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环节的安全问题得到了社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该工程项目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企业界和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努力,进行安环体系建设,为保证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问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重点工程,其安全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识别的基础资料缺乏、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机电安装工程企业在不断探索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渠道,逐步开始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构建安环体系。
一、管理研究现状
相比较国外的风险研究,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90 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的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实践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地铁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学者陈妍芳(2003)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主要包括几个环节: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方法制定。学者王君仁(2004)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但是在制定风险管理方法之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学者沈建明系统分析了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对项目等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进行了系统阐述。彭雄和陶楚平(2009)提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策略可以采用风险回避、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风险和储备风险五种,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业主行为、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等风险防范措施。
目前,国内施工风险研究,由于金融风险研究的推动,在施工风险研究方面仅局限于人身风险的控制,缺乏对于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深入理解,数量占企业的70%。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风险仅局限于风险原则及接受度的影响,一些风险企业不愿意承担,尤其是施工风险管理。参考人身保险来讲,建筑施工属于高危的行业。这就说明,人们对于施工的风险管理仅是限于人身安全的风险的认识。对全面的风险管理没有任何的认识,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理论。相对于国外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的风险仅起始于一些上市公司的监管,且参考的COSO 的管理体系。因此,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空间。
二、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项目风险识别是指项目承接单位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项目风险识别不是用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它应该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定期而有计划地全程多次进行。为此,就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项目风险识别特点、原则、内容、过程、依据、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机电安装的具体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在机电安装的材料选择上,根據所要达到的标准,按照材料的国标要求进行风险识别。其次,根据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以《机电安装实施材料标准》进行监控,且对各个供应商的材料进行检核;同时,提供有效的材料标准。第一步的风险识别得到掌控,就是在材料的标准上,要求对材料的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进行风险识别。当然,对于机电安装来讲,识别材料标准是其中之一,对于机电安装的所有过程都需要按照此识别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2.2 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的评价
项目风险评价是在项目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为此,根据实际案例,对项目风险评价的实际方法的运用及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得到优良的风险评价方法,为项目风险的预测做出最优的决策。针对机电安装过程中第一个风险识别出现的风险,采用估测的方法,对于风险的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评估,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此进行评估。因为材料的质量将会损及机电安装的全部工程,损害的程度非常高,且可能性根据历史的数据统计进行评估,所以达到了50% 以上,属于重大且影响程度大时,需要对于此项风险进行特别关注,根据评价等级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
2.3 机电安装工程规避风险的方法
首先,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所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项目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在规避风险的方法上,要实际采用不同方法,对每个方法进行不同的评价,从而得到最佳、最普遍的方法。根据材料标准的风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政策,所以材料标准被评为重点风险。那么,应采用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是接受风险且降低风险、合理转移风险,从而达到最佳的规避方法。即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对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评价、进行采购的合同等进行有效管理。采用严格的审批流程,完成有效采购,使得材料标准在每个环节上得到最佳的控制,恰当地规避风险。这是研究的关键所在。
三、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
目前,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途径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高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而使得其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项目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问题的处理。
项目的风险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方法,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参考。笔者对机电安装项目风险理论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从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等项目外在风险和安装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项目内风险的角度分析该安装项目的风险,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结合了我国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结束语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监控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该循环不断的运行,通过风险的跟踪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因素,进而进行风险预警及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进而可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及控制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本文对其流程进行了探讨,具体各个环节的措施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具体调整。
参考文献:
[1]沈建明主编.项目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谢伟.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J].科技风.2010(12)
[3]邓广石.项目经理对施工安全事故风险控制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1(03)
[4]宋刚.浅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29)
[5]赵振威,王秀清,李静.施工企业如何进行风险规避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0)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重点工程,其安全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识别的基础资料缺乏、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机电安装工程企业在不断探索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渠道,逐步开始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构建安环体系。
一、管理研究现状
相比较国外的风险研究,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90 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的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实践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地铁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学者陈妍芳(2003)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主要包括几个环节: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方法制定。学者王君仁(2004)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但是在制定风险管理方法之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学者沈建明系统分析了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对项目等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进行了系统阐述。彭雄和陶楚平(2009)提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策略可以采用风险回避、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风险和储备风险五种,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业主行为、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等风险防范措施。
目前,国内施工风险研究,由于金融风险研究的推动,在施工风险研究方面仅局限于人身风险的控制,缺乏对于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深入理解,数量占企业的70%。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风险仅局限于风险原则及接受度的影响,一些风险企业不愿意承担,尤其是施工风险管理。参考人身保险来讲,建筑施工属于高危的行业。这就说明,人们对于施工的风险管理仅是限于人身安全的风险的认识。对全面的风险管理没有任何的认识,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理论。相对于国外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的风险仅起始于一些上市公司的监管,且参考的COSO 的管理体系。因此,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空间。
二、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项目风险识别是指项目承接单位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项目风险识别不是用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它应该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定期而有计划地全程多次进行。为此,就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项目风险识别特点、原则、内容、过程、依据、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机电安装的具体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在机电安装的材料选择上,根據所要达到的标准,按照材料的国标要求进行风险识别。其次,根据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以《机电安装实施材料标准》进行监控,且对各个供应商的材料进行检核;同时,提供有效的材料标准。第一步的风险识别得到掌控,就是在材料的标准上,要求对材料的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进行风险识别。当然,对于机电安装来讲,识别材料标准是其中之一,对于机电安装的所有过程都需要按照此识别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2.2 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的评价
项目风险评价是在项目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为此,根据实际案例,对项目风险评价的实际方法的运用及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得到优良的风险评价方法,为项目风险的预测做出最优的决策。针对机电安装过程中第一个风险识别出现的风险,采用估测的方法,对于风险的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评估,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此进行评估。因为材料的质量将会损及机电安装的全部工程,损害的程度非常高,且可能性根据历史的数据统计进行评估,所以达到了50% 以上,属于重大且影响程度大时,需要对于此项风险进行特别关注,根据评价等级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
2.3 机电安装工程规避风险的方法
首先,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所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项目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在规避风险的方法上,要实际采用不同方法,对每个方法进行不同的评价,从而得到最佳、最普遍的方法。根据材料标准的风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政策,所以材料标准被评为重点风险。那么,应采用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是接受风险且降低风险、合理转移风险,从而达到最佳的规避方法。即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对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评价、进行采购的合同等进行有效管理。采用严格的审批流程,完成有效采购,使得材料标准在每个环节上得到最佳的控制,恰当地规避风险。这是研究的关键所在。
三、机电安装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
目前,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途径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高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而使得其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项目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问题的处理。
项目的风险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方法,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参考。笔者对机电安装项目风险理论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从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等项目外在风险和安装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项目内风险的角度分析该安装项目的风险,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结合了我国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结束语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监控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该循环不断的运行,通过风险的跟踪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因素,进而进行风险预警及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进而可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及控制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本文对其流程进行了探讨,具体各个环节的措施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具体调整。
参考文献:
[1]沈建明主编.项目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谢伟.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J].科技风.2010(12)
[3]邓广石.项目经理对施工安全事故风险控制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1(03)
[4]宋刚.浅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29)
[5]赵振威,王秀清,李静.施工企业如何进行风险规避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