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和作家,2006年9月14日在佛罗伦萨病逝,享年77岁 以采访政治人物知名的西方记者,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先有30年代到延安窑洞采访毛泽东的埃德加·斯诺(1905-1972),后有其部分采访录见诸《邓小平文选》的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法拉奇1929年6月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细工木匠家庭。2006年9月10日,法拉奇坚持从她居住了十余年的纽约回到出生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和作家,2006年9月14日在佛罗伦萨病逝,享年77岁
以采访政治人物知名的西方记者,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先有30年代到延安窑洞采访毛泽东的埃德加·斯诺(1905-1972),后有其部分采访录见诸《邓小平文选》的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法拉奇1929年6月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细工木匠家庭。2006年9月10日,法拉奇坚持从她居住了十余年的纽约回到出生地。四天后,在一家小诊所病逝。
法拉奇16岁时,为支付去医科学校的费用而成为记者。她曾被派去好莱坞采访明星,后来成了战地记者,走遍越南、拉美、中东和印度次大陆。她很时髦,对皮革、珠宝和帽子有着很高的品味;即便在战火中,仍旧涂着睫毛膏和指甲油,眼线画得又黑又重。1968年,墨西哥政府镇压学生抗议者。动乱中,法拉奇中了三枪,士兵以为她死了,把她扔在停尸间。
法拉奇一生曾与数十位世界风云人物交锋。《洛杉矶时报》把她称作“没有一个世界大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她在中国的名声,要高于她的祖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风云人物采访记》1983年在中国出版,先后印刷了几十万册。
1980年,法拉奇将目光转向了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她对邓小平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邓回答:“永远要保留下去……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煞的。”法拉奇紧追不放:“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两人一度就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评价问题发生争论。采访结束,邓小平与法拉奇握手道别,幽默地说:“怎么样,我考试及格了吧?”“精彩极了!”51岁的女记者回应。
法拉奇独特的个性和锋芒,在对世界级政治家的采访中毕露无遗。1972年,当时世界政坛的超级明星基辛格在她追问下,公开承认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是一场无用的战争。这次采访,后来被基辛格称为“我与媒体人士最灾难性的一次谈话”。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让她等了两个小时。为报这怠慢之仇,她朝他的新闻秘书头上猛投去一本书,并指着警卫营当面问卡扎菲:“如果群众那么热爱你,你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保护呢?”
法拉奇自称为记者、作家、战士和历史学家,前两个称谓受到世界公认;但要求“战士”或“作家”遵守新闻专业主义中的核心——客观性,则几乎没有可能。她在采访中直言卡斯特罗的体味难以忍受;1979年,她不得不穿着伊斯兰女性传统的长袍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当着霍梅尼的面,她把“这愚蠢的、中世纪的破衣服”扯了下来。
对于不一定熟悉和认可新闻专业主义的普通人,带观点的记者被普遍接受。人们觉得美国主流新闻界那种客观冷峻的采访风格有些乏味,性情反而成了魅力所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大牌电视记者丹·拉瑟对萨达姆的采访,就因“过于谦恭软弱”而饱受批评,令人“怀念起法拉奇来”。
这是一个魅力四射的女人,高高的颧骨,一双忧郁的蓝灰色的眼睛,时常梳一条辫子,永远夹着一支香烟。她一生未婚,无子女,却写过一本《给一个不会出生的孩子的信》。1973年,法拉奇去采访37岁的希腊抵抗运动的英雄、诗人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纳帕古里斯是一个法拉奇迷,两人一见钟情,法拉奇怀孕了。但孩子的父亲只是在电话里简洁地提议,以AA制的方式分担堕胎的费用。帕纳古里斯1976年死于车祸,法拉奇为他写了纪实小说《A Man》,两年内在意大利即卖出150万册,它的中文版被翻译为《人》。
法拉奇另一个引发争议的地方,是她一生政治立场的变化——有人说是“从左到右”。早年作为战地记者,报道越战和巴以冲突,她明确站在被侵害的弱者一边;加上1968年学生造反那个反西方文化年份的影响,她应该是处在西方文明批判者的立场上。1991年的海湾战争,似乎是她思想的一个新起点。在以62岁高龄重返战地记者行列后,她的作品中不见了对西方出兵国家的谴责,笔触倒是难得的客观平实,记录了她随多国部队飞机出航的经历。
基于国内新闻专业主义并不普及的现实语境,笔者并不完全认同法拉奇的新闻风格。至于她一生的政治见解,前后也没有有那么大的差异;因为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文明进步、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这样的普世价值。
其他文献
