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个转向,翻译解构主义派为分析翻译著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尽管同属于同一个翻译理论流派,其中的每一位著名代表人物都有自己对翻译独特的见解。本文基于对翻译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對比,作者旨在发现其翻译思想中的差异,并努力挖掘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翻译解构主义派;对比研究;翻译理论
引言
翻译解构主义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动摇了早前一直占领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主义。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福科,海德格尔以及德里达。尽管同属于一个流派,三人的翻译理论却各有不同。
一、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1.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不论何时,只要谈到解构主义,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先说一说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哲学方法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认为应该从系统与结构层面入手来理解人类文化。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基于结构主义而却又与之相反的解构主义,无疑在当时的主流思想中掀起了一阵狂潮。解构主义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所以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应该比对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事实上,在此前对结构主义的应用早已深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一直起着长期而重要的影响。。
2.解构主义翻译观。总的来说,结构主义认为写作只是语言的补充或者说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语言比写作更为重要,语言应处于中心位置。然而解构主义却恰恰与其相反。
首先,解构主义认为写作高于语言;没有写作就没有语言;写作创造并丰富了语言;如果只有语言没有写作,人类文明便不能发展起来。
其次,根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原文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福科曾说:“作品是历史性的,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原文意义在不停地改变、重写、重构。”它主张固定意义是不存在的,原文地位也不应高于译文。
此外,解构主义还提出了著名的“作者已死”理论,意思是一旦作品完成,作品中的语言符号的含义将会不断改变;读者会通过解读语言符号来赋予作品新的含义,而作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即便作者可能会解释作品,读者也只会根据作品本身来进行理解(谢天振,2003:215)
二、主要代表人物
本文将会主要讨论解构主义派的三位代表人物:福科,海德格尔和德里达。
1.福科。福科生于1926年,是著名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前,人们普遍原作是作者创造力和灵感的体现,因此原作与原作者的地位应高于译文与译者。然而福科却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并强调了译者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福科主张除了作品本身外,作者也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因此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作者和作品都属于历史,就像读者即便某部作品的作者,也可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一样的道理,作者并不是那么重要。(廖七一,2000:73)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是著名德国哲学家。在福科的基础上,海德格尔进一步强调了其理论。他不仅解构了原文概念,还对命名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命名本身存在巨大漏洞和局限。总的来说,海德格尔主张为了理解文本,就必须摆脱文本的阴影,求助语言(廖七一,2000:74)。他将翻译视作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表达思想。
3.德里达。德里达生于193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德里达生于193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术语“延异”,与逻各斯中心主义针锋相对。总的来说,德里达一直强调的便是事物不停变化发展的过程。
三、区别与原因
虽然同属于一个流派,解构主义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彼此的理念却互不相同,其中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德里达与前两者之间。
德里达批判了福科在其著作中的理念,更是提出不再将文本视作封闭而完整的系统,而将其看成开放的、不完整的体系(廖七一,2000:76),这与福科和海德格尔所主张的思想有根本上的不同。
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论视角不同。德里达是从一个完全不同于形而上学的视角来审视解构主义,而由于历史原因,福科和海德格尔虽然也是解构主义的倡导者,却无法完全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对结构主义翻译派三位代表人物理论对比,本文作者旨在发现其中的差异并挖掘背后的原因。
【参考书目】
[1]Blackburn,Simon.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second edition revis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Dianna Taylor.Michel Foucault’s Key Concepts[J].French Studies A Quarterly Review.2012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1
[4]谢天振.译介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缪沐珍(1992.1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翻译解构主义派;对比研究;翻译理论
引言
翻译解构主义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动摇了早前一直占领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主义。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福科,海德格尔以及德里达。尽管同属于一个流派,三人的翻译理论却各有不同。
一、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1.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不论何时,只要谈到解构主义,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先说一说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哲学方法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认为应该从系统与结构层面入手来理解人类文化。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基于结构主义而却又与之相反的解构主义,无疑在当时的主流思想中掀起了一阵狂潮。解构主义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所以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应该比对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事实上,在此前对结构主义的应用早已深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一直起着长期而重要的影响。。
2.解构主义翻译观。总的来说,结构主义认为写作只是语言的补充或者说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语言比写作更为重要,语言应处于中心位置。然而解构主义却恰恰与其相反。
首先,解构主义认为写作高于语言;没有写作就没有语言;写作创造并丰富了语言;如果只有语言没有写作,人类文明便不能发展起来。
其次,根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原文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福科曾说:“作品是历史性的,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原文意义在不停地改变、重写、重构。”它主张固定意义是不存在的,原文地位也不应高于译文。
此外,解构主义还提出了著名的“作者已死”理论,意思是一旦作品完成,作品中的语言符号的含义将会不断改变;读者会通过解读语言符号来赋予作品新的含义,而作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即便作者可能会解释作品,读者也只会根据作品本身来进行理解(谢天振,2003:215)
二、主要代表人物
本文将会主要讨论解构主义派的三位代表人物:福科,海德格尔和德里达。
1.福科。福科生于1926年,是著名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前,人们普遍原作是作者创造力和灵感的体现,因此原作与原作者的地位应高于译文与译者。然而福科却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并强调了译者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福科主张除了作品本身外,作者也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因此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作者和作品都属于历史,就像读者即便某部作品的作者,也可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一样的道理,作者并不是那么重要。(廖七一,2000:73)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是著名德国哲学家。在福科的基础上,海德格尔进一步强调了其理论。他不仅解构了原文概念,还对命名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命名本身存在巨大漏洞和局限。总的来说,海德格尔主张为了理解文本,就必须摆脱文本的阴影,求助语言(廖七一,2000:74)。他将翻译视作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表达思想。
3.德里达。德里达生于193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德里达生于193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术语“延异”,与逻各斯中心主义针锋相对。总的来说,德里达一直强调的便是事物不停变化发展的过程。
三、区别与原因
虽然同属于一个流派,解构主义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彼此的理念却互不相同,其中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德里达与前两者之间。
德里达批判了福科在其著作中的理念,更是提出不再将文本视作封闭而完整的系统,而将其看成开放的、不完整的体系(廖七一,2000:76),这与福科和海德格尔所主张的思想有根本上的不同。
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论视角不同。德里达是从一个完全不同于形而上学的视角来审视解构主义,而由于历史原因,福科和海德格尔虽然也是解构主义的倡导者,却无法完全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对结构主义翻译派三位代表人物理论对比,本文作者旨在发现其中的差异并挖掘背后的原因。
【参考书目】
[1]Blackburn,Simon.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second edition revis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Dianna Taylor.Michel Foucault’s Key Concepts[J].French Studies A Quarterly Review.2012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1
[4]谢天振.译介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缪沐珍(1992.1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