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的推广,住房公积金贷款正以其较低的利息负担、灵活的贷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工薪阶层的欢迎。但是,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住房信贷制度的一项创新,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进行简单分析,旨在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6-0029—02
1 我国住房公积金产生的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是福利性的实物分房制度,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均由国家承担责任。由于住房完全是福利性质的,使得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建设严重缺乏资金来源,住房建设陷入巨大的困境,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住房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热点,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直接把房产交易排除在市场经济之外,这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相违背,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房产业的不断升温,国内住房价格不断上涨,人们选择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购房融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劣也便显现出来,受到越来越的多学者关注。
2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住房公积金制度诞生十多年来,其功能经历了初始阶段以筹集资金支持住房建设到其后发放购房贷款支持住房消费的转变。随着中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应积极向住房保障功能拓展,实现第二次转变,发展成为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共政策体系。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政府积存了一笔巨大的资金。根据建设部2010年3月23日通报,截至2009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20699.78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7.54%;缴存余额为12116.2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6.14%。合理利用这笔闲置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可以改善社会整体福利。
作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推动城镇住房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体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与其他住房保障方式相比,是住房保障与市场化结合最为紧密的一项制度设计,即通过政府免税、低息,单位援助,个人积累,职工间互助等方式让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市场化渠道自行解决住房问题,提高了居民住房消费的能力,保障住房制度的健康发展。住房公积金是一种长期性、强制性、保障性、固定化的储蓄制度,它所筹集的资金为住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住房公积金面向城镇所有职工,覆盖面最广、最具有普惠性,是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一种政策设计。
3 我国住房公积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各项政策的调整并未随着整体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同步调整,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之初的一些局限性随着市场的变化逐渐显现。另外,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有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各项社会经济制度的健全而不断加以完善的。概括地讲,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国住房公积金强制征缴力度不够,覆盖范围有限。到2010年9月底,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覆盖面仅为2/3;其中私有制企业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情况比较差。较低的公积金覆盖面,阻碍了其对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此外,住房公积金并没有对进城务工人员、下岗人员等做出相关规定,把一部分人排除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外。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造成大量的人员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
②住房公积金互助性功能发挥不充分,资金使用率偏低。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在城镇职工高低收入差距较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由于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和畅通渠道不足,导致资金使用效率总体不高,地区间差距较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运用率为53.54%,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为12116.24亿元,沉淀资金占缴存余额的26.35%,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还有资料显示,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一直徘徊在50%~60%,有近2000亿元的公积金处于休眠状态,大量住房公积金的休眠,意味着其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休眠状态。另外,公积金的增值收益用途不合理。职工个人以及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财产,那么,这部分财产的增值收益也应该归职工个人所有。而我国却把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视为国家财政收入,用作建设廉租房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公积金的贷款利率缺乏绝对的优势;再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着道德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使用率低,大量的资金沉淀。
③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公平折射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高低不一。住房公积金缴存与工资收入挂钩,在制度建立初期工资收入差别不大;随着收入差距的加大,在住房公积金缴存上反映明显。虽然相关配套政策规定了缴存比例、比例的高低限额,但各地实际执行情况不一致,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住房公积金向中高收入家庭倾斜的现象。由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没有采取同一尺度,导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收入水平越高的群体享受的住房公积金补贴越多,从而形成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这严重违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成为高收入者独享的权利。
④缺乏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与保障机制。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互助性资金,是广大缴存人的长期积累,如果出现欠债不还,贷款风险就会转嫁到所有缴存人身上。在住房公积金的制度设计上,缺乏政策性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和保障机制,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惜贷观念。另外,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手续、程序复杂,门槛较高,缺乏宣传,服务意识不强,开发商、商业银行在经济利益趋动下,利用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不高。
⑤房价过快上涨城市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能力相对下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发展,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化程度提高较快,而同期伴随职工收入增长而增加的住房公积金相对滞后,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度相对下降。住房公积金缴存没有建立与地区房价水平、与群众住房消费资金需求相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
4 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作用