工行上市之后,由于缺乏大盘新IPO,H股市场预计将会陷入一段长时间的相对沉寂期 2006年的H股市场可谓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形势喜人。但是我们认为,2007年H股将会受到来自几方面的挑战。在上一期专栏中曾谈到,从赢利增长速度来看,几个大的板块,如能源、保险、房地产等,都有可能面临增速减慢甚至倒退的风险。 另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在于,今年10月底工商银行近200亿美元的上市集资将会结束。
(《财经》2006年第19期“抢跑股指期货”) 上交所信息公司面对新华富时A50指数的威胁采用了商业诉讼拖延战术,对此国内业界多给予肯定,认为这是争夺中国股指期货定价权的开山之举。 问题在于,“怒”完也“诉”完,如果中国的相关产品——譬如沪深300股指期货——仍不能利用这段来之不易的时间苦练制度“内功”后加紧推出,仍然在利益条块分割的国内从业和监管机构之间进行“口水损耗”,那么,管理层和有
(《财经》2006第19期“外资银行门槛之争”) 不出所料,《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同金融改革中大部分法规推出时一样,并非一帆风顺。所不同的是,这次利益争夺的双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都对《条例》颇有微词。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这次修订的目的,是在向外资银行提供国民待遇的同时,更好地控制金融业对外开放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毋庸置疑,监管部门、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三方
Amaranth基金创下亏损新纪录,但未对对冲基金“买者自负”的原则形成冲击 近三个月前,我在本专栏撰文谈是否应该监管对冲基金。当时建议,应该为对冲基金构建一个关于中介信息披露的全球一体化的监管准则。 没想到话音未落,近来一只对冲基金在几周之内就亏损了60亿美元(占其95亿美元资产管理总额的三分之二)。由Amaranth顾问公司——Amaranth原意是“永不凋谢的花朵”——管理的对冲基金
在一个宪政体制下,媒体与法院应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法院应致力于维护新闻自由的价值。如果缺少这种美德,法院就很难作出明智的选择 最高法院最近在京召开全国法院新闻工作会议,就法院新闻发布和媒体报道等问题作出若干规定,其中包括了诸多限制性的规定。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最高法院有监督下级法院工作的权力。最高法院召开此次会议,对法院新闻发布工作作出部署,乃是其工作监督的职务行为,本无可厚
随着《破产法》出台,长期阻碍严格市场纪律建立的一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破产法》并未对金融机构的破产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而是授权国务院制订《国务院金融机构破产实施办法(或条例)》(下称《条例》)来进行规范。 我认为,在制订《条例》时,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中国金融业的实际状况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具体来说,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条例》应只适用于已真正市场化的金融机构
布兰森:环境捐款 英国维珍集团总裁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近日在纽约出席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主持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会议上宣布,要在未来十年捐出30亿美元,协助治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以及减少人类对石化燃料的依赖。 这笔巨款,实际上是其旗下航空公司和铁路事业所有利润。这名英国亿万富翁说:“我们这一代人具备知识、财力;同等重要的是,也有魄力要这么做。” 克林顿赞扬布兰森的承诺
孙文盛:督察土地 9月19日,新华社受权公布国务院任免事项,64岁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兼任国家土地总督察。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于今年7月正式建立,由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部长兼任国家土地总督察,负责组织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孙文盛是这一制度出台后的第一任总督察。 今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
在从1921年10月开始担任米瑟斯的助手到1935年编辑出版《集体主义经济计划》这一时期内,哈耶克不仅经历而且亲身参与了“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the socialist calculation debate)。 米瑟斯批判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命题在于“社会主义不可能”,或按哈耶克的解释,“社会主义使理性计算不可能”。这是因为,在米瑟斯看来,任何一种理性的经济计算都依赖于“价格机制”的杠杆作用;而
新经典 《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瑞士)布伦诺·弗雷、阿洛伊斯·斯塔特勒著,静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经济学家并非从不讨论“幸福”,只是在斯密和边沁的伟大成就之后,经济学家更关注的是“效用”和“效率”,他们把幸福问题移交给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至今,中国经济学家还可以听到黄有光先生关于幸福的议论。这位早年与阿马蒂亚·森多次合作的华人经济学家,现在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