有一出国人员外汇商品提货点(后迁至北京朝阳区惠新街),全国著名。当时这里每日人头涌动贩子云集,常常闹得交通堵塞,堪称一景,可惜我一直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照片。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三大件时代最后的疯狂。随后“高烧”减退,“三大件”的风光从此不再。计划经济时代“三大件”有钱没地儿买的矛盾已成历史,现在,甭管什么大件,只要你有钱,便能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