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t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农业厅联合制定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规划,提出全区要利用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广西农广校)每年重点培养5000名农村中专实用人才,5年培养2.5万人。2009年,自治区党委在全区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大培训工作会议上提出每年培养8000名农村中专实用人才计划。经过几年的实施,广西农村中专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用活了5大资源形成了4个明显的办学特点、采取了5项措施促进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取得了6方面的成效和5条办学经验,成果喜人。
  
  一、用活五大资源。形成四个办学特点
  
  广西农广校紧紧依靠联合办学部门的支持,用足用活组织资源、行政资源、师资资源、产业技术体系资源和项目资源等5大资源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操作层面主要由自治区基层办、广西农广校共同负责具体实施,由广西农广校提出、基层办审定培养方案和计划,自治区农业厅安排项目资金,各级组织部门组织生源和协调落实配套资金,各县农业局提出培养产业规划,并帮助组织相应的技术师资力量参与教学,各县分校组织执行培养计划,组织、教育、农业部门组成质量督导委员会督导教学培养质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考核验收和发证,自治区组织部和各市县党委负责对培养出的人才进行合理使用。由此形成全程的农村中专实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模式、机制。培养对象主要是留土的农民,培养目标立足于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产业农民,立足于为实现钱粮双增“富民强桂”提供实用人才支撑,立足于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村屯干部,立足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重点抓4个专业:现代种植、畜牧兽医、蚕桑、农村经济管理,一届2年共16门课程,其中有6门技术课可以由各县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的需要设置课程。
  这几年的工作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一是群众报读积极性高,培养量大。5年每年培养6500~8300人,每年报读的农民都大大超过招生计划,2010年招生8255人。2007-2010年,广西农广校招生量在全区413所中职学校名列前茅,5年来超过了3.7万人。二是涉及面广。3.7万多名学员分布在106个县(市、区)、946个乡(镇)、9812个村,分别占全区县、乡(镇)、村的97.2%、83.9%、68.6%。三是工作扎实,效果好。全区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狠抓教学质量,围绕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突出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各地建设了140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全区478个教学班,设在乡镇和村级的有426个占90.6%,顺应学、产结合,带动一大批“一村一品”发展,涌现了大批学用结合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四是办学特色鲜明,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5年的培养工作,都围绕广西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产业农民,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农村需要的高素质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如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大发展急需的技术农民,培养了2377名蚕桑中专人才:针对广西农村动物疫病防治严峻形势,培养了5913名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
  
  二、五个坚持。推动广西农村中专实用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
  
  1 坚持村干为培养主体不动摇。在2006-2009年的29075名学员中,农村党员10795人占37.13%,村“两委”干部10884人占37.43%,村屯小组长7868人占27.06%、农民技术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11826人占40.67%。扣除任双重职务的学员,村、屯干部和村技术员的学员共占80%以上。
  2 坚持创业致富技能这一培养目标不放松。农广校在每个教学班制定了培养产业发展规划,让各地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选择5~6门的技术课程。建设了一批实训基地,学员必须掌握3~4门致富技能才能毕业。
  3 坚持项目扶持促进学员学用结合不走样。为了促进学员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在农业厅的支持下。农广校先后组织实施了“双百工程”(即“百名农村中专学员创业示范工程”、“百村品牌产业培训工程”)、“广西骨干农民创业贷款贴息项目”,2009年启动了“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程”,共投入财政资金352万元,在46个县共扶持了2805名学员,带动了2.9万个农村家庭创业致富。农广校实实在在地培养了一支具有中专学历、留得住、用得上、扎根农村,具有“双带”能力的乡土实用人才队伍。
  4 坚持“三进村”办班无反顾。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是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小财政办大教育”的有效办法。进村办班,才能实现开办一个教学班、打造一个产业村、造福一方农民,形成一个优质的办学品牌。2006年以来,广西围绕农村产业培养实用人才,推动了一大批“一村一品”产业村的形成。
  5 坚持整合资源形成机制推动科学发展不懈怠。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了5个机制:一是形成由组织部门牵头,农业部门实施,教育部门监督的部门协作机制:二是形成自治区农业厅补助为主,市县党费和财政补一点,相关部门出一点,包村单位拿一点,个人少量出一点的经费筹措机制:三是形成由基层办、农广校共同开展教学和管理,聘请专家对教学质量开展督导监督的运行机制;四是形成组织招生、教学管理、研究部署、会议和简报交流、考核表彰、典型宣传的工作机制:五是形成了县校实施教学、市校管理、自治区督导、培养标准统一、项目引导的教学目标实现机制。
  
