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从学者引进西方大学经验、初步进行理论介绍,到90年代的广泛提倡、探索,再到21世纪初国内高校纷纷仿效西方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尝试,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近几年来,紧跟国内外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基于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过程
1.确定通识教育的理念
“十五”期间,学校开始尝试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十一五”时期,学校基于办学定位与改革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师范大学的目标,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和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经广泛调研论证,学校开始确定了“素质、综合、交叉、开放” 的通识教育理念。“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理念关键词,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科技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综合”“交叉”主要指课程性质、内容,倡导综合性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助学生形成多元知识结构。“开放”指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要视野开阔,面向国内外,兼收并蓄地促进学生发展。“素质”是核心和目标,“综合”和“交叉”是实现手段,“开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2010年,学校确定了大类培养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的“1 3”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年级全部实行通识教育,第二年后转向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需要通识教育课程来实施、体现。学校由此确定了通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确定了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的原则:有效促进本科生知识学习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知识系统性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结合,体现人类知识的共同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思想视野的拓展性、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到课程目标,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层层递进,形成完整的通识教育理念内涵。
2.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框架确立阶段:2003年,为增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践行“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的理念,学校调整了原有课程结构,初步确立起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明确规定了各模块的学分、学时、修读要求。由于当时学校重心在于推进完善学分制和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没有充足的经验和时间研究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或进行优化调整,只是采用了新瓶装旧酒的方法,将学校公共选修课一并纳入通识选修课,暂时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
通识教育课程调整阶段:2007年,学校颁布《关于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重新确定了学生修读的总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占总学分中的50个学分,仍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马列”“大学英语”“体育”“军事训练与理论”“计算机”等,通识选修课在原有公选课、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根据课程性质分为6个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科学技术、艺术教育、体育健康与就业指导、教师教育等。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成型阶段:2008年~2010年,学校在逐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总体学分分布的前提下进行逐步微调,开始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2010年,学校将通识课程调整为57个学分,并根据通识教育课程的属性、内容重新划分为3个模块,即通识课程Ⅰ(必修)、通识课程Ⅱ(限制性必修)、通识课程Ⅲ(跨学科选修),通识课程Ⅰ为原来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即“马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国家平台类课程,共39个学分;通识课程Ⅱ为新增设课程,为学校组织院系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确定、全部立项建设的文理大类平台课程,按文科(A类)、理工科(B类)两类设置,必修8个学分,主要涉及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类、思想方法类及人类生活等相关主题;通识课程Ⅲ仍保持原来的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为院系特色平台课程,共6个系列,必修10个学分。由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形成。
3.实施通识教育方案
2010年,良乡校区正式启动,大一新生入驻新校区,学校开始在大一年级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开始了“1 3”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过强化运行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加大课程建设和教改力度等举措,有力保障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
一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促进通识教育全面实施。为保障良乡新校区运行,学校专门设立了良乡校区基础学部,负责组织和管理大一学生的教学和生活工作,通识教育在良乡基础学部的管理下顺利展开。
二是做好入学指导和选课咨询。为配合通识教育的实施,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选课指导和学习咨询,学校专门制定了《2010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版)和《通识课程Ⅱ学习指南》,向每位入学新生免费发放,并在新学期开学初为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辅导,引导学生了解本科培养方案,做好学习规划,正确选课;同时,加强了对院系排课选课的教学管理,确保通识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质量监督,促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分别在新生入住前后进行不定期检查、巡视和指导,定期开设校长论坛、院长论坛、教授论坛,举办各种读书问道活动、研讨活动;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讲座和辅导。强化了教学质量监督制度,通过本科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听课、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举措促进教学改进,教务处组织管理人员还会于学期初、中、末进行随堂听课或抽查。为加大教学投入,学校于2009年启动的本科教学“双推计划”在良乡校区正式展开,试点单位院系派出专职教师驻扎新校区,轮流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这些举措为树立良好学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推动了通识教育的有序进行。
四是加大课程建设和教改力度。为增加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加大支持力度,在教改立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论文等各类教改项目方面有意识地往通识教育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2008年,学校出台《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建设。2009年,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管理依据。2010年,学校开始全面建设通识课程Ⅱ,所有经院系推荐申报、学校严格评审通过的通识课程Ⅱ全部给予专项经费建设,持续4年资助。2011年,学校出台《关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的通知》,对现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2011年,学校着手统一构建课程资源网,将通识课程Ⅱ全部纳入其中,通过实行教学平台开放、优质资源共享、典型示范引领等措施,全面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推动通识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指导于实践。基于以上管理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学校通识教育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实施通识教育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人才目标、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涉及到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贯彻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始终,单靠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主管职能部门的行为无法实现,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配合和认同,管理只是中介和手段。要办好通识教育,需要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形成重视本科教学、关心通识教育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需要加强力度、广泛宣传,宣传方式可以多样,例如开设校长论坛、院长论坛等各种推广平台和举办各种活动;充分做好新生的选课指导和日常教学各项辅导咨询工作,让学生充分理解通识教育并认真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大学学习生活;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外请相关理论专家、管理实践专家来作专题报告,或外派教师对国内外通识教育做的好的知名大学进行调研和学习等。
