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基于此采用针对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为(6.3±0.5)周、对照组为(8.1±0.4)周(p<0.05);观察组2例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8例并发症,发生率26.7%(p<0.05)。结论:在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针对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内瘘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探析
[中图分类号]R959.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166-01
中華医学会在2000年有一项统计:大约有1/3的血液透析患者所患的是糖尿病肾病,这是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质量影响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要维持患者血液透析需要的血管通路,就必须维护好动静脉内瘘这条“生命线”。由于患者血管弹性不佳,而且又细、又硬、又脆,所以给建立动静脉内瘘提高了难度,一旦建立成功,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护内瘘,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为此,我院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针对动静脉内漏的综合护理措施,现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问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排除血液系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意识不清、精神障碍、长期卧床者。所以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血液透析时间在3个月以上,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3±7.6)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病程(7.2±2.5)年;I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27例。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9±7.8)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病程(7.7±2.6)年;I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28例。综合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O.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接受术前、穿刺、术后等各阶段的常规护理。另予以观察组针对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措施:①饮食护理: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控制水分摄入量,两次血液透析过程必须禁水,保证体重<干体重的5%,以此减少心力衰竭与高血压;②心理护理:长期的血液透析,患者通常伴有消极心理,缺少治疗信念。护理人员应多以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使之重拾治疗信心;③术前护理:若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肌酐>500umol/L,则予以其动静脉内瘘术。术前7d禁止在瘘侧手臂测量血压与输液;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让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提高手术的配合度;④穿刺护理: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正确、恰当的穿刺点,动脉、静脉穿刺点相隔的距离要求为8-10cm,按时变换穿刺点;⑤内瘘护理:随时观察内瘘的震颤或局部水肿等情况,保证内瘘位置的干燥,预防感染;血液透析结束后,当针尖完全拔出后再压迫内瘘15min左右;⑥运动指导: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为其制定科学、合理、强度适宜的运动方式,从而使血管扩张、静脉增厚,加快内瘘的成熟速度,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
1.3观察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与并发症情况,包括血栓、狭窄、阻塞、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为(6.3±0.5)周、对照组为(8.1±0.4)周(P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征决定了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因此多伴有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特别容易形成血栓。血液透析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方式,无论是血栓、假性动脉瘤还是血管狭窄、阻塞,对患者而言都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加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较弱,血液透析期间还伴随较大的感染风险。鉴于此,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重点便是动静脉内瘘。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院总结了四点内瘘护理心得:①重视术前超声检查,因毒素对皮肤的刺激非常严重,而且穿刺点大多在臂弯处,故患者经常抓挠,直接穿刺很有可能造成术后感染或阻塞,因此应该选择另一只手臂穿刺;②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较长,建立内瘘后不宜在短时间内使用,可先用临时的血管通路代替;③绳梯式穿刺优势较大,若患者的血管条件不足以做绳梯式穿刺,再另行使用定点穿刺,且要每天检查2次,保证内瘘建立成功;④血液透析期间叮嘱患者控制体重,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做抗凝治疗,避免阻塞或血栓。
本研究中,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分析,在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针对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内瘘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探析
[中图分类号]R959.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166-01
中華医学会在2000年有一项统计:大约有1/3的血液透析患者所患的是糖尿病肾病,这是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质量影响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要维持患者血液透析需要的血管通路,就必须维护好动静脉内瘘这条“生命线”。由于患者血管弹性不佳,而且又细、又硬、又脆,所以给建立动静脉内瘘提高了难度,一旦建立成功,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护内瘘,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为此,我院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针对动静脉内漏的综合护理措施,现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问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排除血液系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意识不清、精神障碍、长期卧床者。所以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血液透析时间在3个月以上,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3±7.6)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病程(7.2±2.5)年;I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27例。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9±7.8)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病程(7.7±2.6)年;I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28例。综合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O.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接受术前、穿刺、术后等各阶段的常规护理。另予以观察组针对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措施:①饮食护理: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控制水分摄入量,两次血液透析过程必须禁水,保证体重<干体重的5%,以此减少心力衰竭与高血压;②心理护理:长期的血液透析,患者通常伴有消极心理,缺少治疗信念。护理人员应多以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使之重拾治疗信心;③术前护理:若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肌酐>500umol/L,则予以其动静脉内瘘术。术前7d禁止在瘘侧手臂测量血压与输液;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让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提高手术的配合度;④穿刺护理: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正确、恰当的穿刺点,动脉、静脉穿刺点相隔的距离要求为8-10cm,按时变换穿刺点;⑤内瘘护理:随时观察内瘘的震颤或局部水肿等情况,保证内瘘位置的干燥,预防感染;血液透析结束后,当针尖完全拔出后再压迫内瘘15min左右;⑥运动指导: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为其制定科学、合理、强度适宜的运动方式,从而使血管扩张、静脉增厚,加快内瘘的成熟速度,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
1.3观察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与并发症情况,包括血栓、狭窄、阻塞、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为(6.3±0.5)周、对照组为(8.1±0.4)周(P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征决定了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因此多伴有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特别容易形成血栓。血液透析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方式,无论是血栓、假性动脉瘤还是血管狭窄、阻塞,对患者而言都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加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较弱,血液透析期间还伴随较大的感染风险。鉴于此,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重点便是动静脉内瘘。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院总结了四点内瘘护理心得:①重视术前超声检查,因毒素对皮肤的刺激非常严重,而且穿刺点大多在臂弯处,故患者经常抓挠,直接穿刺很有可能造成术后感染或阻塞,因此应该选择另一只手臂穿刺;②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较长,建立内瘘后不宜在短时间内使用,可先用临时的血管通路代替;③绳梯式穿刺优势较大,若患者的血管条件不足以做绳梯式穿刺,再另行使用定点穿刺,且要每天检查2次,保证内瘘建立成功;④血液透析期间叮嘱患者控制体重,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做抗凝治疗,避免阻塞或血栓。
本研究中,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分析,在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针对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