  三、取得六个成效。人才培养结硕果
  
  到2010年,5年共招生37330人,完成5年任务的149.3%。目前,有17314人顺利毕业,大量学员创业致富,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1 学员学习提高成了农家课堂的好教员。目前已有11000名学员受聘农家课堂教员,他们现身说法,深受学员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学用结合,创业致富,引领农民奔小康。在农村中专实用人才培养中,已经有11000多名学员创业致富,有的成为种桑养蚕、甘蔗、养鸡、养猪等专业户,大多年收入10万元以上,这批学员正在引领广西农村奔小康。
  3 围绕产业施教,促进了“一村一品”建设。共有426个班围绕当地产业在村屯办班,形成了一大批“一村一品”产业教学班。如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种植专业班创建了葡萄专业村,天等县益山村种植专业班创建了指天椒专业村等等。
  4 “双带”能力明显提高。有效推进“四个培养”,涌现出一批群众欢迎的好村干。有8800多名党员学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有150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有5300多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 部,有889名党员村干部培养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灵山县佛子镇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麦明新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养猪、养鱼技术和猪病、鱼病防治技术以及饲料配制技术,承包鱼塘5处80多亩,网箱养鱼35箱,增建一个年养2000头的养猪场,年纯利120万元,支持3户农民建了3个年养100头猪的养猪场,年产值60万元,使3户农民也养猪致富。
  5 发挥农村专业协会作用促进标准化生产和经营。2007年,龙胜县通过小江村果蔬合作社组织37名协会基地成员开办一个以种西红柿为主的种植班。2008年,又通过芙蓉村果蔬合作社组织33位协会基地成员开办一个种植班,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标准化种植大户,实现了协会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形成了农产品品牌。
  6 一批学员取得了学业提高、政治进步、事业发展“三丰收”。5年来,大批学员学到了3~4门致富技能,创了业,致了富,发了家;大批学员被选人新一届“两委”班子。不少学员还当上了村支书或村委主任,有不少学员在学习期间入了党。如钦南区在土地田村开办的中专班,一个村就有11名学员入了党,为农村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2009-2010年,全区公选200名优秀村党组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65名刚毕业的学员当选副乡镇长。还有一批优秀学员村干考上了乡镇的公务员。此外,截止到去年底,在学习期间新人党的学员有684人。他们经过2年的系统学习,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四、五条经验支撑体系跨越发展
  
  回顾这些年来的历程,主要有五条经验支撑广西农广校体系由弱转强,实现跨越发展。
  1 体系的支撑是最大的力量。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具有巨大优势,可以将办学成本减少50%。农广校背靠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强大的行政资源、众多的项目资源以及与广大农民密切相关的产业技术体系支撑,成为各级农广校完成任务的强大力量:全国有30多个省级农广校,自治区内有14个市分校和109个县(市、区)横向可以开展竞争。各自创造先进经验和做法,为其各省、各分校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典型、工作思路和方法。
  2 创新是农广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005年广西农广校招生处于低潮,一年招生400~500人,90%的分校无事可做。创新,使广西农广校在2006年招生办学实现v形反转,当年招生6500人,是2005年的13倍。2006年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办公厅一号文件印发了《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实施办法》,这个文件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太大约束力指导性的文件。但我们通过创新嫁接,把自治区党委的指导性文件和农业部的百万中专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与刚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培养人才支撑对接起来,赢得自治区党委的重视和支持。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农业厅共同下发了《关于印发<2006-2010年广西利用农广校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桂组通字f2006]20号);2009年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对广西农广校的农村中专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批示,同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大培训实施方案》,将农广校列为培训主渠道,每年承担8000名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计划,成为广西农广校的上方宝剑。
  2006年开始,广西农广校以开拓创新、超前思维和周密方案争取财政部门给予支持。先后提出了“百名农村中专学员创业示范工程”、“百村品牌产业培训工程”、“广西骨干农民创业贷款贴息项目”、“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程”等一批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的创新培训项目,得到了自治区财政预算支持。“六个一”的办学模式(一个教学班、主攻一个产业、培养一批产业人才、成立一个协会、建立一个党支部、发展一批党员),有效地将农村人才培养、产业、协会、党建有机链接,更得到农民学员的积极参与,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3 适度大手笔大气魄更容易争取支持。2005年,我们还在为明年能否招到500人而担心,2006年。我们敢于提出年招生5000人的计划:2005年全区中专几乎招不到农业类专业学生,我们大胆提出每年5000名中专生全部是农业类专业的工作方案;2005年,学校在千方百计争取增加10万、20万元预算经费时,2006年。我们敢于提出一年增加500万元的预算。我们坚信,没有较大办学的规模,不会形成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而难以得到上级的关注和支持。从5年前。一年招生500人跨越到目前一年招生8000人,从5年前200万元的保运转年度预算,到今天一年专项预算1070万元(农业财政960万元、党政财政120万元),从5年前,农广校办学体现于自治区部门行为,到今天学校工作已经融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中,都体现了规模办学的巨大作用。目前。广西农广校农业类专业中专在校生已占全区的80%以上,真正成为广西农业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的主力军。
  4 依托组织等部门的办学模式是致胜法宝。广西农广校与其他先进省校相比,体系相当脆弱,仅依靠这个体系难以完成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紧紧依托组织部门,把农广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列入当地党委对部门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对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了招生培养任务的完成,
  5 打造农民教育品牌是农广校生存的基础。质量是农广校招生办学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学员是否掌握了致富技能,促进学员创业致富。因此。围绕产业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必须坚持,深入村屯围绕“一村一品”设专业班的做法必须发扬光大,开展教学质量督导的制度必须长抓不懈,逐步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的优质品牌。这样对农民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招生办学才会越来越旺。
  