2.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内涵建设
针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当前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逐步扩充和稳定课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特色,进一步调整通识课程模块,优化结构,合理分类,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内涵式发展。广泛借鉴其他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学经验,合理增设一些亟需开设的课程,鼓励教师自主申报,面向全校教师公开招标或者聘请校外教师讲授,鼓励开设经典导读类、思想类、方法类、素质类课程。鼓励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支持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中部分优秀课程进入通识课程Ⅱ,突显教师教育特色。加强通识课程Ⅱ建设,建立课程分层建设和发展机制。通识课程Ⅱ将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在持续建设现有通识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扩充课源,集中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促进模块之间有序流动,打通通识课程Ⅱ和通识课程Ⅲ,制定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对于教学评价高、教学效果好、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优先扶持,建成核心课程;评价结果优良的保留,连续评价极好的课程鼓励建设,进入通识课程Ⅱ核心推荐课程;评价效果较差、不能实现通识课程Ⅱ开设目的的课程,经调整给予观察期进行建设或进入通识课程Ⅲ系列,若仍然连续评价极差,予以淘汰。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深化运行管理。一是加大教改研究与课程、教材建设力度,鼓励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认真思考,投入教学与教改活动,对于通识课程、教材与教学研究的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对于优秀教学成果给予奖励,计入教师考评范围。二是开设各种教学展示、管理平台,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如开展通识课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识课程研讨、交流活动,进行宣传和奖励,从物质、精神等各层面带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强化质量监督与运行管理环节。持续强化教学督导员制度、本科信息员制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课程建设和定期检查验收制度;完善课程质量评估标准和具体建设办法,完善从学校、教务处到院系层面,从管理者到教师到学生等各个方面教学信息的沟通机制,确保畅通、有效;有问题及时反馈与解决,如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建立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管理部门评价等统一结合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课程教学,促进课程教学良性发展。四是加强服务意识,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从各方面保障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
4.优化师资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和整合优质师资,倡导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鼓励名师、优秀教师为学生讲授通识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和榜样效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组)、优秀教学团队的集体作用,发挥老中青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培养、外出学习考察通识教育的机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助教制度的作用,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通过助教辅助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批改作业、与主讲教授进行学生情况汇报交流,提前为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激励教学效果评价极高的青年教师投入通识教育,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有潜力的副教授及讲师参与通识教育,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过程
1.确定通识教育的理念
“十五”期间,学校开始尝试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十一五”时期,学校基于办学定位与改革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师范大学的目标,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和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经广泛调研论证,学校开始确定了“素质、综合、交叉、开放” 的通识教育理念。“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理念关键词,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科技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综合”“交叉”主要指课程性质、内容,倡导综合性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助学生形成多元知识结构。“开放”指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要视野开阔,面向国内外,兼收并蓄地促进学生发展。“素质”是核心和目标,“综合”和“交叉”是实现手段,“开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2010年,学校确定了大类培养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的“1 3”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年级全部实行通识教育,第二年后转向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需要通识教育课程来实施、体现。学校由此确定了通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确定了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的原则:有效促进本科生知识学习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知识系统性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结合,体现人类知识的共同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思想视野的拓展性、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到课程目标,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层层递进,形成完整的通识教育理念内涵。
2.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框架确立阶段:2003年,为增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践行“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的理念,学校调整了原有课程结构,初步确立起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明确规定了各模块的学分、学时、修读要求。由于当时学校重心在于推进完善学分制和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没有充足的经验和时间研究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或进行优化调整,只是采用了新瓶装旧酒的方法,将学校公共选修课一并纳入通识选修课,暂时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
通识教育课程调整阶段:2007年,学校颁布《关于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重新确定了学生修读的总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占总学分中的50个学分,仍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马列”“大学英语”“体育”“军事训练与理论”“计算机”等,通识选修课在原有公选课、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根据课程性质分为6个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科学技术、艺术教育、体育健康与就业指导、教师教育等。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成型阶段:2008年~2010年,学校在逐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总体学分分布的前提下进行逐步微调,开始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2010年,学校将通识课程调整为57个学分,并根据通识教育课程的属性、内容重新划分为3个模块,即通识课程Ⅰ(必修)、通识课程Ⅱ(限制性必修)、通识课程Ⅲ(跨学科选修),通识课程Ⅰ为原来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即“马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国家平台类课程,共39个学分;通识课程Ⅱ为新增设课程,为学校组织院系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确定、全部立项建设的文理大类平台课程,按文科(A类)、理工科(B类)两类设置,必修8个学分,主要涉及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类、思想方法类及人类生活等相关主题;通识课程Ⅲ仍保持原来的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为院系特色平台课程,共6个系列,必修10个学分。由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形成。