①增强住房公积金缴纳的强制性法律地位,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实行强制性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所有企业雇主都必须为职工建立、缴存住房公积金。尽快改变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及效益较好的国有集体企业的局面;采取有力措施向各类城镇企业及其职工覆盖住房公积金制度。要建立面向全社 会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制,与住房储蓄相结合,建立自愿式住宅储蓄制度作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补充,个人可以直接缴存住房公积金,达到一定金额及年限后,才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另外,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也应随着相应配套制度的完善,从试点起步,逐步纳入公积金体制中,支持这部分人群的住房消费能力。
②加大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区域间的互助功能。城镇职工家庭收入水平不同,解决住房问题的紧迫性也不同;因此,要通过政策性补偿机制,尝试在不同收入群体和区域间进行流通。要严格执行缴存基数不高于职工工作地所在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在缴存比例的确定上,避免大幅度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一个城市宜规定一个统一的缴存比例,避免职工的收入差距通过缴存住房公积金进一步扩大。而对低收入家庭,包括进城务工人员,规定最低缴存额,保证这部分职工家庭能够逐渐积累足够的公积金。
③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层次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创新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向具有支付能力的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在已往的住房制度设计中,形成了以解决居民住房产权为主的政策思路,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积金制度等都是以支持购买实物住房为主。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房价与居民收入矛盾的加大,需要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即租售并举,并且低收入家庭以租为主要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发展中国家国情特点的住房目标。对于低收人家庭,如果租房支出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40%,可以凭租房合同及相关证明,申请公积金领取,用于年度租房补助,解决低收人家庭只存不贷、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以体现对这部分群体的公平性。目前的住房维修基金已基本解决了城市住房的大修、维修问题。住房公积金应朝着旧住宅更新改造以及通过装修改善居住品质的方向发展,对于自有住房,缴存人可以提出装修更新改造申请,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可以一次性提取。
④建立公积金缴存比例与地方房价的联动机制,有效提高住房公积金实际购买力的住房保障度。结合城市的房价水平和工资收入水平,把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房价及基本住房面积挂起钩来,实行一定程度的缴交浮动。通过设立住房消费价格指数体系和就业收入指数体系,随时了解和掌握全社会住房消费能力水平。一旦房价收入比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就通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调节,实现有效的住房保障度,起到真正的住房保障作用。
⑤加强监管,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让缴存人放心。管委会名单应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资金流向要及时向管委会和财政部门汇报。资金安全出现问题,管委会成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统一联网监管,特别是动态监管,要建立同级财政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网动态监管体制,随时把握归集和使用情况。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透明度。规定统一的信息报告和报表格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公积金的利息收支、投资收益的分配、保值增值情况及其重大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丛诚,中国住房和公积金制度发展大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对公积金归集业务存在问题的现实思考[DB\OL]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保障网,http://www.51zhufang.org/2010—05-06.
[3]粱硕,金融危机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5).
[4]魏新生,浅谈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J]中国房地产,2008,(10).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6-0029—02
1 我国住房公积金产生的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是福利性的实物分房制度,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均由国家承担责任。由于住房完全是福利性质的,使得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建设严重缺乏资金来源,住房建设陷入巨大的困境,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住房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热点,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直接把房产交易排除在市场经济之外,这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相违背,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房产业的不断升温,国内住房价格不断上涨,人们选择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购房融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劣也便显现出来,受到越来越的多学者关注。
2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住房公积金制度诞生十多年来,其功能经历了初始阶段以筹集资金支持住房建设到其后发放购房贷款支持住房消费的转变。随着中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应积极向住房保障功能拓展,实现第二次转变,发展成为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共政策体系。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政府积存了一笔巨大的资金。根据建设部2010年3月23日通报,截至2009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20699.78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7.54%;缴存余额为12116.2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6.14%。合理利用这笔闲置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可以改善社会整体福利。
作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推动城镇住房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体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与其他住房保障方式相比,是住房保障与市场化结合最为紧密的一项制度设计,即通过政府免税、低息,单位援助,个人积累,职工间互助等方式让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市场化渠道自行解决住房问题,提高了居民住房消费的能力,保障住房制度的健康发展。住房公积金是一种长期性、强制性、保障性、固定化的储蓄制度,它所筹集的资金为住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住房公积金面向城镇所有职工,覆盖面最广、最具有普惠性,是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一种政策设计。
3 我国住房公积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各项政策的调整并未随着整体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同步调整,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之初的一些局限性随着市场的变化逐渐显现。另外,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有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各项社会经济制度的健全而不断加以完善的。概括地讲,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国住房公积金强制征缴力度不够,覆盖范围有限。到2010年9月底,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覆盖面仅为2/3;其中私有制企业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情况比较差。较低的公积金覆盖面,阻碍了其对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此外,住房公积金并没有对进城务工人员、下岗人员等做出相关规定,把一部分人排除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外。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造成大量的人员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