  五、八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广西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一是国家对农广校“三进村”办学模式缺乏专项支持。到目前为止,农业部没有协调教育部对农广校这种培养中专生的模式给予学费补助,农业部也没有能够安排专项预算经费支持培养自己的产业技术农民。二是农村中专直升大专缺少专门通道。三是农广校自身体系脆弱难以支撑更大规模招生办学。主要是体系还不够健全,广西仍然有36个县(区)还没有成立农广校,编制和专职人员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够完备等等。四是各地办学配套经费落实不平衡。五是农广校教师职称评定难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六是分配不科学影响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七是一些教务管理出现盲区。个别县2006、2007年都有招生,2009年底发现该县从没有上过课,也没有向自治区校申请教学经费,显示出自治区校对各地的年度报表疏于分析,监督管理不到位。八是按时毕业率有待提高。到2010年底,应毕业生共有20486人,实际毕业办证17314人,有15.48%的学员没能按时毕业。
  2 建议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中专人才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建议积极争取农业部产业农民培训经费预算支持,积极争取教育部将农广校的成人函授农业中专列入学费和学员生活费补贴框架内。二是中央校积极争取教育部给予试办农村(农民)大专班,开通农村中专直接上大专的专门通道。三是充分利用广西自治区党委开展职业教育攻坚的契机,组织精干力量协调自治区编制部门帮助农广校理顺机构和人员编制。四是组织对桂办发[2009]78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地配套经费落实情况和招生措施落实情况,促进各地配套经费的足额到位。五是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各市农业局职称评定管理部门,对农广校教师评定职称给予倾斜。组织开展地方教材编写和论文评选活活动,由自治区校安排专项资金并协调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出版,以此作为基层教师技术业绩,增加职称评定的硬件。六是加强教务和教学管理,严防再出现管理空白加强自治区校内部的横向沟通和各种报表的研读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七是协调出台课时费、班主任津贴等发放办法,规范一些费用发放行为,鼓励农广校教师职工积极参与教育培训授课和管理工作。八是转变作风、做好服务,提高按时毕业率。对外出务工不能参加学习和考试的学员,县分校要经常与外出学员联系,督促其抽时间自学,要利用春节、中秋、清明等外出人员回家比较集中的时间。或部分平时较忙的学员,联系他们的工闲时间,给学员补课和补考。
其他文献
邯郸是国家命名的"全国武术之乡""太极拳之乡",辖区内的永年县广府城是国家级的"太极拳圣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围绕太极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对邯郸市、对河北省都具有
实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合理配置资源的客观需要,也是强化增收节支效果,杜绝无效与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结
今年中央统战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表述、新思路、新要求,是新形势下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宣汉县委积极适应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把邯郸定位为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提升邯郸在四省交界区域中心的地位是形势所迫、民心所向、机遇难得。从目前来看,把邯郸建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