3.实施通识教育方案
2010年,良乡校区正式启动,大一新生入驻新校区,学校开始在大一年级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开始了“1 3”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过强化运行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加大课程建设和教改力度等举措,有力保障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
一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促进通识教育全面实施。为保障良乡新校区运行,学校专门设立了良乡校区基础学部,负责组织和管理大一学生的教学和生活工作,通识教育在良乡基础学部的管理下顺利展开。
二是做好入学指导和选课咨询。为配合通识教育的实施,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选课指导和学习咨询,学校专门制定了《2010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版)和《通识课程Ⅱ学习指南》,向每位入学新生免费发放,并在新学期开学初为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辅导,引导学生了解本科培养方案,做好学习规划,正确选课;同时,加强了对院系排课选课的教学管理,确保通识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质量监督,促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分别在新生入住前后进行不定期检查、巡视和指导,定期开设校长论坛、院长论坛、教授论坛,举办各种读书问道活动、研讨活动;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讲座和辅导。强化了教学质量监督制度,通过本科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听课、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举措促进教学改进,教务处组织管理人员还会于学期初、中、末进行随堂听课或抽查。为加大教学投入,学校于2009年启动的本科教学“双推计划”在良乡校区正式展开,试点单位院系派出专职教师驻扎新校区,轮流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这些举措为树立良好学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推动了通识教育的有序进行。
四是加大课程建设和教改力度。为增加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加大支持力度,在教改立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论文等各类教改项目方面有意识地往通识教育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2008年,学校出台《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建设。2009年,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管理依据。2010年,学校开始全面建设通识课程Ⅱ,所有经院系推荐申报、学校严格评审通过的通识课程Ⅱ全部给予专项经费建设,持续4年资助。2011年,学校出台《关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的通知》,对现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2011年,学校着手统一构建课程资源网,将通识课程Ⅱ全部纳入其中,通过实行教学平台开放、优质资源共享、典型示范引领等措施,全面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推动通识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指导于实践。基于以上管理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学校通识教育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实施通识教育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人才目标、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涉及到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贯彻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始终,单靠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主管职能部门的行为无法实现,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配合和认同,管理只是中介和手段。要办好通识教育,需要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形成重视本科教学、关心通识教育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需要加强力度、广泛宣传,宣传方式可以多样,例如开设校长论坛、院长论坛等各种推广平台和举办各种活动;充分做好新生的选课指导和日常教学各项辅导咨询工作,让学生充分理解通识教育并认真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大学学习生活;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外请相关理论专家、管理实践专家来作专题报告,或外派教师对国内外通识教育做的好的知名大学进行调研和学习等。
2.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内涵建设
针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当前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逐步扩充和稳定课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特色,进一步调整通识课程模块,优化结构,合理分类,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内涵式发展。广泛借鉴其他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学经验,合理增设一些亟需开设的课程,鼓励教师自主申报,面向全校教师公开招标或者聘请校外教师讲授,鼓励开设经典导读类、思想类、方法类、素质类课程。鼓励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支持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中部分优秀课程进入通识课程Ⅱ,突显教师教育特色。加强通识课程Ⅱ建设,建立课程分层建设和发展机制。通识课程Ⅱ将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在持续建设现有通识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扩充课源,集中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促进模块之间有序流动,打通通识课程Ⅱ和通识课程Ⅲ,制定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对于教学评价高、教学效果好、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优先扶持,建成核心课程;评价结果优良的保留,连续评价极好的课程鼓励建设,进入通识课程Ⅱ核心推荐课程;评价效果较差、不能实现通识课程Ⅱ开设目的的课程,经调整给予观察期进行建设或进入通识课程Ⅲ系列,若仍然连续评价极差,予以淘汰。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深化运行管理。一是加大教改研究与课程、教材建设力度,鼓励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认真思考,投入教学与教改活动,对于通识课程、教材与教学研究的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对于优秀教学成果给予奖励,计入教师考评范围。二是开设各种教学展示、管理平台,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如开展通识课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识课程研讨、交流活动,进行宣传和奖励,从物质、精神等各层面带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强化质量监督与运行管理环节。持续强化教学督导员制度、本科信息员制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课程建设和定期检查验收制度;完善课程质量评估标准和具体建设办法,完善从学校、教务处到院系层面,从管理者到教师到学生等各个方面教学信息的沟通机制,确保畅通、有效;有问题及时反馈与解决,如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建立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管理部门评价等统一结合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课程教学,促进课程教学良性发展。四是加强服务意识,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从各方面保障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
4.优化师资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和整合优质师资,倡导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鼓励名师、优秀教师为学生讲授通识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和榜样效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组)、优秀教学团队的集体作用,发挥老中青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培养、外出学习考察通识教育的机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助教制度的作用,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通过助教辅助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批改作业、与主讲教授进行学生情况汇报交流,提前为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激励教学效果评价极高的青年教师投入通识教育,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有潜力的副教授及讲师参与通识教育,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