②住房公积金互助性功能发挥不充分,资金使用率偏低。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在城镇职工高低收入差距较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由于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和畅通渠道不足,导致资金使用效率总体不高,地区间差距较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运用率为53.54%,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为12116.24亿元,沉淀资金占缴存余额的26.35%,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还有资料显示,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一直徘徊在50%~60%,有近2000亿元的公积金处于休眠状态,大量住房公积金的休眠,意味着其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休眠状态。另外,公积金的增值收益用途不合理。职工个人以及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财产,那么,这部分财产的增值收益也应该归职工个人所有。而我国却把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视为国家财政收入,用作建设廉租房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公积金的贷款利率缺乏绝对的优势;再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着道德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使用率低,大量的资金沉淀。
③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公平折射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高低不一。住房公积金缴存与工资收入挂钩,在制度建立初期工资收入差别不大;随着收入差距的加大,在住房公积金缴存上反映明显。虽然相关配套政策规定了缴存比例、比例的高低限额,但各地实际执行情况不一致,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住房公积金向中高收入家庭倾斜的现象。由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没有采取同一尺度,导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收入水平越高的群体享受的住房公积金补贴越多,从而形成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这严重违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成为高收入者独享的权利。
④缺乏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与保障机制。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互助性资金,是广大缴存人的长期积累,如果出现欠债不还,贷款风险就会转嫁到所有缴存人身上。在住房公积金的制度设计上,缺乏政策性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和保障机制,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惜贷观念。另外,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手续、程序复杂,门槛较高,缺乏宣传,服务意识不强,开发商、商业银行在经济利益趋动下,利用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不高。
⑤房价过快上涨城市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能力相对下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发展,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化程度提高较快,而同期伴随职工收入增长而增加的住房公积金相对滞后,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度相对下降。住房公积金缴存没有建立与地区房价水平、与群众住房消费资金需求相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
4 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作用
①增强住房公积金缴纳的强制性法律地位,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实行强制性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所有企业雇主都必须为职工建立、缴存住房公积金。尽快改变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及效益较好的国有集体企业的局面;采取有力措施向各类城镇企业及其职工覆盖住房公积金制度。要建立面向全社 会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制,与住房储蓄相结合,建立自愿式住宅储蓄制度作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补充,个人可以直接缴存住房公积金,达到一定金额及年限后,才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另外,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也应随着相应配套制度的完善,从试点起步,逐步纳入公积金体制中,支持这部分人群的住房消费能力。
②加大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区域间的互助功能。城镇职工家庭收入水平不同,解决住房问题的紧迫性也不同;因此,要通过政策性补偿机制,尝试在不同收入群体和区域间进行流通。要严格执行缴存基数不高于职工工作地所在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在缴存比例的确定上,避免大幅度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一个城市宜规定一个统一的缴存比例,避免职工的收入差距通过缴存住房公积金进一步扩大。而对低收入家庭,包括进城务工人员,规定最低缴存额,保证这部分职工家庭能够逐渐积累足够的公积金。
③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层次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创新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向具有支付能力的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在已往的住房制度设计中,形成了以解决居民住房产权为主的政策思路,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积金制度等都是以支持购买实物住房为主。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房价与居民收入矛盾的加大,需要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即租售并举,并且低收入家庭以租为主要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发展中国家国情特点的住房目标。对于低收人家庭,如果租房支出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40%,可以凭租房合同及相关证明,申请公积金领取,用于年度租房补助,解决低收人家庭只存不贷、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以体现对这部分群体的公平性。目前的住房维修基金已基本解决了城市住房的大修、维修问题。住房公积金应朝着旧住宅更新改造以及通过装修改善居住品质的方向发展,对于自有住房,缴存人可以提出装修更新改造申请,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可以一次性提取。
④建立公积金缴存比例与地方房价的联动机制,有效提高住房公积金实际购买力的住房保障度。结合城市的房价水平和工资收入水平,把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房价及基本住房面积挂起钩来,实行一定程度的缴交浮动。通过设立住房消费价格指数体系和就业收入指数体系,随时了解和掌握全社会住房消费能力水平。一旦房价收入比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就通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调节,实现有效的住房保障度,起到真正的住房保障作用。
⑤加强监管,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让缴存人放心。管委会名单应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资金流向要及时向管委会和财政部门汇报。资金安全出现问题,管委会成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统一联网监管,特别是动态监管,要建立同级财政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网动态监管体制,随时把握归集和使用情况。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透明度。规定统一的信息报告和报表格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公积金的利息收支、投资收益的分配、保值增值情况及其重大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丛诚,中国住房和公积金制度发展大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对公积金归集业务存在问题的现实思考[DB\OL]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保障网,http://www.51zhufang.org/2010—05-06.
[3]粱硕,金融危机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5).
[4]魏新生,浅谈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J]中国房地产,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